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2 / 3)
“好的出手机会却不多。为了把黑锅扣在执政党头上,他们正不遗余力地讨好我们呢。”
德莱顿哂笑了一下,一只手扶住眼镜,另一只手下滑屏幕,“十条新闻里有八条在剑指白宫,剩下的两条渲染你和我有多么不容易……这篇文章,”他点点新闻标题,“文笔不错,把我们的爱情故事写得活像是泰坦尼克号。”
李维被逗乐了:“你都上法庭了,还有功夫欣赏人家的文笔?”
“不如说正因我浪费时间上了法庭,才没法做正经事,只能看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简直是一场闹剧,我连椅子都没坐热,书记官就念了句‘政府放弃起诉’,法官转了一圈就走了,出门时还向我提起你、说祝你平安无事……”
这天晚上,李维听德莱顿用冷淡的语气抱怨了很久。李维在里世界奋战的时候,德莱顿的生活也是精彩纷呈,对他和李维关系的质疑总算在无意义的庭审过后落下帷幕,民间舆论反转再反转,后期直接向着对德莱顿有利的方向狂飙,尤其是最近两天,正面buff都叠到一起了,针对德莱顿的幕后黑手一败涂地,甚至阴差阳错地为吃瓜群众提供了不少崭新的嗑cp角度。
比如德莱顿始终怀疑,盲配app是安全局局长在故意做局。结果事件成功解决了,一位名叫泰德·哈里森的幸存者不知出于什么想法,在向妻子表示忏悔的同时,将里世界的规则曝光了出去。
旁人一看,嚯,清道夫进入了里世界,然而德莱顿没变成欲望共振体,说明什么?
说明这俩人是被里世界承认的积极正面的真爱哇!!
安全局:“……”
行吧,你们开心就好。
局长再见到德莱顿时,虽然表情立刻沉了下来,却很有风度地向德莱顿点头示意。路过德莱顿身边时,他低声说道:“没准过几天,我的位置就要请你来座了。”
德莱顿目不斜视、压根懒得理对方。
他也在暗中考虑什么时候把局长搞下台。就算不自己上,起码找个不会拖后腿的。
不过两个星期之后发生的一件由里世界邀请函衍生出的大事,让所有人的计划全都打了水漂。
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非常复杂,需要详细道来。
起因是白宫收到了里世界的邀请函,一位高级总统助理将情报透露给了报社,该事件在反对党的推波助澜下,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这起事件里,李维、德莱顿、甚至是里世界都只起到了一个微小的点缀作用,主角毫无疑问是白宫,按理说,被扣上通敌的帽子说严重倒也不严重,毕竟媒体拿不出证据,仅有“高级总统助理”的片面之词,只要总统不是真的打算与里世界休战,那么他简简单单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做个澄清,事情就解决了。
且发展到这个地步,它和李维也没有什么关系,纯粹是个无聊又常见的政治新闻。
期间联邦发生的一些游行示威活动啊、政治威胁啊、勒索啊、谋杀啊……同样没超出寻常范畴,都很合情合理,时有发生。
结果就是这么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偏偏造成了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
原因在于,无论是李维、德莱顿、安全局参谋长、智库成员、还是许许多多的生活在当下时代的聪明人,都没能猜到邀请函被送达白宫的真正目的。
——它只是个引子罢了。
▇月▇▇日,天气晴。
联邦总统在这一天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的团队认为民间声讨白宫的言论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因此准备在紧要关头做出一场挽回选民支持率的演讲。清晨六点,第一缕日光划破国会山的轮廓,洒在椭圆形草坪上,总统本人站在临时搭建起的演讲台前,面朝提词器念念有词。
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八点五十五分,外来人群开始汇聚,支持者与抗议者被刻意分流,示威标语在阳光下像鳞片般闪烁着微光,扩音器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口号,摄制组的长焦镜头捕捉到了上了年纪、身穿白裙的总统夫人,放松地侧头与其他人聊天的副总统,面无表情的国防部部长,淡淡微笑着的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
九点十一分,钟声在圣公会大教堂回响了十一下,总统正式登台,他清了清嗓子,正要开口,却仿佛命运般地轻微停顿了片刻。
“女士们先生们……”
他没能说出提词器上的第三个单词。
因为就在这一瞬间,从不同的方向飞来了两枚子弹! ↑返回顶部↑
德莱顿哂笑了一下,一只手扶住眼镜,另一只手下滑屏幕,“十条新闻里有八条在剑指白宫,剩下的两条渲染你和我有多么不容易……这篇文章,”他点点新闻标题,“文笔不错,把我们的爱情故事写得活像是泰坦尼克号。”
李维被逗乐了:“你都上法庭了,还有功夫欣赏人家的文笔?”
