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后来百分之八十的考据这段历史的专家们均认为,她在火车上遭人识破身份后、被迫投身莱茵河,一身热烈而美丽的衣裙沉入水下,凝固成了一面亡于战争角落的无人知晓的墓碑。
  剩下的两成历史学家相信她还活着,却也觉得她或许被软禁至战争结束,最终改名换姓、归隐尘世。
  ……
  多年后的莱纳·李维乌斯再次重温女人的这段履历,却产生了一个离经叛道的想法。
  他认为让娜·露西尔·德穆瓦耶,或者说玛尔乔娜·李维乌斯并没有死,更没有受到当局的软禁。
  ——她失踪是因为进入了里世界!!
  想想看,在她活跃的年代,她驻足的土地正在经历什么:
  北方的凡尔登战场被后世称作绞肉机,仅在1916年便吞噬了逾70万条生命,平均每分钟就有一名士兵倒下;索姆河畔的炮火轰鸣了整整四个月,开战首日,英军便折损近六万将士。从马恩河到阿拉斯,从伊普尔到香槟,无数小镇在地图上被彻底抹去,唯余炮火反复翻犁过的灰色焦土以及无边无际的墓碑森林,火车与汽车昼夜不息地将士兵、弹药运往前线,返程的车厢里却只装载着沉默的空盔甲与染血的毯子。
  而这还不是结束。凡尔赛合约签订后,某位功勋赫赫的元帅说出的话宛如谶语:“这不是和平,是休战。二十年的休战。”二十年后,战火果然重燃,铁蹄再次越过边境,那一辆纵横大地的时代列车仍在运行,但这一次,车窗紧闭,目的地是奥斯维辛,是达豪,是没有归程的终点,异族人、异见者、女人、同性恋、抵抗者……一一躺在铁轨上。
  人类的故事周而复始。
  那么里世界出现在21世纪,自然也能出现在19世纪和20世纪。
  文明、冲突、情绪的爆发和大面积的死亡,将一个路过的可能并不无辜的女人拽进了完全陌生的异度空间。
  让娜·露西尔·德穆瓦耶,成为了里世界的受害者,之一。
  然而她并没有死去。
  第180章 终曲(二)
  让娜·露西尔·德穆瓦耶肯定活着,因为她在数年之后生下了莱纳·李维乌斯,所以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可能很关键的问题,即莱纳·李维乌斯的父亲是谁?
  李维乌斯是让娜工作时使用的假名,莱纳直接继承了母亲的姓氏,说明父亲要么不重要,要么是某种……介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间的状态。
  莱纳用了很长时间才想通这一点。
  一切都要从李维的出生开始倒推。
  李维是谁生的?
  莱纳·李维乌斯和莱纳·李维乌斯。他很少回忆李维出生的过程,不过偶尔沉浸在睡梦中时,大脑会自发地敦促他重温那种刻骨铭心的感觉:就仿佛一个人,身处冰天雪地中的温泉,温泉以外白茫茫一片、皆是无边无际的残酷世界,对这个人而言,仅有的热源,仅有的安全场所,就只是浸泡着身体的这一汪小小的泉眼而已。
  在这个比喻里,未出生的李维是泡在温泉里的人,莱纳·李维乌斯是热气腾腾的池水。
  孩子的出生宛如站在池水的视角,感受着他脱离自己密不透风地包裹着他的身躯,他迈向前方危机四伏的凛冬,并永远地带走了池水的一部分。
  当然,一定有人又要问了,生出李维的究竟是一号呢,还是二号呢?
  很难说,毕竟李维的呱呱坠地没走常规流程,大概也许是一半一半吧。
  下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两个莱纳·李维乌斯?他们又为什么能违背生理常识地生出孩子?
  来自修真世界的遗民会告诉你,古语有言,阴阳合德,万物化生。
  一号与二号一者为阴、一者为阳,一者为善、一者为恶。他们相生相克,二人之中仅能留存一人,但是相互接触时,却可谓天雷勾地火、久旱逢甘霖……总而言之,能生孩子,会生孩子。
  这可能就是天道的玄妙之处吧。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其一,所谓的“一”是指自攻自受……呸,扯远了。
  反正李维的出生是该道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