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3 / 4)
哪怕白斐莹性格强势,生活琐事里偶有摩擦,他也是一副老好人的模样,总是乐呵呵地认错,性格十分温和的模样。
当时,小越晞是很喜欢爸爸的。
因为爸爸从来不会斥责她,还会买很多玩具和麦当劳哄她高兴。
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他们都能称得上是家庭和睦。
一切的变故,都发生在越晞小学二年级那年。
受到市场和政策双重影响,越俊就职的外企从国内退市,整个海城团队全部被裁,连高层都没带走,更遑论中低层的员工。
越俊领了高额裁员补偿,却也陷入了中年失业的窘况中。
那几年还没有所谓的“35岁危机”,但越俊并不是技术工种,这种而立过半的普通中层管理岗可替代性太强,小公司也用不上,相比之下,反倒是最难找新工作的类型。
失业后,他一连面试了好几家中大型企业,全都以失败告终。
再退一步,岗位级别往下降个一两级,这个将近四十的年龄又实在有些过大,不如年轻人有冲劲愿意做事,方便培养成“自己人”。
自然,部门领导也不愿意带这样的“超龄员工”。
越俊就这样进退两难,不得已,只能待业在家。
起初一阵还好好的,他每天在家里买菜做饭干家务,还开玩笑说,自己就这么给白斐莹做家庭煮夫,接送越晞,好像也不错。
但日子久了,越俊碰壁的次数越来越多,心气逐渐消沉下去,就开始一蹶不振,脾气也日渐暴躁,不复往日的温和,时常同白斐莹吵架。
到越晞差不多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越俊为了打发时间,跟着邻居阿婆的儿子一起打牌打麻将,染上了赌瘾。
噩梦正式拉开序幕。
很快,家里的存款被消耗殆尽,越俊和白斐莹争吵频率急速增加,直接发展到拳脚相向。
越晞原本幸福圆满的小家,就此变得支离破碎。
她无法责怪邻居阿婆,硬要说是她儿子将越俊带入歧途。
这世界上,一切糟糕的事情,发生的原因,都不可能是单方面的。越俊如果不是先开始自暴自弃,又怎么会沉迷其中呢?
只是越晞为人子女,还只是个17岁未成年高中生,要说的道理都已经说尽了,能做的事情也有限,如何指望她来劝说越俊回头?
越晞非常清楚,现下,家里绝对没有几万块可供越俊挥霍。
这输掉的钱哪里来的,她管不着。
但想来,越俊输了钱气不顺,用不了多久,估计又要开始找事了。
越晞忍不住长长地叹了口气。
-
国庆长假结束,学生们重新投入紧张的学习生活中。
但高二毕竟还不是高三,虽说距离高考已经不太遥远,一年半说起来到底还是漫长。
海城讲究素质教育,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可能按头高中生死读书,各种校园活动也要跟上。
特别是三中这种示范性的公立学校。 ↑返回顶部↑
当时,小越晞是很喜欢爸爸的。
因为爸爸从来不会斥责她,还会买很多玩具和麦当劳哄她高兴。
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他们都能称得上是家庭和睦。
一切的变故,都发生在越晞小学二年级那年。
受到市场和政策双重影响,越俊就职的外企从国内退市,整个海城团队全部被裁,连高层都没带走,更遑论中低层的员工。
越俊领了高额裁员补偿,却也陷入了中年失业的窘况中。
那几年还没有所谓的“35岁危机”,但越俊并不是技术工种,这种而立过半的普通中层管理岗可替代性太强,小公司也用不上,相比之下,反倒是最难找新工作的类型。
失业后,他一连面试了好几家中大型企业,全都以失败告终。
再退一步,岗位级别往下降个一两级,这个将近四十的年龄又实在有些过大,不如年轻人有冲劲愿意做事,方便培养成“自己人”。
自然,部门领导也不愿意带这样的“超龄员工”。
越俊就这样进退两难,不得已,只能待业在家。
起初一阵还好好的,他每天在家里买菜做饭干家务,还开玩笑说,自己就这么给白斐莹做家庭煮夫,接送越晞,好像也不错。
但日子久了,越俊碰壁的次数越来越多,心气逐渐消沉下去,就开始一蹶不振,脾气也日渐暴躁,不复往日的温和,时常同白斐莹吵架。
到越晞差不多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越俊为了打发时间,跟着邻居阿婆的儿子一起打牌打麻将,染上了赌瘾。
噩梦正式拉开序幕。
很快,家里的存款被消耗殆尽,越俊和白斐莹争吵频率急速增加,直接发展到拳脚相向。
越晞原本幸福圆满的小家,就此变得支离破碎。
她无法责怪邻居阿婆,硬要说是她儿子将越俊带入歧途。
这世界上,一切糟糕的事情,发生的原因,都不可能是单方面的。越俊如果不是先开始自暴自弃,又怎么会沉迷其中呢?
只是越晞为人子女,还只是个17岁未成年高中生,要说的道理都已经说尽了,能做的事情也有限,如何指望她来劝说越俊回头?
越晞非常清楚,现下,家里绝对没有几万块可供越俊挥霍。
这输掉的钱哪里来的,她管不着。
但想来,越俊输了钱气不顺,用不了多久,估计又要开始找事了。
越晞忍不住长长地叹了口气。
-
国庆长假结束,学生们重新投入紧张的学习生活中。
但高二毕竟还不是高三,虽说距离高考已经不太遥远,一年半说起来到底还是漫长。
海城讲究素质教育,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可能按头高中生死读书,各种校园活动也要跟上。
特别是三中这种示范性的公立学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