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比起当老板,宋承志更想让老大去梁万手底下做事儿。
  个体户赚得多,出手也大方,老大又是自家人,每个月的工资也不多要,给个三四百,这总能行吧?
  在梁万手底下锻炼一年,老大能攒下不少钱,到时候,形势应该也稳定住了,有钱又有经验,再出来单干也不迟!
  至于这一年里、万一又开始打击投机倒把了、该怎么办,宋承志都已经想好了。
  他家老大就是个拿死工资的,说到底,跟旧时候受地主剥削的长工有什么区别?发现形势不对劲儿的时候,立刻“大义灭亲”、举报梁万,这不就能顺利脱身了吗?
  只能说,这一家子,一个个的,全都是长得丑、想得美!
  然而,各自打着小算盘的两口子没有料到,杨翠华的“守株待兔”之行,并不顺利!
  第二天,那个摊位上依旧没有人!
  第三天,更是直接换了一家子,占领了那个位置!
  杨翠华这才急了,想到要跟附近的摊主打听梁万他们的去向。
  有人压根儿不清楚,有人知道、但怀疑杨翠华嘴里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
  最后,杨翠华豁出去、拉着人家就是一番哭诉,或是出于同情,或是不想耽搁自个儿的生意,这个人告诉杨翠华:
  “他们已经离开贵市了,你要是有心找儿子,不如回老家去打听下?”
  回老家啊!这句话,让杨翠华陷入了犹豫,但宋承志却做了决定:
  “回!我跟你一块儿回去!抛开这事儿不提,咱们也有十来年没回去过了,总该回去看看,跟亲戚朋友叙叙旧的!”
  那厢,已经在川省卖着喇叭裤、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的梁万,并不知道宋承志和杨翠华那两块狗皮膏药为了吸血、都要回安城去找他了!
  当然,就算知道,梁万也不会把这件事儿放在心上的。
  十多年前,他们一家就能想到办法收拾宋家人,十多年后,难道还会怕宋家人再出现、来给他们添堵吗?
  况且,时代不同了!
  六七十年代,出头鸟是要被第一个盯上的,为了合群,梁万多多少少得顾及着点儿名声问题。
  可从八十年代往后,没有了革委会,就算杨翠华仗着亲妈的身份向他施压,就算他压根儿不搭理那一家子,顶多也就是被人在背后说道几句罢了。
  这还能叫个事儿?
  第122章
  ◎更新◎
  梁万和刘东、卢海风每天下午收摊儿后都会打一通电话,沟通的,自然是喇叭裤的销量。
  随着喇叭裤在内地的流行,他们在这两地的生意也变得好做了许多,几乎不用再去发愁、怎么去打开市场,每天要做的事情,只剩下了出货和收钱。
  秦有民往这两个地方各自发了五千条货,听起来挺多,但是,卖起来以后,他们却发现,不够卖!根本不够卖的!
  要知道,虽然是1980年,但这两个地方的人口数量,都是超过了五百万的。
  即便只有1%的人会跟风购买喇叭裤,想消化掉这五千条裤子,那也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更何况,喇叭裤的流行,可不仅仅是这一阵儿的事情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