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2 / 2)
这日夜里,王氏张罗了一桌子好酒菜,说是要给祝余和萧持钧践行,饭桌上张玉娘一直粘着祝余坐着,张长吉打趣她,说要是实在舍不得便跟着祝余姐姐一道走,她被说得有些羞恼,却也不肯挪开,依旧贴着祝余要她给自己夹菜。
等众人用过饭,祝余回屋收拾明日的行装,王氏拿来了备好的干粮和水囊,盛情难却,祝余一一收下了,待一切准备就绪,夜半时分,祝余和萧持钧悄悄起身,背着行囊就要走。
路上还不知会不会遇上黑衣人,纵然牛车快些,但到底还是不愿让张长吉冒险。两人将房门合上,提着灯就要往院外走。
檐下忽然有车轮滚动的声响,漆黑的夜空下,张长生操控着四轮车出现在祝余身后。
“祝姑娘。”他忽然出声。
祝余回过头,清瘦的少年坐在四轮车上,衣着单薄,目光清澈,他从袖中掏出一枚平安符,递给祝余:“长生身无长物,唯有这符囊,可伴君身侧,遥祝平安。”
言罢看着祝余,目光悠长,像是想要牢牢记住她的模样,“多谢你今日救我。”言辞间毫无白日里的畏缩,诚挚恳切,落落大方。
祝余接过来,是一枚有些陈旧的平安符,想到今日他被人羞辱殴打的模样,她没有拒绝,临别之际,叮嘱了句:“多谢,你也是。往后不要再被人欺负了,玉娘还小,做哥哥的,你要多护着她。”
张长生点点头,朝她露出个清浅的笑容,祝余转过身,牵住萧持钧的手,两人并肩前行,出了院门,直到再也看不见她的背影,张长生又在檐下坐了会儿,摩挲了下手指,平安符粗糙的触感仿佛还有残留,他下意识捻了捻。
平安符是幼时母亲所求,他是早产儿,出生时便体弱,母亲为他求了这平安符,保佑他一路顺顺利利长大成人。
想起方才祝余牵住萧持钧的手,他目光黯淡下来,今夜无月,祝余与萧持钧离去,昏暗的火光也就此消散,他独自坐在满院暗色中。
一路往南,祝余和萧持钧此行便是要入蜀地,春光正好,一路上畅通无阻,祝余倚靠在马车窗边,萧持钧戴着个斗笠,在外驾车,两人进城之后便赁了辆马车,萧持钧涂黑了脸,还粘了胡子,祝余将头发束起,换了身男子装束,对外只说是小公子南下寻亲。
第49章 如影随形
◎祝余闭眼,去听萧持钧的心跳声。◎
快到蜀地时已经要入夏,祝余和萧持钧在蜀地附近的柝州城落脚,预备休整一日再赶路,时值暮春,此地多林木,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两人在城西的客栈住下,收拾停当后已是黄昏时分。
祝余佩好剑,正欲出门,便听见房门被人敲响。
门推开,萧持钧站在门外,也是一副要出门的模样。祝余上前,回身关上门,两人往楼下去,一楼的散座上坐着零星几个客人,掌柜的在柜台边支着手打盹。
他们出了客栈,走在柝州城的街市上,晚风轻柔,祝余负手走着,整个人放松下来,脚步轻快,嘴角牵起惬意的弧度,路上行人不少,萧持钧走在外侧,时不时会被人的衣料轻触。
“在想什么?”祝余的耳边响起萧持钧温和的嗓音。
她侧过头看了萧持钧一眼,微微眯起眼,捕捉到风吹在脸上的流动感,想了想,说:“在想北境此时是什么时节?”
萧持钧闻言弯了弯唇角,蜷起手拨了拨承影剑的剑穗,道:“大约是文息山开始化雪的时候。”他顿了顿,侧过脸看着祝余:“去过文息山吗?”
