第24章(1 / 4)
她忽然开口:“你好像会弹琴?最近是在学中提琴?”
他像是没想到她会问这个,微微顿了一下,说:“没学了。”
她轻轻笑:“挺意外的。”
他没回头:“哪里意外?”
“你看起来挺像抓了机会就会学习的人。”
郑禹胜没答,只是脚步顿了顿,像在想着要不要反驳。
她又说:“那是夸奖。”
他终于偏头,看了她一眼,嘴角没笑,但眉心松了一点:“那谢谢。”
回到屋塔房后,她把早餐摆在阳台边的小桌上,泡菜饭团和一杯冰牛奶——这是她在这个时代最容易适应的早饭。
她没关窗,风吹进来,带着楼下晒被子的阳光味。还有一点没干透的洗衣水味,混着洗衣粉和石灰墙的潮湿,黏在空气里。
她对着那盒饭团发呆了十分钟,最后没吃几口。
她脑子里还是上午那几分钟的场景。
郑禹胜走在她前面,背有点沉,他的耳朵被阳光照出微红,侧脸像是剪影,一动不动。他回答问题时语气平,但每句都像没在预设任何反应。他不像是对话者,更像是默许你“在他面前自说自话”。
她忽然很想知道——他是不是一直都是这个样子,还是只有在这一条时间线上,他还没来得及“热起来”。
她在本子上写下:“郑禹胜温度未定。”
笔迹歪歪斜斜,像她对他的判断。
……
她计划午后去邮局打了一通电话,这个时代不能随便用公用电话拨长途,要登记护照号,她用了那张伪造文件上的“文化助理”身份,填了一张纸。邮局的玻璃窗有点花,夏天贴了塑料纸防晒,颜色偏蓝。
她拨出那串号码时,手指是微抖的。
这是她在2026年找到的那个教授——她资料伪造的来源,也是她“能留下来”的唯一依靠。
电话响了三声,对方接起来,是女人。
她轻声问:“朴仁洙教授在吗?”
对面说:“不在。”
“你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他最近不太在学校。”女人声音不快不慢,“你是哪位?”
“我是他研究调研计划的学生。”她尽力让语气平稳,“华国派的。”
女人顿了两秒,说:“我知道这件事了。他交代过,资料如果是调研用
的,可以留。”
她终于呼出一口气:“谢谢您。”
电话挂断时,她把那张纸握成一团。 ↑返回顶部↑
他像是没想到她会问这个,微微顿了一下,说:“没学了。”
她轻轻笑:“挺意外的。”
他没回头:“哪里意外?”
“你看起来挺像抓了机会就会学习的人。”
郑禹胜没答,只是脚步顿了顿,像在想着要不要反驳。
她又说:“那是夸奖。”
他终于偏头,看了她一眼,嘴角没笑,但眉心松了一点:“那谢谢。”
回到屋塔房后,她把早餐摆在阳台边的小桌上,泡菜饭团和一杯冰牛奶——这是她在这个时代最容易适应的早饭。
她没关窗,风吹进来,带着楼下晒被子的阳光味。还有一点没干透的洗衣水味,混着洗衣粉和石灰墙的潮湿,黏在空气里。
她对着那盒饭团发呆了十分钟,最后没吃几口。
她脑子里还是上午那几分钟的场景。
郑禹胜走在她前面,背有点沉,他的耳朵被阳光照出微红,侧脸像是剪影,一动不动。他回答问题时语气平,但每句都像没在预设任何反应。他不像是对话者,更像是默许你“在他面前自说自话”。
她忽然很想知道——他是不是一直都是这个样子,还是只有在这一条时间线上,他还没来得及“热起来”。
她在本子上写下:“郑禹胜温度未定。”
笔迹歪歪斜斜,像她对他的判断。
……
她计划午后去邮局打了一通电话,这个时代不能随便用公用电话拨长途,要登记护照号,她用了那张伪造文件上的“文化助理”身份,填了一张纸。邮局的玻璃窗有点花,夏天贴了塑料纸防晒,颜色偏蓝。
她拨出那串号码时,手指是微抖的。
这是她在2026年找到的那个教授——她资料伪造的来源,也是她“能留下来”的唯一依靠。
电话响了三声,对方接起来,是女人。
她轻声问:“朴仁洙教授在吗?”
对面说:“不在。”
“你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他最近不太在学校。”女人声音不快不慢,“你是哪位?”
“我是他研究调研计划的学生。”她尽力让语气平稳,“华国派的。”
女人顿了两秒,说:“我知道这件事了。他交代过,资料如果是调研用
的,可以留。”
她终于呼出一口气:“谢谢您。”
电话挂断时,她把那张纸握成一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