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2 / 3)
阿婆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姓兰,名兰香止。兰女士想法特别先进,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活得特别通透、自洽。
她总说,人活着啊,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觉得舒服、开心,除了生死,其他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大事儿,别太为难自己。
所以谈老师从不内耗,弄得他不爽就一起不爽好了,大不了掀桌大家都别想安生吃饭。
谈箴说,他在容庭住了十多年还没疯掉,兰女士功劳甚远。
容缄静静地听着,目光落在谈箴被雨水打湿了些许的肩头。
“她手特别巧。”谈箴的语调轻快些许,“会做很多好吃的,像昨天那种汤圆,还有酒酿、青团、桂花糕……都比外面买的好吃百倍。”
“阿婆还会用竹篾编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蝈蝈笼子、小篮子、竹蜻蜓……我小时候能玩一整天。”
兰女士织毛衣的花样也特别多,他小时候穿的毛衣,都是她亲手织的,又暖和又好看,镇上的小孩都羡慕得不行。
雨丝顺着伞沿滴落,在谈箴脚边的水洼里溅起小小的涟漪。他顿了顿,语气软和下来:“我的小名,也是外婆取的。”
“她说,她什么都不求,就希望她的外孙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长大。绥字,就是安好、平安的意思。”
山路蜿蜒向上,雨雾更浓了些,远处的山峦和镇子都变得模糊不清。谈箴在一个转角处停了下脚步,声音轻了些:
“她走得很突然,心梗,邻居发现的,说老太太走的时候脸上没什么痛苦的表情,就像是睡着了。”
兰女士那天早上出门前,还念叨着要去买新鲜的石磨豆腐,回来给谈箴做他最爱吃的浇冰甜豆花。
只是他还是没能吃到外婆做的甜豆花,甚至连她的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一刻钟后,两人抵达半山腰的墓园。
雨中的墓园显得格外肃穆宁静,一排排墓碑在雨水的冲刷下显得格外洁净。
谈箴带着容缄走到一处靠边的位置。
墓碑很朴素,上面刻着兰女士的名字和生卒年月,还有一张小小的、已经有些褪色的瓷相。照片里的老太太笑容慈祥,眉眼弯弯,与谈箴描述中的形象很容易对上。
谈箴将山脚买的一小束洁白雏菊放在墓碑前,放下伞,点燃香烛,对着墓碑认认真真作揖三下,又跪下来,磕了三个头。
容缄站在他身侧半步的距离,如同一道沉默的屏障,替谈箴遮挡住斜飘进来的雨丝。
直起身,他看着照片里笑容慈祥的外婆,声音轻柔,随意和亲人唠家常的口吻:“阿婆,我结婚了。”
他顿了下,稍稍斟酌词句,最终选择了最朴素也最真实的评价:“人还不错,带给你来看看。”
谈箴把香插进墓前的香炉里,袅袅轻烟,蒙蒙雨雾中,他的声音很轻:“今天来得有些匆忙,没买到你最喜欢的香瓜子,下次我一定记得带上。”
雨丝飘落在油纸伞上,沙沙作响,像是故去多年的亲人在回应她最疼爱的小外孙。
容缄一直安静地伫立在侧,待谈箴说完,他才上前一步,从香袋里也取出三根线香,学着谈箴方才的样子,将香点燃,对着墓碑神色庄重地作揖三下。
“往后每一年,我都陪小绥来看您。”
容缄的目光落在照片中老人慈和的眉眼上,带着发自内心的敬意和感激:“谢谢您,将小绥养得这么好。”
“他已经成为了一个本身,就足够好、足够优秀的人了,往后我会一直护着他,请您放心。”
谈箴撑着伞,看着容缄俯身插香的背影,唇角很轻地弯了一下。
外婆希望他平安健康,而容缄,看到了他努力成长后,本身所散发的光芒。 ↑返回顶部↑
她总说,人活着啊,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觉得舒服、开心,除了生死,其他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大事儿,别太为难自己。
所以谈老师从不内耗,弄得他不爽就一起不爽好了,大不了掀桌大家都别想安生吃饭。
谈箴说,他在容庭住了十多年还没疯掉,兰女士功劳甚远。
容缄静静地听着,目光落在谈箴被雨水打湿了些许的肩头。
“她手特别巧。”谈箴的语调轻快些许,“会做很多好吃的,像昨天那种汤圆,还有酒酿、青团、桂花糕……都比外面买的好吃百倍。”
“阿婆还会用竹篾编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蝈蝈笼子、小篮子、竹蜻蜓……我小时候能玩一整天。”
兰女士织毛衣的花样也特别多,他小时候穿的毛衣,都是她亲手织的,又暖和又好看,镇上的小孩都羡慕得不行。
雨丝顺着伞沿滴落,在谈箴脚边的水洼里溅起小小的涟漪。他顿了顿,语气软和下来:“我的小名,也是外婆取的。”
“她说,她什么都不求,就希望她的外孙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长大。绥字,就是安好、平安的意思。”
山路蜿蜒向上,雨雾更浓了些,远处的山峦和镇子都变得模糊不清。谈箴在一个转角处停了下脚步,声音轻了些:
“她走得很突然,心梗,邻居发现的,说老太太走的时候脸上没什么痛苦的表情,就像是睡着了。”
兰女士那天早上出门前,还念叨着要去买新鲜的石磨豆腐,回来给谈箴做他最爱吃的浇冰甜豆花。
只是他还是没能吃到外婆做的甜豆花,甚至连她的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一刻钟后,两人抵达半山腰的墓园。
雨中的墓园显得格外肃穆宁静,一排排墓碑在雨水的冲刷下显得格外洁净。
谈箴带着容缄走到一处靠边的位置。
墓碑很朴素,上面刻着兰女士的名字和生卒年月,还有一张小小的、已经有些褪色的瓷相。照片里的老太太笑容慈祥,眉眼弯弯,与谈箴描述中的形象很容易对上。
谈箴将山脚买的一小束洁白雏菊放在墓碑前,放下伞,点燃香烛,对着墓碑认认真真作揖三下,又跪下来,磕了三个头。
容缄站在他身侧半步的距离,如同一道沉默的屏障,替谈箴遮挡住斜飘进来的雨丝。
直起身,他看着照片里笑容慈祥的外婆,声音轻柔,随意和亲人唠家常的口吻:“阿婆,我结婚了。”
他顿了下,稍稍斟酌词句,最终选择了最朴素也最真实的评价:“人还不错,带给你来看看。”
谈箴把香插进墓前的香炉里,袅袅轻烟,蒙蒙雨雾中,他的声音很轻:“今天来得有些匆忙,没买到你最喜欢的香瓜子,下次我一定记得带上。”
雨丝飘落在油纸伞上,沙沙作响,像是故去多年的亲人在回应她最疼爱的小外孙。
容缄一直安静地伫立在侧,待谈箴说完,他才上前一步,从香袋里也取出三根线香,学着谈箴方才的样子,将香点燃,对着墓碑神色庄重地作揖三下。
“往后每一年,我都陪小绥来看您。”
容缄的目光落在照片中老人慈和的眉眼上,带着发自内心的敬意和感激:“谢谢您,将小绥养得这么好。”
“他已经成为了一个本身,就足够好、足够优秀的人了,往后我会一直护着他,请您放心。”
谈箴撑着伞,看着容缄俯身插香的背影,唇角很轻地弯了一下。
外婆希望他平安健康,而容缄,看到了他努力成长后,本身所散发的光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