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2 / 3)
许太医捋须笑道,“自推广甜菜熬糖法以来,牧民们再不必攀那万丈绝壁采蜜了。前日西境部落进献的甜菜糖腌羊肉,据云可贮一冬不坏。”
何年拈起一块糖含在口中,甘甜滋味缓缓沁开。
她望着远处济民所袅袅升起的炊烟,不禁想起与李信业夙兴夜寐的日日夜夜。
改良农具、传授轮作之法、修筑地窖储粮......
如今这北境之地,纵是最偏远的毡帐里,也飘着糌粑与肉羹的香气。
何年从学堂巡视归来,衣袍上犹沾着孩童习字时的墨香。行至济民所,见新收的流民正在用膳,便接过侍从递来的粗陶碗,与众人同食。
碗中肉羹热气氤氲,混着甜菜糖腌制的羊肉香气,在寒风中格外温暖。
正待举箸,忽闻门外马蹄声急。
抬眸望去,但见一骑快马踏雪飞驰而来,近侍滚鞍下马,在雪地上划出数道深痕。
他急趋数步,单膝点地抱拳禀道,“启禀陛下,大宁王相遣使持通关玉牒求见,此刻已在苍狼殿候驾。使者言明,此事关乎两国黎民生计,恳请陛下速速召见。”
何年心中微动,不知王公此番遣使所为何事,当即策马回宫。
入得内殿,侍女们早已备好朝服侍立两侧。她利落地换上绣有苍狼纹的玄色朝服,将青铜面具覆于面上,便径直往苍狼殿接见使者。
使者踏进大殿的刹那,何年握着扶手的手指骤然收紧。那个立于阶下的挺*拔身影,居然是赛风。
赛风单膝点地行礼,黑色劲装勾勒出利落的线条。她抬首时目光如刀,却在触及王座上那道身影时微不可察地一顿。
“主上。”她声音清冷一如往常,只有不自觉握紧的手指,泄露了心绪。
何年见身份已被识破,指尖轻挑青铜面具的系带,面具滑落的瞬间,她眉梢微扬,眼底闪过一丝笑意,“朕还未开口,你怎么认出来的?”
赛风目光沉静,声音平稳如常,“以主上之智谋,断不会折在奴隶手中。”她稍作停顿,接着道,“更何况,北粱废除奴隶旧制的消息传到大宁时,属下便知道,这普天之下,除了主上,再没人会做这样的事。”
“正巧王相要派人来北粱,属下便领了这差事。”她右手不自觉地按在佩剑上,“属下总归要...亲眼看看才放心。”
赛风抬眼细看,只见眼前之人较之在将军府时丰润了些许,面色透着健康的红晕,眉宇间少了往日的贵女纤弱,多了几分从容威仪。
“赛风,狸奴如何?”何年脱口而出后,立即改口,“王行止近来如何?王相可还约束得住他?”
赛风略一沉吟,唇角微不可察地扬了扬。
“王相每日亲自督导他修养心性,堂兄王宴舟更是形影不离地照看。加上黑娘时时盯着......他虽日日叫苦,抱怨拘束,却也只能循规蹈矩。如今...很是安分。”
何年闻言,眉间紧绷的线条稍稍舒展,目光随即落在赛风身上。
“那...你呢?”她声音不自觉地柔和几分,“这些时日,可还安好?”
赛风目光微垂,指尖摩挲着剑柄上磨损的纹路。
“自春汛以来,属下奉王相之命奔走各地。在青州疏浚河道时,七日未曾合眼;往淮东分发赈粮,被灾民围了整整半月。”她顿了顿,声音渐沉,“属下见过母亲为省口粮投河自尽,也见过孩童在废墟中刨食...每至此时,便想若是郎君在世,定不会坐视不理。”
她抬起眼帘,眼中闪过一丝坚毅,“属下便想代郎君开仓放粮,教灾民搭建窝棚,又按夫人从前教的方法,组织妇孺熬制药汤防疫。”
“每救一人,”她眼中似有雪光闪动,“属下便当是郎君又多活了一刻。”
何年见她虽带哀思却无郁色,气度较从前更为沉静,这才缓声问道,“王公此番遣你前来,究竟所为何事?”
