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再说,知青是地里的韭菜,一茬儿又一茬儿地来,可这韭菜长出来,也是需要时间的,泄露风声,万一到时候别的大队跟他们抢人怎么办?
  那厢,梁万已经回到了家,他自觉只是提供了点儿新思路,连“主意”都谈不上,自然不会觉得,他帮了大忙,就更不会把这事儿时刻放在心上了,甚至回家以后,也没跟家里人提起过只言片语。
  梁万不知道的是,凤阳沟大队的大队长是个有心眼儿、也敢想敢干的人,以往是被眼界给束缚住了思路,现在嘛,可以说是相当能够豁得出去了!
  去查过知青档案、了解过这些知青家里的大致情况后,大队长就开始行动了!
  “礼贤下士”、“意有所指”是一方面,与此同时,他还跟公社书记去汇报了下这件事,降低风险的同时,表了下衷心,最后,还不忘再彰显下自个儿的思想觉悟:
  “书记,我是个大老粗,没什么文化,这辈子也就是在地里刨食儿的命了,但是,我们大队的那些娃娃们不一样啊!他们都还小,未来还长着呢!”
  “现在,家家户户日子过得都不宽裕,靠着粮食和养猪,一年到头儿,人多的家庭,分到手也就不到二百块钱,人少的家庭,甚至还倒欠着队里的钱呢。”
  “二百块钱,多吗?在咱们农村人看来,是很多很多了,可是,放在城里,一个学徒工一年的工资,都超过二百块钱了!”
  “差距就摆在这里,这是现实,但我觉得,我作为凤阳沟大队的大队长,如果我就这么向现实低头认输了,大队的社员有样学样,那我们大队,怕是这辈子都没法儿翻身了!”
  “知青下乡,我知道,这是国家关心我们农民,想让知识青年们用他们学过的知识、帮助我们农民呢。”
  “所以,书记,我今天来,就是特意来跟您打申请的,我们凤阳沟大队,愿意做这个试点。”
  “如果我们失败了,后果由我们大队自行承担,绝不给组织上添一点儿麻烦,可如果成功了,那咱们公社的其他大队、其他公社,是不是也能借鉴我们的经验,走出一条全新的路子来呢?”
  大队长的语气慷慨激昂,内心却是忍不住捏了把冷汗,幸好幸好,许知青给的稿子,他是认认真真、来来回回背了好几遍,刚才说着说着,差点儿都忘词儿了!
  坐在大队长对面的,就是公社的高书记了,他担任书记也有半年多了,一直都在发愁,该怎么样才能做出一点儿成绩来。
  可是,想改善农民同志的生活、让他们多赚点儿钱,这件事要是这么容易办到,那他还当什么公社书记啊?早就高升了好吧?
  谁成想,这可真是打瞌睡送枕头——来得正好!
  让凤阳沟大队来做这个试点,失败就不说了,可万一成功了,别的公社都来他们这儿学习经验,那他再去县里开会的时候,还用提心吊胆、害怕再被领导批评工作没起色吗?
  只要在脑子里想想别的公社书记为了送人来学习经验、争相“巴结讨好”他的场景,高书记就忍不住想要乐出声来。
  “你有这份心,就比什么都不干、只想在大队里一手遮天、躺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的人要强很多了!”
  “这样吧,这件事情,你先悄悄地办,知青办那边,我会打声招呼,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跟他们提,让他们替你想办法。”
  “等这事儿有眉目了,你拿个具体的章程出来,写成书面文件,里面写清楚,你们想做什么,谁来做、东西的特色在哪儿、怎么赚钱、需要公社给你们大队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到时候,咱们开会,再讨论讨论。”
  话虽这样说,但高书记已经默默下定了决心,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哦,不对,应该是“当断则断,免受其乱”!
  总之,他愿意陪凤阳沟大队赌上一把,失败了,就继续在公社书记这个位子上养老,顶多就是被人架空呗!
  但要是成功了,那他高明鑫,可就要青云直上、前途似锦了!
  不提大队长和刘大伯两人是如何商量着、找到那几个知青、说服人家出力的,也不提那几个知青的家里人收到孩子寄回来的信件后、心里有多么惊诧,更不提两人劝动整个大队的人参与进来、是费了怎样一番功夫。
  总之,梁万是在七月份儿收到信的,刘大伯托刘东捎来的,除了这封信,还有一大袋子的东西。
  拆开信一看,刘大伯在信上提到了上次梁万去凤阳沟大队给他们出的主意,他们也想办法付诸行动了。
  凤阳沟大队里,有个袁知青,她二叔就在益民国营农场上班,听说还是个小领导。
  益民国营农场在邻市,因着距离安城非常近,已然成为了肉联厂的第二大供应商。
  但大家伙儿平时买肉,并不会特意去关心这些肉是哪头牛身上的,自然,对益民国营农场的了解,也就仅限于知道有这么个地方罢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