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1 / 3)
秋千是谢清如和梅简特意为她搭的,文息山多草药,谢清如常带着祝余来,祝余很喜欢待在这处断崖边晒太阳,梅简得知后,寻了一日空闲,带着工具上山,和谢清如一起在这儿给祝余搭了个秋千。
刚搭好那日,爹爹和娘亲陪她在山中玩了半日,一家人就着黄昏的落霞下山,谢清如身体不好,下山时梅简便背着她,手里牵着祝余的小手,给她讲故事。
等回到家,谢清如已经伏在梅简肩头睡着了,祝余走在前面开门,梅简朝她“嘘”了一声,父女俩轻手轻脚将谢清如送进卧房继续睡,而后掩上门,梅简抱着祝余,蹲在院子里的水井旁,给她拧帕子擦她的花猫脸。
冰凉的帕子盖在脸上,祝余打了个激灵,睁开眼,眼前只有文息山清冷孤寂的断崖。
老旧的秋千发出些咯吱声,祝余自旧事中抽离回神,她低下眼,轻轻叹了口气,而后起身,往山下走去。
老树下的秋千还在轻轻晃,树影斑驳,文息山的风吹落树梢的积雪,落在秋千板上,被日光一照,最终化成一滩清水,渗进陈旧的木板缝隙中,了无痕迹。
再次路过山脚的马场时,祝余想起萧持钧的话。
他从前常在这儿跑马。
等回过神,人便已经在马场里。祝余心有气郁,便围着马场转了转,萧持钧说的不错,这儿确实适合跑马,够宽广,也够开阔,身在其中,被山风环绕,再沉重的愁绪,也能暂得喘息。
她给了些银钱,牵了匹马,绕着马场跑了两圈。
积雪尚在,山风刮在脸上,还是有些刺激的疼意,祝余勒紧缰绳,后背洇出些细汗,被风一吹,顿时心旷神怡,气郁顿消。
她轻抽马腹,继续围着马场踱步,绕回马厩后,她沿着原路,准备回府。
刚走到马场的出口不远,远处忽然传来马儿的嘶鸣声,祝余闻声望去,一人一马正从马场里横冲出来,眼看就要与不远处拎着水桶的马厩小厮迎面撞上。
沉重的马蹄踏来,祝余没多想,朝小厮飞身而去,一把揽住他往旁边一扑,两人一起摔落在地,失控的马儿撞上马场的栏杆,马上的人被甩落下马,朝下摔去,在即将要狠狠摔在地上时,一杆长枪将他挑起,下一瞬,有人扶住他带他坐在地上。
不远处失控的马儿还在狂奔,祝余弃了长枪,足尖轻点,几个起落便跨上马,手中使力,勒住缰绳,狂躁的马儿昂首嘶鸣,试图将她甩落,祝余牢牢夹住马腹,一手按在马儿颈侧抚摸,这匹马被养得不好,身躯干瘦,凸起的脊骨像蜿蜒的山峦,祝余一面死死把住缰绳勒紧,一面用掌心贴住马儿温热的颈侧,用了些巧劲,使它渐渐安稳下来。
等它终于平静下来,祝余才试着松了手上的劲,翻身下马,将马拴住,朝马场边坐着的人走去。
“还好吗?”祝余蹲下身,看着眼前的少年。
少年迟疑地点点头,像是有些被吓住了,四肢还有些轻微的抖动。祝余将一旁被她丢下的长枪拿起,交还给马场小厮。等再回去时,少年已经站起身,尝试着走动。
见她过来,他抬起手朝她弯腰作揖:“多谢姑娘相救。”
祝余正要说什么,忽然有人气喘吁吁的朝这边大喊:“小公子——”
她侧过头望去,不远处一群人正往这边来,为首的是个公子,步子迈得很大,面上有些焦急之色,三两步便至眼前,先唤了少年一声:“三弟。”
而后目光偏移,落在祝余身上。
祝余顿了顿,先伸出手将道谢的少年扶起,“小公子客气了,举手之劳。”动作间手腕上的玉镯顺势滚落,从袍袖的遮盖下露出。
一旁的公子随意瞧了一眼,便愣了几瞬,颇为意外地看着祝余,等祝余回过身来,朝他颔首,这才堪堪回过神,替自家幼弟道谢。
祝余摆手拒绝了他兄弟俩的酬谢,当下便要离去,临行前朝这位公子行了个抱拳礼,收回手时,玉镯再次从袖中滚落,她转身朝马场出口去。
身后的人群围上去,对那少年嘘寒问暖,随后传来一阵脚步声,祝余走了没几步,便被人从身后叫住。
“站住。”
是一道雄浑厚重的男声。
祝余脚步一顿,转过身去,一名中年男子站在不远处,瞧着与她师父差不多年纪,锦袍上的金色纹饰在日光下隐隐生光,此人面色冷峻,气势不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