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指尖轻轻叩击玉玺,一声,两声。
  清脆回响,让殿中温度骤降。
  郭御史正待反驳,韩焘等人已抢先应道,“臣等不敢!”
  庆帝嘴角浮现一抹诡异的笑,转向沈尚书时,却又化作和煦。
  “沈爱卿,”他语气缓和了几分,“今日之事,实属意外。朕会将那阉奴绑了送去将军府,要杀要剐,任凭令爱处置。”
  庆帝顿了顿,又补充道,“虽然册封礼遭破坏,但晋封一品诰命夫人的诏书已经下发,朕会昭告天下,给予令爱足够的体面。”
  说罢,他转向户部尚书道,“从朕的私库里拨东海明珠十斛,蜀锦百匹,以慰沈氏之伤.....”
  庆帝倾身向前,直直看向沈尚书,“沈卿,可还满意?”
  那带笑的尾音里,似春风拂柳,却暗藏刀锋。
  沈清介广袖中的手,倏地攥紧,又缓缓松开。
  他躬身行礼时,朝冠上的梁珠纹丝不动。
  “臣,代小女叩谢天恩。”
  他声音平稳得如同深潭静水,唯有眼底一闪而逝的寒芒,泄露了心底真实的情绪。
  就在庆帝以为此事已了,正欲宣布退朝之际,沈清介突然整了整衣冠,再次出列,“陛下,臣有事启奏!”
  殿中顿时一静。
  “陛下方才言道朝中无可用之人,实乃臣等之过。”
  他双手执笏,声音清朗。
  “臣昔年奉旨巡抚江陵,得遇大儒王韶德。此人乃江陵王氏嫡系,曾在先帝朝任谏议大夫,不仅深谙经史子集,更精通钱谷刑名之术,天下士子莫不奉为圭臬。”
  沈清介声音渐高,字字铿锵,“王公品性高洁如松柏,在江陵开馆授徒,创办‘开颜书院’,培育英才。其门下弟子数千人,皆以‘清廉刚正’四字立身。更难得的是,王公虽隐居林泉,却心系天下,每逢灾年必开仓赈济,江陵百姓皆称其为‘王青天’。”
  他忽然跪地叩首,“臣斗胆举荐,王韶德入阁为相!”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几位出自翰林院的学士,已经忍不住交头接耳。王韶德的名号,在士林中确实如雷贯耳。
  庆帝却眸色骤然转冷,满脸写着抗拒。
  王韶德此人,莫说他兄长死于朔雪之变,单是当年昭隆太子府上常客这一桩,就足够令他如鲠在喉。
  参知政事韩焘接收到天子眼神,当即执笏出列。
  “沈尚书所言王公,若下官没记错,正是令郎的岳丈大人吧?举贤不避亲古来有之,可这满朝文武,沈尚书偏偏举荐自家姻亲,未免......”
  “韩参政此言差矣!”郭御史反唇相讥道,“王公当年主持江南漕运改制,为国库岁增百万;著《治平策》被先帝赞为‘经国良方’。此等大才,莫非因是沈府姻亲就该埋没?”
  他转身向庆帝深深一揖,“陛下,王公如此经世之才,岂可因姻亲之故,弃之不用?若沈尚书真能请动王公出山,实乃江山社稷之福,天下苍生之幸啊!”
  庆帝眸光一凛,骤然意识到,这些老狐狸分明是在逼他入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