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的心跳,贴着她的后背。
  那震动沉闷而有力,像是战鼓在远方擂响。
  渐渐地,他们的心跳开始重合,两种频率在方寸之间交织成网,将两人困在这偷来的时光中。
  更漏声里,李信业闭着眼,恨不得把余生的时间,都透支在这一刻里。
  久些,再久些。
  久到晨光永远不要刺破这夜的帷幕。
  【作者有话说】
  审核看清楚,这章标题就是抱一会,就只是抱了一会,如果做了我会好好写的,不会含糊其辞,你们审核的标准是什么啊
  第108章
  ◎凶残之事◎
  寅时三刻,城外长亭覆着新雪,庆帝身边的内侍薛公公,手捧圣旨,代天子践行。
  “陛下口谕:将军此去,社稷所系。朕已命太常备三牲祭旗,愿卿早奏凯歌,朕当亲迎于郊外。”
  李信业玄甲黑袍猎猎作响,单膝跪地时腰间佩剑与冰面相击,发出铮然清响。
  “臣蒙天恩,敢惜微躯?”他抬首时眉间落雪簌簌而下,“此番若不能饮马寒河,犁庭扫穴,愿永戍北境,死不东向!”
  薛公公捧着鎏金酒壶的手微微一颤,勉强堆出笑意,“将军好志向!天寒地冻,陛下特赐御酒暖身,盼将军早日凯旋!”
  李信业接过酒盏,眉睫上凝着细碎的冰晶,却比不过眼底那片冻住的深潭。
  他仰颈饮下半盏,喉结滚动时,一滴酒液顺着下颌滑入铁甲领口。
  “薛公公,臣还有一事相托。”他从怀中取出奏折,“陛下此前命臣协助三司,彻查大理寺李寺卿之死,臣已查清案情,奈何后来万寿节风波不断,这才耽误了御前禀奏。”
  “昨日臣已将所有证据封存,悉数移交御史中丞郭路郭大人。这封奏折乃臣彻夜拟就,还望公公代为转呈陛下,莫要经他人之手。”
  风雪中,他眼底闪过一丝寒芒。
  “御史台既执掌天下刑名复核,若证实臣所查案情无误,还请公公提醒陛下,莫忘当日文德殿许诺,按例敕封臣妻为一品诰命夫人!”
  薛公公接过奏折,指尖在绢帛上不着痕迹地一捻,寒暄道,“将军放心,老奴这就快马送回宫中。”
  他躬身退后三步,望了眼天色,忧虑道,“这雪愈发急了,就不误将军赶路了!”说罢拱手道别,转身钻进身后的马车中。
  车帘落下的刹那,薛公公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
  庆帝允李信业北归,实乃当时骑虎难下的无奈之举。
  昨夜天子辗转难眠,愈想愈觉不妥。然天子金口玉言,岂能朝令夕改?
  更何况,若强留李信业在京,一旦北境失守,非但百姓怨声载道,更恐青史之上,留下昏君的骂名。
  薛公公攥着奏章的手指节发白,天子阴晴不定,让他心头沉甸甸的,不知手中的东西呈上去,是祸还是福。
  李信业待薛公公离开后,才转身走向道旁那辆青幔马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