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窦婴、袁盎这些大臣不由自主的看向了皇帝。毕竟他们刚劝皇帝杀了晁错平息众怒,可皇帝沉默以对,就是不松口。
  他们还以为皇帝这次也会死保那个酷吏呢!
  【景帝二年,晁错的这道奏疏《削藩令》引起了轩然大波。它的核心思想就是:那些外藩诸侯王各个都不老实,削不削藩他们最后都会造反。削弱他们,虽然可能短时间引起混乱,但是波及反而小;要是坐等他们强大起来再起兵,那就是塌天大祸了!
  景帝看了之后深以为然,于是决定动手。】
  【晁错他爹知道这件事之后,立刻拖着自己的老身子骨从老家赶到长安,一见面就骂他:好好好,你这个兔崽子谏言削藩,离间天家骨肉,让天下人都恨你,你到底想干嘛?!
  晁错是什么个什么性格呢?《史记》用了四个字来评价:峭、直、刻、深。
  翻译过来就是严厉、刚直、苛刻、心狠。
  所以对于父亲的诘问,晁错的回答是: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刘邦听了这话都感动了,这是我老刘家的大忠臣啊!他甚至暗戳戳的想,要是老四刘恒遇到这种情况,肯定不会让晁错真的去送死啊。
  唉,这个孙子比起儿子还是差不少。
  不确定,再看看。
  【晁错是很头铁,甚至已经有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去牺牲的觉悟。但他父亲比他看的更远更了解刘启这小子的薄情。所以他父亲说:刘氏安矣,而晁氏危。
  然后回老家就服毒自尽了。】
  刘启大惊,还有这种事?他怎么没听说过?
  晁错也没有请假去治丧啊!
  在家中的晁错也懵了,他他也不知道啊?
  想到父亲才刚离开长安没两天,他立马叫来家丁,骑快马追上自己的父亲,务必不能让他轻生!
  父亲啊父亲,怎么就到这种程度了呢?就算儿子殉道了,也不会牵连家人的。
  不会的吧。
  【但刘启那边并不关注这些细节,他兴奋的开始研究怎么削藩了。
  削藩的中心思想跟简单,那就是尽量缩小诸侯王的地盘。
  之前说过代国、梁国、淮阳国都在自己人手里,那就挑那些实力强、关系远的下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