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过后,见卢海风一直没有再提起这件事,俩人也只当他是行动失败、又不好意思主动提起,自然是贴心地揭过这一茬儿,权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直到临近1971年10月的时候,梁万和刘东才收到了卢海风的好消息,他的事情,成了!
  说来话长,卢海风的确是按照梁万的建议、无可奈何之下、去奶粉厂财务股股长家里拜访、毛遂自荐了一回。
  但是,这事儿却卡在了女同志那一关——
  没错,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虽然这相看对象是领导介绍的,可是,这位女同志不走寻常路,还真给拒绝了!
  给出的理由也是让人无话可说:“我在下乡期间,经历了很多,也看到了很多,现在暂时不打算考虑个人问题,只想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建设祖国的大业当中!”
  听听!听听这话!这就叫政治正确,任谁,也没办法从这句话里面挑刺儿!
  股长无功而返,只得劝卢海风放弃。
  强扭的瓜不甜,但人心,也不是说收回来就能立刻收回来的!
  卢海风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没再有任何其他动作,只默默地把这份感情藏在了心里,同时,在车间里加倍努力!
  从普通的车间工人转到干部岗,其中的难度并非一般人能够跨越的。
  卢海风也有自知之明,他就不是能坐办公室的那块料子,至于说他爸,的确有些能耐,但要说插手奶粉厂的人事调动,那还是勉强了些!
  何况,卢海风也不愿意借助家里的力量,尽管他知道,有关系却不用,被别人知道了,怕是都得骂他一句“傻子”。
  此路不通,那就想办法走别的路子,卢海风努力了一年多,总算在近期见到了成效!
  他被评选为奶粉厂的劳模不说,还被提拔成了一车间的生产组长!
  虽说奶粉厂已经扩大到三个车间,每个车间都设有一名生产主任、一名生产副主任、四名生产组长,但是,在这些生产组长中,卢海风是年纪最小的那一个,这又何尝不能说明他的本事呢?
  正所谓,好事成双,事业上春风得意,只能说是卢海风所付出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尽管有些惊喜,但心里更多的情绪,还是自己得到了厂里、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相比较而言,感情上的进展顺利,才是最让卢海风惊喜交加的!
  说起来,这事儿还多亏了那个叫陈启的男同志,要不是他一直纠缠着他对象不放,卢海风也不可能借着英雄救美的机会、走入张然的视线中!
  当然,“多亏”这样的话,开玩笑的成分居多,事实上,不管是卢海风还是张然本人,对于陈启的纠缠不放,都只觉得厌烦至极!
  毕竟,这人可是有过前科的!眼下纠缠上来,怕不是觉得自己转正无望、又打上了张然这份儿工作的主意!
  也正是在卢海风吐槽那个陈启脸皮有多厚、故作情深的模样有多可笑的时候,梁万才从脑海中翻找出了这一段儿记忆:
  “没想到,你一直心心念念的女同志,原来是她啊!”
  听这意思,梁万认识他对象?
  卢海风连忙追问,梁万这才说起了玻璃厂食堂里发生过的两次争执事件!
  他对张、陈两家的事情算是印象深刻,原因有三,一是这年头儿,骗走对象的工作、害得人家下乡、心里却无半点儿愧意、脸皮极厚的人还是少有。
  二是因为张巧她闺女进的是奶粉厂,而追根溯源,奶粉厂之所以有条件成立,离不开一众大队养殖奶牛、给厂里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进一步来说,离不开当初梁万给凤阳沟大队老乡们提的建议!
  再则,一般情况下,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的同事,是很少在大庭广众之下闹翻脸的,毕竟,工作调动不易,往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闹得太僵,以后还怎么共事啊?
  可张巧同志和陈春花同志却没有顾忌这么多,她们俩在食堂闹的那两回,引来的观众人数之多,至今都没人能够超越!
  “居然还有这么一出呢!哼,难怪当儿子的脸皮这么厚,原来是有其母必有其子啊!还是婶子厉害,没让那一家子占到半点儿便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