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谈心中蓦地涌起不甘,他握紧了拳,道:
  “十二名卫士都曾是左右骁卫精锐,因溃堤案调入鸣凤司,如今臣不仅没能带他们查出真相,反而累他们丢了性命,有何颜面忝列指挥使之位?”
  探到银两或许是从银库以非常之法运出后,杨谈立刻上疏,希望能亲自去汝州查察。但圣人不曾准允,他只得退半步,派亲信精锐暗访。
  结果十二人,竟全部在汝州凭空消失。
  鸣凤司行事只需向圣人报备,万分隐秘,但还是被汝州附近的人发现了。
  汝州定有一股庞大的势力,也许已经暗中盘踞了很多年。
  杨谈必须亲自去一趟。
  圣人缓缓睁开眼睛,沉声道:“行嘉,朕不能让你折在汝州。”
  “圣人……”
  “不必多言。”圣人抬手打断他,“朕等了这么久,等到江南桃花汛罢免郭滕与郭涵,又借此重启溃堤案,启用你执掌鸣凤,不是让你去送死的。”
  圣人素来懒倦的眉目中浮上一丝凌厉:“郭家势大,须得徐徐图之。最好让他们自乱阵脚,方能蚕食殆尽。”
  他站起身来,背对一片缭绕香雾。
  “朕这个帝位,前头盘着郭杨李顾四条大蛇,背后是思念乾德昭惠新政的读书人。行嘉,朕寸步难行啊。”
  乾德皇帝一开始选定的继承人并非当今,而是长子,后来的昭惠皇帝。
  乾德年末尾,随着太师李溢保举白适安,江露华在边境战场执掌大权。乾德皇帝试图为朝堂“换血”,削减四姓垄断之势,为寒庶读书人开辟一条入仕通道。
  国朝入仕,或科举、或恩荫。
  参与科举的考生须得有一封“推荐信”,推荐人必须是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四品以上的要员,否则不予资格。譬如白适安,当年就是得了太师李溢的推荐信,才能一举高中。
  郭杨李顾多年经营,朝上四品要员,几乎鲜有四姓之外。
  彼时,乾德皇帝要做的,最要紧的一点即是“免荐信”。
  另外,白适安推行土地新政,意图动摇四姓财政根本;江露华则上疏更改军制。
  乾德皇帝在执政的最后几年搭建了新政雏形。长子昭惠皇帝承继遗志,迅速实践。
  /:.
  只是新政好景不长。
  昭惠即位八年,无子而亡。白、江随后退隐生女。
  今上临危受命,改元章和。新政夭折,四姓卷土重来。
  往昔历历在目,圣人在燃起的佛陀香烟中转过身,直视杨谈:
  “行嘉。朕当这个皇帝二十多年了,白江且不说,魏濯尘、徐越明一个个都被逼死。朕何尝不知郭府图谋窃取神器,国朝危在旦夕?可是朕现下惟你可用,朕不能像失去白江魏徐一样,失去你。倘若你走刀尖悬命的那条路,朕要等多久才能再等到一个够胆撑起鸣凤司的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