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祝余看着萧持钧,更何况,她也想知道,那段前世缺失的记忆里,最终登上高位的是不是四殿下。
  萧持钧孤身入东宫,杀了萧应淮那日,究竟发生了什么?
  萧映真在前方催促着,祝余和萧持钧便没再耽搁,祝余翻身上马,萧持钧牵着马仰头看着她:“路上小心,到了蜀地记得传信回京。”
  祝余点点头,手里捏紧缰绳,日光照下来,有些晒人,她目光低垂,落在萧持钧的脸上,忽然有些不舍。
  抬眼朝前看去,萧映真已经缩回马车里,没人看着他们,祝余倏地弯腰俯身,萧持钧似乎料到什么,低笑一声,伸手托住她的肩头,随后唇间便传来温热的触感。
  祝余俯身过来,重重地亲了他一口。
  力道蛮横得很,发出一声轻响,她自己也没料到会这样莽撞,亲了就跑,扬起缰绳策马朝前去,耳尖通红,臊得慌。
  【作者有话说】
  踩点,日更卡[猫爪]
  第66章 雪舞回锋
  ◎“小鱼儿,你拜我为师吧。”◎
  一行人到达锦州时已至秋末,祝余他们轻装简行,比朝廷的赈灾队伍到得早些,为了尽快将褚容和萧映真带回潮生门,祝余便只身去了趟锦州官府,与知州见了个面,简单说了京中之事,提前与他通气,做好迎接钦差的准备。
  行至雾灵山下时,远远地便望见了村子里的炊烟,落霞满天,前方山路难行,褚容和萧映真下了马车,与祝余一同站在田埂边,抬眼瞧着金灿灿的霞光。
  萧映真扎着两尾小辫子,身上穿着寻常小孩的布衣裳,背上还背着前些日子她闹着祝余给她做的一把木剑,拒霜剑的缩小版,还若有其事地配了只剑鞘,霞光照在她圆乎乎的脸颊上,她挺起胸脯直起腰,学着祝余的动作将手负在身后,一派小女侠的姿态。
  褚容的目光掠过不远处的村舍,侧过头来问祝余:“这便是你说的雾灵山下遭灾的村子?”
  祝余启程回京时村子还尚未建好,如今缕缕炊烟中,崭新的屋舍高低错落,她站在此处,一眼便能瞧见原先安置点的那几间房,那儿的屋檐上还挂着孩子们苦中作乐时画的彩旗,用碎布头拼凑而成,画的是只凶猛的鹰。
  她闻言,点点头:“正是。潮生门手脚快,如今村民们都已搬回原处住着,等将田地也重新修整好,明年便可开始新的春耕。”
  叶玄此前来信说,叫她回时问问锦州官府有没有认识的匠人,想请人过来给村民们重新制些农具,她在锦州时已拜托知州帮忙寻人,估摸着年前这事便能落成。
  马车不能上山,四王府的护卫们也不能都跟着回潮生门,人太多,便留些贴身的亲信,其余便各自散落,驻扎在附近的村镇,有事也好支应。
  祝余肩上挎着萧映真的布兜子,里边装的是她的课本和零嘴,皇家只有她一个小辈,原先在帝京,萧恒江请了专门的老师来府上授课,不拘着她,什么都学一点,便是寻常皇子这个年纪上的课,她也上过了。
  褚容愿意随祝余回蜀地,也是听说崔南山在这儿,哪怕是长住也不耽搁萧映真的课业。
  因着祝余提前捎了信回来,叶玄算着日子,刚好带着人来山下接他们,见到褚容和萧映真,叶玄煞有其事地规矩问礼,祝余一眼瞧见他身边跟着的是崔南山在潮生门新收的学生——十三月在青州救下的一位举子,在潮生门常跟着崔南山行走,帮着处理些事务。
  祝余朝他颔首,一旁的将月上前接过祝余肩上的布兜子,挎在自己肩上,打量着她,数月不见,她比之前病时气色好多了,面颊红润,眉眼舒展,整个人精神奕奕。
  一行人往山上走去,萧映真被祝余牵着自己走,不肯被护卫抱着,她近来格外崇拜祝余,凑近前来时总爱摸一摸拒霜剑,亮着眼睛盯着看,祝余没法子,便做了把小木剑给她背着,这下可给她神气坏了,日日都背着不肯离身。
  行程过半的时候大伙儿又在山道上遇见了熟人。
  春桃牵着小宝,两人脖子上还挂着出门前十一给的遮阳小斗笠,身后跟着有些无可奈何的带星。
  一见到祝余,春桃和小宝便高兴地朝他们跑来,春桃如今在山中书堂风头正盛,崔南山在信中连连夸赞,说她在好几次书考中拔得头筹,高兴得小老头常给她开些小灶,有她的照顾,小宝如今也更愿意开口说话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