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算注定没有好下场,他作为堂堂的大汉太子,也绝不受辱!
  长安城的贵族宅邸中,李广利还在震惊中,他喃喃自语:李家,哪个李家,是我们家么?
  不是,巫蛊跟他们家有什么关系?
  是江充和太子一派的争斗,他还在乐呵呵的坐山观虎斗呢!
  【在盘点历朝历代的悲情太子时,戾太子刘据和明兴宗朱标总是榜上有名。其实,刘据的太子之位远不如朱标稳固。
  卫青晚年之时,皇后卫子夫就担心自己的儿子。霍去病英年早逝,卫青眼看着也重病不愈,朝堂上已经没有卫家外表了。而自己在后宫也是色衰爱弛,太子才刚及冠,皇帝却春秋鼎盛
  因此她让自己的弟弟卫青去探一探皇帝的心意。
  汉武帝不以为意,直接跟卫青说: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不得不劳民。
  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汉武帝的目光从来不是在后宫佳丽与个人情爱上,他绝不会拿储位开玩笑。】
  想起自己年轻时的好兄弟、好战友,已经须发皆白的刘彻流露出追忆往昔之情。
  那时的他,是多么的意气风发!
  如何能是现在这副破败样子可比的。
  竟然神仙都显灵了,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他免受疾病困扰,永保长生么?
  如果天幕能够进行问答,一定会告诉他:不要痴心妄想了。
  椒房殿前,刘据问卫子夫:母亲竟真的问过?
  卫子夫点点头:是啊,那时候你刚及冠,很多事没有说与你听。
  刘据抿抿嘴唇,默然不语。
  那么,他们一家子,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呢?
  【所以他知道皇后担心的核心问题是什么,那就是眼看着太子长大及冠,开始涉及政事。而太子这个位置天然就侵犯了一部分皇权,更何况围绕在太子身边的大多是军功贵族与儒家文人,与汉武帝身边那些疯狗一样的酷吏泾渭分明。
  这也很好理解。这些军功贵族大多是卫霍的部下出身,而文人又很期望太子是个儒家样式的明君。可那些酷吏大多是汉武帝从寒门提拔上来的,那些贵族与豪强的人头就是他们的进阶之梯,他们自然不会左右逢源,而是选择紧紧抱住自己恩主的大腿。皇帝在一天,才有他们的功名利禄。
  可这些汇聚在一起,就有一个看上去致命的大问题:太子和皇帝政见不和!
  卫子夫夹在丈夫与儿子之间,自然感受的比旁人更清晰一些,所以她才会害怕。】
  卫子夫自嘲的笑笑。
  那时候是夹在父子之间,现在是连丈夫的面都见不到了。
  可悲,可叹。
  【而汉武帝的话,就是直白的告诉他们,这些事他心中有数。他之所以大刀阔斧折腾天下人,是因为汉家制度草创,四周又有强敌。所以他要苦一苦这一两代人,为后代立模版,为万世开太平。这样太子即位之后,就可以像文景一般休养生息、安定天下,沿着他用尸山血海踏出来的路,安安稳稳的当一个明君。】
  刘彻点点头。
  不错,他是说过这样的话,而且他当时确实是这么想的。
  至于现在嘛
  不知为何,自从他这两年身衰力竭之后,总是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