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2 / 3)
要不然,知道的说你是在发扬艰苦朴素作风,不知道的,还以为你退休了、没用了、家里的孩子也都变不孝顺了呢。
依旧和之前一样,28号,梁万大清早的就出发去了火车站。
现在天气越来越热,向英也就懒得折腾、提前摊两张葱油饼、煮两个鸡蛋、让梁万带着了。
反正,梁万和列车餐厅的人基本上都已经混熟了,做完所有准备工作、等乘客们全都上车后,他就可以去餐厅吃早饭了。
火车天南地北、四处跑,连带着“搜罗”各种食材,餐厅里的食材种类繁多,大师傅往往“见猎心喜”、一时技痒、做几道不常见的美食,这也就便宜了梁万他们这些列车员。
“李唯哥,帮我留两斤虾呗!等咱们回程的时候,你帮我做成虾饺,我带回去,也给家里人尝尝鲜!”
列车上没有冰箱,像活虾这样需要低温保鲜的食材,通常是把冰块装进保温箱里、人为制造出低温环境、延长虾的存活时间。
梁万也知道,等他们回程的时候,这虾估计已经是半死不活的了,可谁让,在安城,想吃上新鲜的海货实在不容易呢!
条件有限,就不用挑三拣四的了,再说,梁万觉得,就算是这年头儿不怎么新鲜的活虾,吃着,肯定也比后世食品添加剂一大堆的东西更健康!
“成,没问题!”十分自然地从梁万手里接过钱,李唯一口应下。
尽管他和梁万不是每回都能正好跑同一条线,但每回碰上,梁万都会来找他“点菜”,次数多了,俩人的关系也就从“钱货两讫”转变成了“能深聊一点儿”的朋友关系!
“对了,你听说没,单位好像要做些调整,把跑每条线的人都固定下来?”
一般情况下,“你听说没”这四个字,只是用来开启话题的,这次也是一样,梁万当即惊讶道:
“固定下来?怎么个固定法儿?是按照个人意愿打申请、还是怎么着?总不能突然拿出一套试卷来让我们做吧?”
梁万心里评估着固定路线后的优劣之处,最后得出结论:这事儿可以一试!
尽管路线固定后,他出差的时间变少,连带着拿到手的补贴也会减少,但梁万觉得,一个月30天,至少有20天都在外地跑的日子,是真的有点儿难熬!
“这我还不太清楚,只听说,有人极力反对,又怕一两个人的分量不够,都开始悄悄拉人入伙儿了。”
李唯消息灵通,之所以跟梁万提起这事儿,也是怕他不知道这里面的水有多深、被人忽悠、栽进去了。
毕竟,“知音难觅”,来找李唯买东西的人不少,但要说最投缘的,那还得是梁万。
“这不就是正常的工作调整吗?跑哪条线不是跑?大家伙儿极力反对,估计就是担心不适应吧!”
梁万打着哈哈道,他加入乘务组也有一段时间了,对铁路单位能捞多少油水也算是门儿清。
这是个供求严重不平衡的年代,又因为交通不便、出门必须要开介绍信等等,一些在本地人看来稀松平常的东西,运到外地,就成了稀罕玩意儿。
倒买倒卖、从中赚取高额差价,这就是投机倒把罪。
乘务组这些人的胆子倒是没有那么大、每次都倒腾许多东西,但是,明知道冒一次险就可以挣到他们几个月的工资,还要求他们必须心如止水、不为所动,这也太强人所难了些!
梁万承认自个儿胆子小,他们家的人也都不算胆大,别说南北两地倒腾东西了,就连黑市,除了闹饥荒那两三年,他们家都很少去。
所以,当他在乘务组站稳脚跟后,有人来试探拉拢他的时候,梁万故意装傻充愣,让对方相信他就是个有点运气在身上的“老实人”,这才算是把对方糊弄过去了。
“对对对,大家就是怕不习惯而已!”
