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坐着300路公交上国贸桥,可以直面这座城市的繁忙与繁华,可在姜南西的眼中,每一盏灯火都是被抽走灵魂的眼,轮胎与地面摩擦,发出城市无奈又空洞的叹息。
  四处的喧闹诉说着个体的渺小和孤单,姜南西有清楚的认知,如果待在这里,自己大概率会被淹没在阴暗潮湿的角落,成为金碧辉煌背后一块不起眼的垫脚石。
  所以毕业时,她想去南方一带的城市。
  但前任来了北京。
  年轻时的女孩儿为了爱情可以做出很多惊天动地的事。
  包括去到一个并不接纳自己的城市。
  来时,她努力说服自己,北京资源多,机会多,相信自己只要好好努力,假以时日一定能实现她的编导梦。
  半年之后分手,姜南西的工作却正值上升期,便一直留了下来。
  就这么混混沌沌的过了几年。
  最初的梦想已经变成了工作的养料。
  北京这座城市,就像一台驰骋前行的机器,人和人仿佛精密的齿轮,争相咬合在一起,稳定而规律地维持着机器的运转秩序。
  秩序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社会螺丝的更新燃烧,速度快到甚至没有喘息的间隙。
  好像大家都默认了,日复一日的工作毫无价值也没有关系。
  在强大的现实面前,年轻的勇气被挫折消解,梦想的野心在忙碌中殆尽,人或投降,或泄气,或勇进,或反抗。
  到了姜南西这,卡在现实和理想的大裂谷,进退两难,除去挫败,就是索然无味。
  她找不到了留在北京的理由。
  “休息一下也好,就趁这段时间看看之前没空看的北京。”何星屿心疼地看着床上的人,毕竟他亲眼看见过发着烧的姜南西,在凌晨两点被领导一个电话叫起来改方案。
  他知道她在这不快乐。
  于是何星屿说:“这几天玉渊潭的荷花开得不错,你可以去转转。”
  姜南西:“好。”
  “你先躺会儿,阿姨寄了两箱橙子,我给你榨个橙汁儿醒酒。”
  姜南西笑着嗯了声。
  橙汁榨好后,何星屿把姜南西叫到客厅,然后自己又进了厨房准备做早饭。
  姜南西捧着杯子尝了一口,含着果肉的汁水在舌尖漾开,一丝丝清新的酸和恰到好处的甜,让人神清气爽。
  跟何星屿是高中同班同学,毕业后毫无交集,直到某次一次合作重逢后成了朋友,阴差阳错的又一起合租。
  两颗年轻而孤独的心,在冰冷的钢铁丛林中互相依靠取暖,收获了跟陈笛和何星屿的友情,大概是北京怜悯给姜南西的唯一的礼物。
  就像这一杯鲜榨橙汁,是宿醉后最好的慰藉。
  何星屿在厨房做饭的时候,姜南西坐在客厅餐桌刷手机。
  想了想,她打开微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