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2 / 3)
所以,祝琦的那一招,才能够奏效,说白了,有这么个人免费上门当劳工,他们家的日子是能轻松一些,但没有这个免费劳工,他们家是双职工,日子倒也不会过得特别苦。
算算其中的得失,他们当然就知道该怎么选择了!
“诶,什么叫无赖?只要管用,那就是好办法!”刘东替祝琦打抱不平道。
他自个儿本就不是什么循规蹈矩的性子,要不然,当初也不会在还没有高中毕业的时候、就先当起了媒人、替梁万搭桥牵线了。
现在,听卢海风这样一说,刘东确实想跟祝琦见一面,他觉得,就算他们俩没成,应该也能成为关系相当不错的朋友吧!
至于这见一面之后的结果是什么,只看刘东带着祝琦来韩家吃饭的时候、笑得合不拢嘴的模样,就能想到了。
见状,卢海风故意轻咳两声,挺了挺胸膛,道:
“表妹啊,你身边的这位男同志,不给我们介绍介绍吗?”
祝琦是个落落大方的姑娘,刚一见面,就跟韩菁、张然聊到一块儿去了,听见这句话,白了他一眼:“你们男同志之间的事儿,我可不掺和,能不能让他叫你一声哥,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梁万和卢海风憋着笑,不约而同地看向刘东,这小子没有外援,今天怕是逃不过去了。
谁知道,刘东倒也不磨磨唧唧,当下,就爽快地叫了声:“表哥!”
不就是个称呼吗?不就是让卢海风这小子在口头上占点儿便宜吗?
反正,他有对象了!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么点儿小事,倒也没必要计较了!
“表哥,咱们仨可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好兄弟,现在,咱们俩更是多了层亲戚关系,你看,过阵子我去丈母娘家提亲,你是不是得帮帮我、提前替我美言几句啊?”
只要叫了第一声“表哥”,再接受自个儿的新身份时,当然就不存在什么心理障碍了。
刘东这人,底线也挺灵活,当下就顺着杆儿往上爬、开始对卢海风提要求了。
卢海风和梁万相视一笑,一口应下:“没问题!我也盼着,咱们俩能早点儿成亲戚呢!”
第101章
◎更新◎
刘东和祝琦结婚的时间,只比卢海风他们晚了三个多月,但是,在生孩子这件事情上,反倒是他们小两口走在了前面。
他家闺女刚好是在中秋节那天出生的,就取了个小名,叫月亮。
卢海风的儿子则是在74年冬天出生的,当爹的偷懒,大名就叫卢冬生,小名就更简单了,直接从大名里挑了个字儿出来,就叫“冬冬”。
梁万、刘东、卢海风仨人关系好,连带着三个孩子也都跟亲兄弟姐妹似的,两天不见就嚷嚷着要找姐姐。
只是,还没开始上学的时候,仨孩子倒是基本上随时都能聚到一块儿,可谁让小满比他们俩都大呢?
1976年9月,已经7岁了的小满,正式入学,先弟弟妹妹一步,成为了食品厂附属小学一年级的一名小学生。
食品厂是有托儿所的,双职工家庭,或者家里没有老人能照看孩子的话,就可以把孩子送到托儿所来。
厂里办托儿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职工提供方便,而不是为了赚钱。
所以,允许孩子上托儿所的最低年龄限制就是三岁,特殊情况下,两岁就送到托儿所来,也不是不可以。
当然,把孩子送到托儿所,每个月是要给厂里交一块五毛钱的。
听着不多,可大家心里算一算账,觉得那么大点儿的孩子能吃多少粮、着实不太划算,家里但凡能克服下困难的,也就不会再考虑把孩子送过来了。 ↑返回顶部↑
算算其中的得失,他们当然就知道该怎么选择了!
“诶,什么叫无赖?只要管用,那就是好办法!”刘东替祝琦打抱不平道。
他自个儿本就不是什么循规蹈矩的性子,要不然,当初也不会在还没有高中毕业的时候、就先当起了媒人、替梁万搭桥牵线了。
现在,听卢海风这样一说,刘东确实想跟祝琦见一面,他觉得,就算他们俩没成,应该也能成为关系相当不错的朋友吧!
至于这见一面之后的结果是什么,只看刘东带着祝琦来韩家吃饭的时候、笑得合不拢嘴的模样,就能想到了。
见状,卢海风故意轻咳两声,挺了挺胸膛,道:
“表妹啊,你身边的这位男同志,不给我们介绍介绍吗?”
祝琦是个落落大方的姑娘,刚一见面,就跟韩菁、张然聊到一块儿去了,听见这句话,白了他一眼:“你们男同志之间的事儿,我可不掺和,能不能让他叫你一声哥,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梁万和卢海风憋着笑,不约而同地看向刘东,这小子没有外援,今天怕是逃不过去了。
谁知道,刘东倒也不磨磨唧唧,当下,就爽快地叫了声:“表哥!”
不就是个称呼吗?不就是让卢海风这小子在口头上占点儿便宜吗?
反正,他有对象了!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么点儿小事,倒也没必要计较了!
“表哥,咱们仨可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好兄弟,现在,咱们俩更是多了层亲戚关系,你看,过阵子我去丈母娘家提亲,你是不是得帮帮我、提前替我美言几句啊?”
只要叫了第一声“表哥”,再接受自个儿的新身份时,当然就不存在什么心理障碍了。
刘东这人,底线也挺灵活,当下就顺着杆儿往上爬、开始对卢海风提要求了。
卢海风和梁万相视一笑,一口应下:“没问题!我也盼着,咱们俩能早点儿成亲戚呢!”
第101章
◎更新◎
刘东和祝琦结婚的时间,只比卢海风他们晚了三个多月,但是,在生孩子这件事情上,反倒是他们小两口走在了前面。
他家闺女刚好是在中秋节那天出生的,就取了个小名,叫月亮。
卢海风的儿子则是在74年冬天出生的,当爹的偷懒,大名就叫卢冬生,小名就更简单了,直接从大名里挑了个字儿出来,就叫“冬冬”。
梁万、刘东、卢海风仨人关系好,连带着三个孩子也都跟亲兄弟姐妹似的,两天不见就嚷嚷着要找姐姐。
只是,还没开始上学的时候,仨孩子倒是基本上随时都能聚到一块儿,可谁让小满比他们俩都大呢?
1976年9月,已经7岁了的小满,正式入学,先弟弟妹妹一步,成为了食品厂附属小学一年级的一名小学生。
食品厂是有托儿所的,双职工家庭,或者家里没有老人能照看孩子的话,就可以把孩子送到托儿所来。
厂里办托儿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职工提供方便,而不是为了赚钱。
所以,允许孩子上托儿所的最低年龄限制就是三岁,特殊情况下,两岁就送到托儿所来,也不是不可以。
当然,把孩子送到托儿所,每个月是要给厂里交一块五毛钱的。
听着不多,可大家心里算一算账,觉得那么大点儿的孩子能吃多少粮、着实不太划算,家里但凡能克服下困难的,也就不会再考虑把孩子送过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