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很多人天真的想,传给太平公主不就行了,反正太平公主的执政能力也还行,只是没争过风华正茂的李隆基,不丢人。】
  【但是很遗憾,武则天似乎从来没有这个想法,在她活着的时候,太平从来几乎没有怎么参与过政治,镇国公主的威望与资本都是从武皇去世后才开始积累的。
  而且在宗法制社会下,虽然女儿是血脉至亲,主母是外来媳妇,但女儿当家的合法性远远不如主母。因为女儿早晚是别家的媳妇。我们今天当然要大加痛斥这种封建思想。但是在当时,这就是根基。女儿可以辅佐,却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当家人。】
  【在武则天刚登基的时候,她将前任皇帝李旦贬为皇嗣,又给自己的两个侄子封王。要注意,皇嗣不是皇储,更不是太子,太平公主也能被称作皇嗣。而给武家封王更是把他们抬到了宗室的位置。所以武则天是模糊了这个问题,暂时搁置处理的。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李唐皇室的人心轻易不可动摇,武家人又拉胯。武则天不得不接受现实,重新立庐陵王为太子,稳固自己的统治。】
  李旦默默地想:要是能现在把三哥接回来当太子,他去封地当个闲散宗室多好。在洛阳的每一天他都喘不过气来,生怕触怒了太后。
  【但李显当太子也就是个招牌,武则天是不会允许他插手一点朝政的。等到武则天年事已高,精力不济的时候,为了将权利仍然握在自己的手里,她选择了和自己的丈夫当初一样的做法分权给后宫。
  于是,她最宠爱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开始接触把持朝政,隔绝内外,这就是二张乱政。】
  【要问我的意见的话,我只想大喊:陛下,后宫不能干政!
  其实我一直挺奇怪的,掌国女主养男宠不是什么新鲜事,只要不出格一般大臣也不会管。但是,这些男宠们一般都非要干点什么,担任个官职掩人耳目,甚至直接参与朝政。咱就是说,各位太后皇后们,不能像男皇帝养后宫一样,把他们当金丝雀养起来么?非要通过男宠来掌握权利?那我觉得还不如用宦官,心里踏实点。】
  武则天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仙子说的有理。
  她的目光又落在了书案上的明堂设计图纸。
  这明堂,确实没必要找薛怀义来督造。他还是当个金丝雀就好。或许她也应该成立个府衙?
  【二张嘛,人应该长得挺漂亮的,毕竟莲花似六郎嘛。但他们没有政治主张,更没有政治理想,这就很要命。导致他们不会想到利用皇权在民生治理上做出什么成绩,而是兴奋的在政治旋涡里当一个弄潮儿,只知道争权夺利。
  当然了,我也不是不能理解他们这样做的理由。毕竟他们是依附在女皇陛下身上的藤蔓,陛下如果驾崩,他们肯定也不会有好下场。可陷害宰相魏元忠,那不就更和这些心向李唐的老派大臣结怨,不给自己留后路么?
  所以他俩这一通乱搞,也使得武则天回归李唐、传位太子的形势发生逆转,引起了政局的复杂化,武则天母子、君臣关系也因此空前紧张起来。】
  【就在这个当口,武则天的孙女永泰公主因与丈夫武延基和邵王李重润一起议论二张,二张怀恨在心,在武则天面前构陷他们。最后武、李被处死,永泰公主受惊而死。
  武延基是武家宗室,永泰公主是李唐皇室,而李重润更是太子李显的嫡长子,唐高宗李治生前亲封的皇太孙。而武则天仅仅是听二张的一面之词,说杀就杀了。这件事,让武李两家摒弃前嫌,重新走到一起,因为他们有了共同的敌人二张兄弟。】
  【说起来,武则天这么多年在武李两家宗室之间摇摆,又大量安排武李联姻,连太平公主的第二任丈夫都是武氏宗亲,就是想走当初吕后刘吕联姻的路子。没想到是二张兄弟达成了这个成就,也是够地狱的。】
  原来,她在男宠上翻过这样的过错可是当时老糊涂了?
  【神龙元年正月,也就是公元705年,武则天病笃,在迎仙宫集仙殿卧床不起,只有二张兄弟侍侧。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大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交结禁军统领李多祚,佯称二张谋反。于是发动政变,率禁军五百余人,冲入宫城,杀死二张,随即包围集仙殿,要求武则天退位。二十三日,李显代理国政,施行大赦,改年号为神龙。二十四日,武则天被迫传位给李显,次日,李显在通天宫即皇帝位。退位后的武则天徙居上阳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