梁万能糊弄住不了解他的同事,但却未必能糊弄住李唯。
他了然一笑,连声附和道。
固定路线,意味着之前的人脉关系通通作废,意味着他们拿到手的钱减少,也意味着之后的购买地和出货地都是固定的、被发现举报的风险大大增加。 ↑返回顶部↑
依旧和之前一样,28号,梁万大清早的就出发去了火车站。
现在天气越来越热,向英也就懒得折腾、提前摊两张葱油饼、煮两个鸡蛋、让梁万带着了。
反正,梁万和列车餐厅的人基本上都已经混熟了,做完所有准备工作、等乘客们全都上车后,他就可以去餐厅吃早饭了。
火车天南地北、四处跑,连带着“搜罗”各种食材,餐厅里的食材种类繁多,大师傅往往“见猎心喜”、一时技痒、做几道不常见的美食,这也就便宜了梁万他们这些列车员。
“李唯哥,帮我留两斤虾呗!等咱们回程的时候,你帮我做成虾饺,我带回去,也给家里人尝尝鲜!”
列车上没有冰箱,像活虾这样需要低温保鲜的食材,通常是把冰块装进保温箱里、人为制造出低温环境、延长虾的存活时间。
梁万也知道,等他们回程的时候,这虾估计已经是半死不活的了,可谁让,在安城,想吃上新鲜的海货实在不容易呢!
条件有限,就不用挑三拣四的了,再说,梁万觉得,就算是这年头儿不怎么新鲜的活虾,吃着,肯定也比后世食品添加剂一大堆的东西更健康!
“成,没问题!”十分自然地从梁万手里接过钱,李唯一口应下。
尽管他和梁万不是每回都能正好跑同一条线,但每回碰上,梁万都会来找他“点菜”,次数多了,俩人的关系也就从“钱货两讫”转变成了“能深聊一点儿”的朋友关系!
“对了,你听说没,单位好像要做些调整,把跑每条线的人都固定下来?”
一般情况下,“你听说没”这四个字,只是用来开启话题的,这次也是一样,梁万当即惊讶道:
“固定下来?怎么个固定法儿?是按照个人意愿打申请、还是怎么着?总不能突然拿出一套试卷来让我们做吧?”
梁万心里评估着固定路线后的优劣之处,最后得出结论:这事儿可以一试!
尽管路线固定后,他出差的时间变少,连带着拿到手的补贴也会减少,但梁万觉得,一个月30天,至少有20天都在外地跑的日子,是真的有点儿难熬!
“这我还不太清楚,只听说,有人极力反对,又怕一两个人的分量不够,都开始悄悄拉人入伙儿了。”
李唯消息灵通,之所以跟梁万提起这事儿,也是怕他不知道这里面的水有多深、被人忽悠、栽进去了。
毕竟,“知音难觅”,来找李唯买东西的人不少,但要说最投缘的,那还得是梁万。
“这不就是正常的工作调整吗?跑哪条线不是跑?大家伙儿极力反对,估计就是担心不适应吧!”
梁万打着哈哈道,他加入乘务组也有一段时间了,对铁路单位能捞多少油水也算是门儿清。
这是个供求严重不平衡的年代,又因为交通不便、出门必须要开介绍信等等,一些在本地人看来稀松平常的东西,运到外地,就成了稀罕玩意儿。
倒买倒卖、从中赚取高额差价,这就是投机倒把罪。
乘务组这些人的胆子倒是没有那么大、每次都倒腾许多东西,但是,明知道冒一次险就可以挣到他们几个月的工资,还要求他们必须心如止水、不为所动,这也太强人所难了些!
梁万承认自个儿胆子小,他们家的人也都不算胆大,别说南北两地倒腾东西了,就连黑市,除了闹饥荒那两三年,他们家都很少去。
所以,当他在乘务组站稳脚跟后,有人来试探拉拢他的时候,梁万故意装傻充愣,让对方相信他就是个有点运气在身上的“老实人”,这才算是把对方糊弄过去了。
“对对对,大家就是怕不习惯而已!”
梁万能糊弄住不了解他的同事,但却未必能糊弄住李唯。
他了然一笑,连声附和道。
固定路线,意味着之前的人脉关系通通作废,意味着他们拿到手的钱减少,也意味着之后的购买地和出货地都是固定的、被发现举报的风险大大增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