“不如说正因我浪费时间上了法庭,才没法做正经事,只能看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简直是一场闹剧,我连椅子都没坐热,书记官就念了句‘政府放弃起诉’,法官转了一圈就走了,出门时还向我提起你、说祝你平安无事……”
这天晚上,李维听德莱顿用冷淡的语气抱怨了很久。李维在里世界奋战的时候,德莱顿的生活也是精彩纷呈,对他和李维关系的质疑总算在无意义的庭审过后落下帷幕,民间舆论反转再反转,后期直接向着对德莱顿有利的方向狂飙,尤其是最近两天,正面buff都叠到一起了,针对德莱顿的幕后黑手一败涂地,甚至阴差阳错地为吃瓜群众提供了不少崭新的嗑cp角度。
比如德莱顿始终怀疑,盲配app是安全局局长在故意做局。结果事件成功解决了,一位名叫泰德·哈里森的幸存者不知出于什么想法,在向妻子表示忏悔的同时,将里世界的规则曝光了出去。
旁人一看,嚯,清道夫进入了里世界,然而德莱顿没变成欲望共振体,说明什么?
说明这俩人是被里世界承认的积极正面的真爱哇!!
安全局:“……”
行吧,你们开心就好。
局长再见到德莱顿时,虽然表情立刻沉了下来,却很有风度地向德莱顿点头示意。路过德莱顿身边时,他低声说道:“没准过几天,我的位置就要请你来座了。”
德莱顿目不斜视、压根懒得理对方。
他也在暗中考虑什么时候把局长搞下台。就算不自己上,起码找个不会拖后腿的。
不过两个星期之后发生的一件由里世界邀请函衍生出的大事,让所有人的计划全都打了水漂。
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非常复杂,需要详细道来。
起因是白宫收到了里世界的邀请函,一位高级总统助理将情报透露给了报社,该事件在反对党的推波助澜下,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这起事件里,李维、德莱顿、甚至是里世界都只起到了一个微小的点缀作用,主角毫无疑问是白宫,按理说,被扣上通敌的帽子说严重倒也不严重,毕竟媒体拿不出证据,仅有“高级总统助理”的片面之词,只要总统不是真的打算与里世界休战,那么他简简单单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做个澄清,事情就解决了。
且发展到这个地步,它和李维也没有什么关系,纯粹是个无聊又常见的政治新闻。
期间联邦发生的一些游行示威活动啊、政治威胁啊、勒索啊、谋杀啊……同样没超出寻常范畴,都很合情合理,时有发生。
结果就是这么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偏偏造成了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
原因在于,无论是李维、德莱顿、安全局参谋长、智库成员、还是许许多多的生活在当下时代的聪明人,都没能猜到邀请函被送达白宫的真正目的。
——它只是个引子罢了。
▇月▇▇日,天气晴。
联邦总统在这一天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的团队认为民间声讨白宫的言论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因此准备在紧要关头做出一场挽回选民支持率的演讲。清晨六点,第一缕日光划破国会山的轮廓,洒在椭圆形草坪上,总统本人站在临时搭建起的演讲台前,面朝提词器念念有词。
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八点五十五分,外来人群开始汇聚,支持者与抗议者被刻意分流,示威标语在阳光下像鳞片般闪烁着微光,扩音器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口号,摄制组的长焦镜头捕捉到了上了年纪、身穿白裙的总统夫人,放松地侧头与其他人聊天的副总统,面无表情的国防部部长,淡淡微笑着的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
九点十一分,钟声在圣公会大教堂回响了十一下,总统正式登台,他清了清嗓子,正要开口,却仿佛命运般地轻微停顿了片刻。
“女士们先生们……”
他没能说出提词器上的第三个单词。
因为就在这一瞬间,从不同的方向飞来了两枚子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