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一桩桩,一件件,轮番在何年脑中翻涌,她似乎明白了,狸奴真正的目的。
  【作者有话说】
  不知道别的作者怎么写出百万大长篇的,我写到后面真的词穷了。
  第137章
  ◎同舟共济之人◎
  何年踏入将军府时,府中静得出奇。
  廊下本该高悬的红灯笼尽数撤去,却不见半点丧仪白幡。
  洒扫仆役依旧按部就班地清理着庭院积雪,只是那笤帚刮过青石的声响,在死寂中显得格外刺耳。
  徐管事疾步穿过回廊,在影壁前迎住何年。
  “夫人回来了。”他袖口微颤,嗓音沉得似浸了冰。“宫里来了口谕,严令不得发丧。说若是......说若走漏半点风声,便要阖府......阖府为老夫人陪葬......”
  何年指尖掐入掌心,在皮肉上勒出几道红痕。
  这些日子被困宫中时,她听闻北梁散布谣言,说李信业实乃大公主普荣月之子。彼时她还暗自思忖,若庆帝真要借此发难,她反倒能趁此机会将婆母送出京城。毕竟既非生母,留着也是无用之棋。
  可现在她才惊觉,皇城司要的从来就不是什么真相。他们逼婆母承认李信业并非亲生,逼她承认二十年来的骨肉亲情都是假的。
  他们怎会懂得?这位看似逆来顺受的老妇人,骨子里淌着武将的朗朗硬骨。
  那一口咬断的,何止是自己的舌头?
  那是将庆帝龙袍下的猜忌与卑劣,血淋淋地撕开在青天白日之下。让史官之笔,让天下人之口,都记住一个君王是如何用最龌龊的手段,逼死功臣之母。
  何年广袖一拂,眸中寒光凛冽。
  “天子当真是自欺欺人,他封得住将军府的嘴,还能封得住这朗朗乾坤?堵尽这天下悠悠众口?”
  她转身吩咐承影,“去请哭祭社的人来府,让他们以庆贺将军收复塑雪为由求见婆母。待他们发现婆母死讯......”
  “夫人有所不知,”承影突然打断,声音里带着罕见的凝重,“您困在宫中的这些时日,皇城司已成了阎罗殿。单说这《碧血丹心录》,按您的吩咐从北境传入京城,坊间本已口耳相传。可皇城司为禁绝此书,半月间,国子监三名学子、京城六位说书先生,连带几个贩货郎,全成了护城河里的浮尸。”
  何年眼波微凝,鸦羽长睫轻勾出疑惑,“城司这般肆无忌惮,庆帝就这般......坐视不理?”
  承影道,“如今圣上对宋檀宠信有加,纵使大理寺当面参奏,他大可推脱与皇城司无关。天子故作不知,大理寺又拿不出实证,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承影喉结滚动,声音愈发沉重,“正因皇城司近来滥杀成性,属下才不敢贸然联络哭祭社,只怕那些无辜家属,转眼就会变成护城河里的无名尸首。”
  “将军......可已知晓?”何年喉间发紧,声音里浸着说不出的涩意。
  “已遣暗卫快马加急,五日之内必达北境。”承影双拳紧握至骨节发白,眉眼蓄满仇恨,“可恨皇城司不允发丧......府中众人皆被蒙在鼓里,只道老夫人染恙静养,这才闭门谢客......”
  何年只觉心口如遭重击,五脏六腑似被无形之手狠狠攥住。
  她倏然转身,望向偏院方向,“带我去见狸奴。”
  承影虽不解其意,却仍躬身在前引路。腰间玄铁佩刀随着步伐轻叩刀鞘,在落雪无声的庭院中,荡开细碎回响。
  后院老梅树下,狸奴正斜倚虬枝,执一根树杈轻叩鸟笼。
  笼中那只通体墨羽的画眉闻声惊起,扑棱间撞得金丝笼栅铮铮作响,啼声凄厉似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