赛风从怀中取出一卷密函,双手呈上,“大宁南境自去岁雪灾后,今春又遇倒春寒。本已延误的春耕彻底无望,更可怕的是......融雪引发的涝灾冲毁了官道,王公派人勘察,发现各地常平仓不是空虚就是霉变。” ↑返回顶部↑
何年拈起一块糖含在口中,甘甜滋味缓缓沁开。
她望着远处济民所袅袅升起的炊烟,不禁想起与李信业夙兴夜寐的日日夜夜。
改良农具、传授轮作之法、修筑地窖储粮......
如今这北境之地,纵是最偏远的毡帐里,也飘着糌粑与肉羹的香气。
何年从学堂巡视归来,衣袍上犹沾着孩童习字时的墨香。行至济民所,见新收的流民正在用膳,便接过侍从递来的粗陶碗,与众人同食。
碗中肉羹热气氤氲,混着甜菜糖腌制的羊肉香气,在寒风中格外温暖。
正待举箸,忽闻门外马蹄声急。
抬眸望去,但见一骑快马踏雪飞驰而来,近侍滚鞍下马,在雪地上划出数道深痕。
他急趋数步,单膝点地抱拳禀道,“启禀陛下,大宁王相遣使持通关玉牒求见,此刻已在苍狼殿候驾。使者言明,此事关乎两国黎民生计,恳请陛下速速召见。”
何年心中微动,不知王公此番遣使所为何事,当即策马回宫。
入得内殿,侍女们早已备好朝服侍立两侧。她利落地换上绣有苍狼纹的玄色朝服,将青铜面具覆于面上,便径直往苍狼殿接见使者。
使者踏进大殿的刹那,何年握着扶手的手指骤然收紧。那个立于阶下的挺*拔身影,居然是赛风。
赛风单膝点地行礼,黑色劲装勾勒出利落的线条。她抬首时目光如刀,却在触及王座上那道身影时微不可察地一顿。
“主上。”她声音清冷一如往常,只有不自觉握紧的手指,泄露了心绪。
何年见身份已被识破,指尖轻挑青铜面具的系带,面具滑落的瞬间,她眉梢微扬,眼底闪过一丝笑意,“朕还未开口,你怎么认出来的?”
赛风目光沉静,声音平稳如常,“以主上之智谋,断不会折在奴隶手中。”她稍作停顿,接着道,“更何况,北粱废除奴隶旧制的消息传到大宁时,属下便知道,这普天之下,除了主上,再没人会做这样的事。”
“正巧王相要派人来北粱,属下便领了这差事。”她右手不自觉地按在佩剑上,“属下总归要...亲眼看看才放心。”
赛风抬眼细看,只见眼前之人较之在将军府时丰润了些许,面色透着健康的红晕,眉宇间少了往日的贵女纤弱,多了几分从容威仪。
“赛风,狸奴如何?”何年脱口而出后,立即改口,“王行止近来如何?王相可还约束得住他?”
赛风略一沉吟,唇角微不可察地扬了扬。
“王相每日亲自督导他修养心性,堂兄王宴舟更是形影不离地照看。加上黑娘时时盯着......他虽日日叫苦,抱怨拘束,却也只能循规蹈矩。如今...很是安分。”
何年闻言,眉间紧绷的线条稍稍舒展,目光随即落在赛风身上。
“那...你呢?”她声音不自觉地柔和几分,“这些时日,可还安好?”
赛风目光微垂,指尖摩挲着剑柄上磨损的纹路。
“自春汛以来,属下奉王相之命奔走各地。在青州疏浚河道时,七日未曾合眼;往淮东分发赈粮,被灾民围了整整半月。”她顿了顿,声音渐沉,“属下见过母亲为省口粮投河自尽,也见过孩童在废墟中刨食...每至此时,便想若是郎君在世,定不会坐视不理。”
她抬起眼帘,眼中闪过一丝坚毅,“属下便想代郎君开仓放粮,教灾民搭建窝棚,又按夫人从前教的方法,组织妇孺熬制药汤防疫。”
“每救一人,”她眼中似有雪光闪动,“属下便当是郎君又多活了一刻。”
何年见她虽带哀思却无郁色,气度较从前更为沉静,这才缓声问道,“王公此番遣你前来,究竟所为何事?”
赛风从怀中取出一卷密函,双手呈上,“大宁南境自去岁雪灾后,今春又遇倒春寒。本已延误的春耕彻底无望,更可怕的是......融雪引发的涝灾冲毁了官道,王公派人勘察,发现各地常平仓不是空虚就是霉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