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萧持钧握着面具的手顿在原地,祝余抬手将面具接下朝他笑笑,歪着头,笑靥明艳,目光澄澈:“不好看吗?”
  门外不远的楼梯处传来些许嘈杂的脚步声,又有人上楼来。
  萧持钧伸手将她被面具蹭掉的碎发别回耳后,拇指蹭了蹭她蔓延至耳边的脂粉,说:“好看。”旋即又用手拨了拨她发间的双插步摇,珠翠晃动,发出清脆的磕碰声,祝余见状,轻轻晃晃脑袋,步摇便更加剧烈地动着,毫无方才她亦步亦趋时的端庄娴静。
  这感觉实在太过久违,祝余心下开怀,没忍住笑出声,萧持钧注视着她笑开的眉眼,唇角弯了弯,抬手在她鼻尖轻点,纵容又宠溺。
  正笑着,门外忽然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有人分列在走道两侧,依次排开,祝余顿时噤声,食指竖在唇间,靠近门边,侧耳去听。
  “您可来了——再不来我们小玉茗眼珠子都要望穿了……”
  是掌柜的声音,祝余和萧持钧对视一眼,紧接着门外边传来了一道男子的调笑声“怎么?这才几日不来,人也不出来迎一迎……哟,来了——”
  祝余看着萧持钧,他朝她点点头,确是二殿下无疑。
  人群渐渐走远,应当是去了二殿下在翠云楼的雅间。祝余将面具递给萧持钧,摸了摸怀里藏着的书信纸片,执起团扇半遮着脸,而后推开门,轻轻走了出去。
  翠云楼的各色楼房之间修有凌空飞桥,两侧装有护栏,彼此相通。祝余走过飞桥,进入到二殿下所在的另一处高楼,这边丝竹声清淡些,雅间都严严实实关着门,祝余屏息凝神,快步朝前走去。
  二殿下的雅间在此处尽头,越往里走,烛光便越暗,行至另一处楼梯间,有送酒的伙计上楼来,祝余眉眼低垂,停在原地给他让路,跟着伙计又走了几步,才发现,是给二殿下送酒的。
  伙计进了门,祝余快步上前,手刚触到门上,便听见里边一声斥骂,紧接着便响起了刀剑声,混杂着女子的叫声和男子的痛呼。
  祝余心下一凛,正要推门而入,里边便有一人将门扑开,砸在祝余身上,身后还跟着凌厉的刀锋,祝余下意识将人一转,拽着他躲过了凶狠的砍刀。
  那人狼狈地直起腰,看清他的面容,祝余微微睁圆了眼,玉冠锦袍,是二殿下。正要开口,二殿下便伸手将她一拽,拉着她便往楼下跑。
  身后的刺客还在穷追不舍,护卫在身后阻拦,祝余被他拉着往前跑,不出片刻两人便躲进了一楼的一处隔间。
  外边是被着动静惊动的客人,乌泱泱的一大片,朝翠云楼外涌去。护卫们和刺客缠斗着,祝余观察着外边的动向,背后二殿下冷不丁发问:“你是何人?”
  此处僻静,方才一路跑下来,人太多,刺客没跟上,一时半会儿找不过来。
  祝余想了想,此时不做更待何时,一把将怀中的书信纸片掏出,递给二殿下,一面分神听着外边的动静,一面半跪在地,语气迅速地对二殿下说:“小人是蜀地潮生门的弟子,受锦州知州所托,携冤情上京,还请殿下为我蜀地百姓做主。”
  本以为是哪家出来玩闹的小娘子,谁知竟是位女侠。
  二殿下目光低垂,打量着祝余,半晌,伸手将她手中的证据接过,粗略翻看后,皱了皱眉,而后便对祝余说:“你这事该去寻官府,找孤作甚,空口无凭,仅凭这些个书信,纵然是孤,也不可轻率断案。”
  外边传来些刺客的刀剑声,祝余咬咬牙,低下头,继续补充道:“小人入京后暗中打听过,穆阳河之事,由户部侍郎李致专司,所涉款项均经由他手,殿下神通广大,还望能为我蜀地百姓问上一问。”
  户部李致。
  祝余和萧持钧或许可以不知道他是谁,但自小在宫中长大的二皇子萧寒声一定会知道。
  果不其然,萧寒声的神色微顿,盯着手里的纸片不语,片刻后,他狐疑的声音响起:“你一个在京中无依无靠的江湖中人,如何得知这些?”
  他这样问,便是将话听进去了,祝余心下微微一松,如此,她今日的目的便达到了,萧寒声生性多疑,今日起了话头,无论如何他都派人去查,他出手总比让安平侯府或是崔家出面要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