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么时髦的一条裤子,百货大楼都没有的货,还不要票,十块钱一条,你们想想,是不是特别划算?”
  刘东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卢海风用胳膊肘捅了下他,他这才回过味儿来,又赶紧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也是,他们俩确实没做过生意,但是,买卖双方,谁先心动、被拿住短处,就会让另一方占据主动权,这个道理,他们俩还是能想明白的。
  尽管以他们俩的眼光,并不觉得这所谓的“喇叭裤”能卖得很好,但是,在出发前,他们仨就说好了,进货的时候,以梁万的意见为主。
  所以,不理解归不理解,但刘东和卢海风还是默默站在一边儿,看着梁万和摊主讲价。
  “不行,五块钱还差不多,我们要的量大,这个价,可不怎么实在啊!”
  梁万不知道八十年代初喇叭裤的进货价是多少,甚至在听到“十块钱一条”的价格时,他心里还惊讶了一瞬,觉得不贵。
  但是,梁万也知道,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谁都不会做亏本生意的,1980年初就开始在鹏城干起服装批发生意的人,就更是如此。
  哪怕是急着清库存的,可是,货放在仓库里,兴许有一天还能“升值”,但要是赔本儿卖了出去,那就是真真切切地赔了,这跟买股票,其实是一个道理。
  他张口就砍一半儿,秦有民也不生气,这算什么?兜里揣着一百块钱就敢来逛批发市场的人,他也不是没见过!
  “量大?你们能拿多少?”
  服装生意挣不挣钱,只有干这行的人才知道,这也正是秦有民急着把这批喇叭裤卖出去、让自己的钱“动起来”的原因所在。
  因为这个面积不大、普普通通的档口,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让他足足赚到了五万块钱。
  听着不多,但这是1980年的五万块,含金量有多高,自然不必多说。
  现在,堆在他这儿的喇叭裤,差不多刚好是三万块钱的货,所以,听到“量大”这个词儿,秦有民当然要追问下去。
  即便这三个人是愣头青,可是,谁又能保证,愣头青就不会成为大买主呢?
  “五块钱一条,我要这么多的货!”说着,梁万的手在袖子里、比划了个八的手势。
  他总共带了5500块,除去预留的500块备用金,剩下的钱,都打算用来进货。
  剩下的3000块,则是刘东和卢海风凑的,只是,他们俩的工龄都不算长,虽然是双职工家庭,但是,抛开每个月的日常开销,能攒的钱,也就没剩多少了。
  这些钱,绝大部分都是家里给的,也正因为这样,他们俩嘴上不说,心里其实是背负了很大压力的。
  敢对半儿砍价,秦有民当然不会觉得,梁万能拿出来的钱,只有八十或者八百块。
  肉眼可见的,他变得热情了起来:
  “你摸摸这喇叭裤的材质,这可不是什么瑕疵布,都是正儿八经的好料子,再说,我也不是直接从厂子里拿的货,进货价在那儿摆着呢,五块钱一条,我是真的做不到!”
  “这样,交个朋友,七块钱一条,怎么样?多多少少,也要让我有点赚头嘛!”
  秦有民并没有说假话,他进货的价格是五块五一条,五块钱,确实是做不到的。
  至于说七块钱一条,这原本是给拿货上万块的大买主才有的实诚价,可是,谁让他现在急着清库存呢?
  况且,八千和一万,也没差多少了,做生意嘛,就是得灵活一些!
  “可以!”梁万没再犹豫,一口应下。
  五块钱,他在说的时候,就没指望真的能用这个价格拿到货,现在,老板重新报价,已然是比一开始的十块钱一条要实在多了。
  梁万在心里默默计算着,八千块,能拿一千一百多条裤子,每条裤子的成本省了三块钱,这三块钱的利润空间,最后不就是他们的了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