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前年直隶地区遭遇匪祸,京师震动,后来危机解除。为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朝廷加强了京郊的守备。
  所以一路而来,道路清宁。但是出了京郊,庄绍耀、苏蕙仙和董三等人不约而同地加强了戒备。
  一行人晓行夜宿,顺着官道一路往南,只是越往南所见屋舍越荒凉,断壁颓垣。老人佝偻依杖而立,小儿无片布遮身,临近饭点却少见炊烟,让人忍不住凄恻惨然。
  道路两岸的秋稼却郁郁青青,长势茂密,一片丰收之景。庄绍耀不时看到眼神麻木的农人在田间地头提水除草。
  庄绍耀突然感慨道:“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董三道:“京郊附近的田都被高门大户圈走,普通老百姓手里几乎都没田,生活这儿的老百姓还不如在咱们老家呢。”
  庄绍耀道:“朝廷加派饷银,只怕咱们家里也不好过。”
  北边的边患,西边的匪患,再加上登莱的叛乱,朝廷国库空虚,又屡战不利,加派到百姓身上的饷银越来越重。
  国朝立国二百多年,到了今日,积弊丛生,百姓赖以生存的土地要么是在大户手中,要么诡寄在有功名的人名下,留在百姓手中的田地少之又少,因而朝廷也收不上多少田赋。
  庄绍耀入京师后,先跟着大哥,后跟着二哥,讨论政事,对于朝中财政困难也多少理解,但是内心矛盾。
  他们庄家现在是两位进士,眼瞧着要凤凰腾达。父母来信说,家中又添置了几十亩地。
  又有几家过来投献,都是亲戚邻居,若是不收,只怕他们付不起来年的租赋,少不得家破人亡。
  庄家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保全乡人,但这无疑减少了国家的租税收入。
  庄绍耀小小的脑袋想得都要裂开了,也没想出要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其实,这些财政问题很容易解决,只要丈量土地,士绅一体纳粮,国家的收入立马就能大为增加。
  然而,国朝从上到下,在庄绍耀看来,都没有这样魄力的君臣,能够力挽狂澜。
  二百多年了啊……
  庄绍耀抬头看向前方,晚霞烧红了半边天,夕阳西下。
  一行经过一处驿站,董三赶忙唤醒满脸愁容的庄绍耀,道:“三爷,谢天谢地,终于遇到一处驿站了,咱们今晚就在这里休息。”
  /:.
  庄绍耀回过神,道:“好,我去和大嫂他们说一下。”
  苏蕙仙等人下车,脚步打飘,道路颠簸,骨头都要被颠散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