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3 / 3)
薛龄君点了点头,权当应下了。
离开马厩之后,薛龄君径直去见了襄王。
他这几天因为有公事,经常来襄王府找襄王,梁琼华知道以后,都不乐意呆在家里,出门去找闺阁密友去玩了,现在还没回家。
薛龄君直奔书房,让人通传过后,才在仆役的指引下,走了进去:
“襄王。”
“文宣啊,你来了。”
襄王脸上尚且有喜气,还未等薛龄君说话,他就率先开了口,让薛龄君坐在他下面,道:
“你来的正好,我刚好有一件事情要和你说!”
襄王向来喜怒不形于色,很少高兴成这样,薛龄君心中纳罕,面上却不显,只配合道:
“王爷,是有何喜事发生了?”
“你还记得十八年前,我皇嫂与我皇兄一道被幽禁在安永亭时,生下的那个孩子吗?”
襄王一口气喝下一杯凉茶,才继续说下去,
“那孩子刚出生不久就被送出了京,这些年来杳无音讯,我皇兄找了他近十年,才终于将他找到了!”
“哦,是么?”薛龄君也合时宜地换上笑意,好奇道:
“那皇长孙......现在究竟在何处呢?”
“在云城!”襄王高兴的眉飞色舞:
“元双的传信鸽今早到京城,信里说,他已然找到他失散已久的兄长了!”
第25章
“原来皇长孙殿下一直在云城。”薛龄君若有所思道:
“云城偏远, 就算是快马加鞭,披星戴月、不眠不休地赶路,至少也要两个半月才能到京城, 可以想见当初皇长孙殿下幼年时应该是几经颠簸流离,才会到云城。”
“是啊,这孩子受苦了。”襄王摸了摸胡子,叹息道:
“皇兄与皇嫂恩爱多年, 皇兄一直没有纳妾,膝下子嗣单薄, 只有梁元双和梁元淮两个双儿.......这个孩子, 不仅对皇兄很重要,对我们整个大周来说,都很重要。”
换言之,这个孩子, 不仅是皇太子的长子, 是当今陛下的皇长孙,更是日后大周的继承人, 如果任由血脉流落在外,对整个皇室来说,都是损失。
“王爷, 其实我有一事不明。”薛龄君想了想,又说:
“皇长孙被送出京城时,安宁郡主尚且未出生, 多年来二人也不曾见过.........敢问安宁郡主又是如何认出皇长孙殿下的呢?”
“此事说来话长。”襄王说:“当初那孩子被送出京城时,皇嫂曾经将一把寄名锁塞进了他的襁褓里。这寄名锁天下只有一把,极其珍贵,图纸如今尚且还在东宫之中, 想必是安宁将那把寄名锁的样式默记在心,见到有人佩戴此物,才认出的。”
薛龄君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如今,皇兄已经让元双带着那孩子回来了,等那孩子回来,一定要好好补偿他才行。”
襄王伸出手,拍了拍薛龄君的肩膀,和颜悦色道:
“等那孩子回来,我就引荐你见他。他今年约莫也是十七八岁,与你年岁相仿,你在他身边,不仅要是最忠诚的臣子,更要是最贴心的良朋。” ↑返回顶部↑
离开马厩之后,薛龄君径直去见了襄王。
他这几天因为有公事,经常来襄王府找襄王,梁琼华知道以后,都不乐意呆在家里,出门去找闺阁密友去玩了,现在还没回家。
薛龄君直奔书房,让人通传过后,才在仆役的指引下,走了进去:
“襄王。”
“文宣啊,你来了。”
襄王脸上尚且有喜气,还未等薛龄君说话,他就率先开了口,让薛龄君坐在他下面,道:
“你来的正好,我刚好有一件事情要和你说!”
襄王向来喜怒不形于色,很少高兴成这样,薛龄君心中纳罕,面上却不显,只配合道:
“王爷,是有何喜事发生了?”
“你还记得十八年前,我皇嫂与我皇兄一道被幽禁在安永亭时,生下的那个孩子吗?”
襄王一口气喝下一杯凉茶,才继续说下去,
“那孩子刚出生不久就被送出了京,这些年来杳无音讯,我皇兄找了他近十年,才终于将他找到了!”
“哦,是么?”薛龄君也合时宜地换上笑意,好奇道:
“那皇长孙......现在究竟在何处呢?”
“在云城!”襄王高兴的眉飞色舞:
“元双的传信鸽今早到京城,信里说,他已然找到他失散已久的兄长了!”
第25章
“原来皇长孙殿下一直在云城。”薛龄君若有所思道:
“云城偏远, 就算是快马加鞭,披星戴月、不眠不休地赶路,至少也要两个半月才能到京城, 可以想见当初皇长孙殿下幼年时应该是几经颠簸流离,才会到云城。”
“是啊,这孩子受苦了。”襄王摸了摸胡子,叹息道:
“皇兄与皇嫂恩爱多年, 皇兄一直没有纳妾,膝下子嗣单薄, 只有梁元双和梁元淮两个双儿.......这个孩子, 不仅对皇兄很重要,对我们整个大周来说,都很重要。”
换言之,这个孩子, 不仅是皇太子的长子, 是当今陛下的皇长孙,更是日后大周的继承人, 如果任由血脉流落在外,对整个皇室来说,都是损失。
“王爷, 其实我有一事不明。”薛龄君想了想,又说:
“皇长孙被送出京城时,安宁郡主尚且未出生, 多年来二人也不曾见过.........敢问安宁郡主又是如何认出皇长孙殿下的呢?”
“此事说来话长。”襄王说:“当初那孩子被送出京城时,皇嫂曾经将一把寄名锁塞进了他的襁褓里。这寄名锁天下只有一把,极其珍贵,图纸如今尚且还在东宫之中, 想必是安宁将那把寄名锁的样式默记在心,见到有人佩戴此物,才认出的。”
薛龄君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如今,皇兄已经让元双带着那孩子回来了,等那孩子回来,一定要好好补偿他才行。”
襄王伸出手,拍了拍薛龄君的肩膀,和颜悦色道:
“等那孩子回来,我就引荐你见他。他今年约莫也是十七八岁,与你年岁相仿,你在他身边,不仅要是最忠诚的臣子,更要是最贴心的良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