文息山。祝余望着长街上亮起的灯火,火光昏暗,离得远了,模糊成一个小小的光圈,看久了像极了文息山的日晕。
她说:“当然。”像是想到了什么,她停下脚步,“小时候,母亲带我去过山上采过药。”
文息山上多草药,萧持钧在军营时听随军的医师说过,他笑了笑,露出回忆的神色:“那时候,我常去文息山跑马。”他一边说着一边低下头来。
“是山脚下那个马场吗?”祝余惊讶道。
萧持钧点点头,马场辽阔,军中杀气重,那时他常在回营后去跑几圈,泄泄火。
↑返回顶部↑
等众人用过饭,祝余回屋收拾明日的行装,王氏拿来了备好的干粮和水囊,盛情难却,祝余一一收下了,待一切准备就绪,夜半时分,祝余和萧持钧悄悄起身,背着行囊就要走。
路上还不知会不会遇上黑衣人,纵然牛车快些,但到底还是不愿让张长吉冒险。两人将房门合上,提着灯就要往院外走。
檐下忽然有车轮滚动的声响,漆黑的夜空下,张长生操控着四轮车出现在祝余身后。
“祝姑娘。”他忽然出声。
祝余回过头,清瘦的少年坐在四轮车上,衣着单薄,目光清澈,他从袖中掏出一枚平安符,递给祝余:“长生身无长物,唯有这符囊,可伴君身侧,遥祝平安。”
言罢看着祝余,目光悠长,像是想要牢牢记住她的模样,“多谢你今日救我。”言辞间毫无白日里的畏缩,诚挚恳切,落落大方。
祝余接过来,是一枚有些陈旧的平安符,想到今日他被人羞辱殴打的模样,她没有拒绝,临别之际,叮嘱了句:“多谢,你也是。往后不要再被人欺负了,玉娘还小,做哥哥的,你要多护着她。”
张长生点点头,朝她露出个清浅的笑容,祝余转过身,牵住萧持钧的手,两人并肩前行,出了院门,直到再也看不见她的背影,张长生又在檐下坐了会儿,摩挲了下手指,平安符粗糙的触感仿佛还有残留,他下意识捻了捻。
平安符是幼时母亲所求,他是早产儿,出生时便体弱,母亲为他求了这平安符,保佑他一路顺顺利利长大成人。
想起方才祝余牵住萧持钧的手,他目光黯淡下来,今夜无月,祝余与萧持钧离去,昏暗的火光也就此消散,他独自坐在满院暗色中。
一路往南,祝余和萧持钧此行便是要入蜀地,春光正好,一路上畅通无阻,祝余倚靠在马车窗边,萧持钧戴着个斗笠,在外驾车,两人进城之后便赁了辆马车,萧持钧涂黑了脸,还粘了胡子,祝余将头发束起,换了身男子装束,对外只说是小公子南下寻亲。
第49章 如影随形
◎祝余闭眼,去听萧持钧的心跳声。◎
快到蜀地时已经要入夏,祝余和萧持钧在蜀地附近的柝州城落脚,预备休整一日再赶路,时值暮春,此地多林木,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两人在城西的客栈住下,收拾停当后已是黄昏时分。
祝余佩好剑,正欲出门,便听见房门被人敲响。
门推开,萧持钧站在门外,也是一副要出门的模样。祝余上前,回身关上门,两人往楼下去,一楼的散座上坐着零星几个客人,掌柜的在柜台边支着手打盹。
他们出了客栈,走在柝州城的街市上,晚风轻柔,祝余负手走着,整个人放松下来,脚步轻快,嘴角牵起惬意的弧度,路上行人不少,萧持钧走在外侧,时不时会被人的衣料轻触。
“在想什么?”祝余的耳边响起萧持钧温和的嗓音。
她侧过头看了萧持钧一眼,微微眯起眼,捕捉到风吹在脸上的流动感,想了想,说:“在想北境此时是什么时节?”
萧持钧闻言弯了弯唇角,蜷起手拨了拨承影剑的剑穗,道:“大约是文息山开始化雪的时候。”他顿了顿,侧过脸看着祝余:“去过文息山吗?”
文息山。祝余望着长街上亮起的灯火,火光昏暗,离得远了,模糊成一个小小的光圈,看久了像极了文息山的日晕。
她说:“当然。”像是想到了什么,她停下脚步,“小时候,母亲带我去过山上采过药。”
文息山上多草药,萧持钧在军营时听随军的医师说过,他笑了笑,露出回忆的神色:“那时候,我常去文息山跑马。”他一边说着一边低下头来。
“是山脚下那个马场吗?”祝余惊讶道。
萧持钧点点头,马场辽阔,军中杀气重,那时他常在回营后去跑几圈,泄泄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