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过了几日,庄家请的媒人带着两匹文琦并婚书过来,曹员外热情地设宴招待众人。
  待宴请的诸人都走后,喝得微醺的曹员外将婚书往妻女面前一放,得意道:“有了这张纸,以后什么就不用怕了。”
  这一纸婚书的重量堪比行聘,若是庄家反悔,曹家拿着这张婚书到官府里打官司稳赢。
  阿宝欣喜地拿起婚书,一字一字地看完,才红着脸交给母亲,道:“爹娘辛苦了,女儿去厨房给爹煮醒酒汤。”
  曹母面带微笑地目送女儿离开,又拿起婚书看了一遍,连声道:“好好好。”
  庄绍宗更是开心无比,纳采这日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连弟弟说他傻都不在意了。
  庄绍耀只觉得没眼看,大哥也曾定亲,也没见大哥喜欢成这个样子。他又仔细一想,确实没印象,当年他大哥定亲的时候,他才学会走路呢。
  庄绍耀不理会二哥那个傻家伙,将心思放回到书本上。翻了年正月十六,他与表弟沈绍祖一起参加东山书院的入学考试。
  两位哥哥都是考一次就成了,他若是考不上,来年再考,那真是要羞死人了。
  东山书院的入学考试只考帖经墨义以及一篇小文,考试范围是四书以及《孝经》和《性理说》。
  这些都是将来科举考试要考到的内容,虽然四书五经常常连在一起,但四书的重要性要高于五经。
  四书全部都要考到,而五经只需要学子专通一经即可。目前,庄绍耀正在学四书,还没有开始学习五经呢。
  庄绍耀与沈绍祖一起学习,进展颇为喜人。庄曹两家的婚事走到了纳币,据说后年成亲。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过了年,到了正月十六。
  庄绍耀与沈绍祖提着文具,在东山书院门口见面的那一刻,不约而同地露出疲惫哀怨的表情。
  为着这个考试,他俩大年初二还没过去,就被两家家长塞到了桃花沟里的观音庙。
  当时庄绍宗笑得可灿烂了,对两位弟弟道:“佛寺清静,你们二人好好学习,我每天过来抽查你们的功课。”
  其实观音庙前头的香火旺盛着,但前后两进中间隔了一个大广场,农忙时村里晒些麦豆之类,如今隔绝了大半热闹。
  直到元宵节当天上午,沈天明过来接沈绍祖,两人才被放出来,吃了顿汤圆,养精蓄锐睡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被送到东山书院门前。
  “好好考,不然你考不上,就我考上了,一个人上学多没意思。”庄绍耀笑着对沈绍祖说。
  沈绍祖瞪了庄绍耀一眼,道:“我正要把这句话送给你呢。你是不是紧张了?”
  庄绍耀一口否决:“笑话,我怎么可能紧张?考个书院而已,又不是考状元。”
  沈绍祖冷呵了两声,心中断定,这家伙绝对紧张了,他自己反而放松下来。
  两人一起进了考场,分在两间不同的屋子考试。
  庄绍耀瞅了左右,发现如他这般年纪的只有两三人,有十来岁的,也有二十多岁的,有衣文秀绮罗的,也有粗布褐衣的……
  在别的私塾学习或许能中秀才,但要想中举人进士最好还是进东山书院。
  最近几年中举人的举子都出自书院,好老师与好生源相辅相成,造就了书院如今的名头。
  考试分为上午下午两场,上午考完中午出成绩,考上了继续参加下午场的考试,考不中也不耽误回家,端的是为考生考虑。
  众考生却被这种考试弄得紧张极了,不知多少人骂东山书院出这个馊点子的人。
  其实,这错怪书院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