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1 / 3)
快速平定!
景帝君臣顺序抓住了关键词,心里松了一口气。
本来嘛,他们最怕的就是叛军声势浩大,真把东边祸祸的乱七八糟。更怕他们会突袭荥阳,打开通往关中的大门。现在这样一听,似乎放心一点了。
但晁错该杀还是得杀!
【上一期讲汉文帝时对各位诸侯王的策略,大多集中点文帝早年。其实到了晚年,文帝还针对性的做了一番调整。】
【首先就是齐国。
齐国从汉初到文景时期的发展变化,那真是闻着伤心听者流泪,是个纯纯的大冤种。但谁让你是占据了七郡七十三县、且基本都是富庶之地的天下第一藩呢?所以不论是哪个掌权者上台,都不放心,都得打压一番。
汉文帝继位后,先是把齐国分成三份,就是把城阳郡和济北郡分给刘襄的两个弟弟,也是诛吕功臣刘章、刘兴居。结果没过多久,刘襄、刘章离奇病故,刘兴居造反被诛。
整个齐国群龙无首,刘恒很高兴,这机会不就来了嘛!
他把齐国的七个郡拆分成了七块,除了城阳郡是由刘章的儿子刘喜继承,其他六个都给了刘肥的其余儿子们,也就是刘襄他们的弟弟。】
【而前面说过的淮南王刘长,他儿戏般的谋反,最后绝食而死之后,因为留下的三个儿子还小,所以汉文帝就让朝廷暂时托管了淮南国,没好意思一口直接吞下。
结果过了段时间,民间渐渐流传开一首歌谣。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一尺见方的布破,还可以用线缝起来;一斗粟谷,还可把谷壳捣碎见其纯洁的果实。而富有天下的皇帝与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却是水火不相容,为争权夺利而自相残杀,这是如此奇怪。】
【实话实说,这首歌谣在up看来和戚夫人唱的那什么舂米歌差不多吧。区别在于,戚夫人还活着,而刘长以及死了。还有最重要的,吕后刚掌握朝政,正是需要杀人立威的阶段,且她本来就是个强势刚毅之人。可刘恒那多爱惜自己的羽毛啊,想杀自己的舅舅还得耍手段让舅舅去自尽。
所以刘恒听了这首歌谣大惊失色,同时也明白。从战国开始长达几百年的诸侯国分裂,民心弥合不是十年八年,甚至不是几十年内能彻底完成的事情。当时生活在诸侯国地盘的人们,比起大汉国人,更认可各自的诸侯国,一如战国时期。
所以汉文帝决定徐徐图之,不去强扭瓜田。
他先把刘长的三个儿子封为列侯,等他们成年后,又把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让这三个儿子继承一块地盘去当诸侯王。】
刘邦现在对于他的子孙后代互相残害已经心里免疫,早就想通了。
反正只要这天下还是他老刘家的就行。
而从皇帝角度来看,这样温水煮青蛙的削藩方法,更是巧妙,似乎比他常年奔波去平叛还要高明。
心里对刘恒的评价更上一层。
【而离长安最近的四个诸侯国:代国、赵国、梁国、淮阳国,那肯定要留给自己人的。
赵王是前前前任赵王刘友的儿子刘遂,因为汉文帝给他爹刘友平反了,所以刘遂这个侄子在当时是比较感恩戴德没有威胁的。
而梁国和代国,则都是景帝刘启的兄弟,尤其是梁王,是他同父同母的弟弟、窦太后最爱的小儿子刘武。剩下一个淮阳国,刘启则是封给了自己的儿子刘余。】
【说完这六个,其他一圈的都是更外围的诸侯国了。
硕果仅存的长沙国吴家也没有苟到最后。到了第五代时,长沙王死了没有子嗣,封国被除,地盘由朝廷暂时接管。
北边的燕国是改封后的远亲刘泽,他死后有他继承。
还有两个,就是今天的两个最要人物,吴国和楚国了。】
之前早听说他侄子刘濞这小子要造反,他心里就暗暗记上了。怎么楚国也会造反啊? ↑返回顶部↑
景帝君臣顺序抓住了关键词,心里松了一口气。
本来嘛,他们最怕的就是叛军声势浩大,真把东边祸祸的乱七八糟。更怕他们会突袭荥阳,打开通往关中的大门。现在这样一听,似乎放心一点了。
但晁错该杀还是得杀!
【上一期讲汉文帝时对各位诸侯王的策略,大多集中点文帝早年。其实到了晚年,文帝还针对性的做了一番调整。】
【首先就是齐国。
齐国从汉初到文景时期的发展变化,那真是闻着伤心听者流泪,是个纯纯的大冤种。但谁让你是占据了七郡七十三县、且基本都是富庶之地的天下第一藩呢?所以不论是哪个掌权者上台,都不放心,都得打压一番。
汉文帝继位后,先是把齐国分成三份,就是把城阳郡和济北郡分给刘襄的两个弟弟,也是诛吕功臣刘章、刘兴居。结果没过多久,刘襄、刘章离奇病故,刘兴居造反被诛。
整个齐国群龙无首,刘恒很高兴,这机会不就来了嘛!
他把齐国的七个郡拆分成了七块,除了城阳郡是由刘章的儿子刘喜继承,其他六个都给了刘肥的其余儿子们,也就是刘襄他们的弟弟。】
【而前面说过的淮南王刘长,他儿戏般的谋反,最后绝食而死之后,因为留下的三个儿子还小,所以汉文帝就让朝廷暂时托管了淮南国,没好意思一口直接吞下。
结果过了段时间,民间渐渐流传开一首歌谣。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一尺见方的布破,还可以用线缝起来;一斗粟谷,还可把谷壳捣碎见其纯洁的果实。而富有天下的皇帝与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却是水火不相容,为争权夺利而自相残杀,这是如此奇怪。】
【实话实说,这首歌谣在up看来和戚夫人唱的那什么舂米歌差不多吧。区别在于,戚夫人还活着,而刘长以及死了。还有最重要的,吕后刚掌握朝政,正是需要杀人立威的阶段,且她本来就是个强势刚毅之人。可刘恒那多爱惜自己的羽毛啊,想杀自己的舅舅还得耍手段让舅舅去自尽。
所以刘恒听了这首歌谣大惊失色,同时也明白。从战国开始长达几百年的诸侯国分裂,民心弥合不是十年八年,甚至不是几十年内能彻底完成的事情。当时生活在诸侯国地盘的人们,比起大汉国人,更认可各自的诸侯国,一如战国时期。
所以汉文帝决定徐徐图之,不去强扭瓜田。
他先把刘长的三个儿子封为列侯,等他们成年后,又把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让这三个儿子继承一块地盘去当诸侯王。】
刘邦现在对于他的子孙后代互相残害已经心里免疫,早就想通了。
反正只要这天下还是他老刘家的就行。
而从皇帝角度来看,这样温水煮青蛙的削藩方法,更是巧妙,似乎比他常年奔波去平叛还要高明。
心里对刘恒的评价更上一层。
【而离长安最近的四个诸侯国:代国、赵国、梁国、淮阳国,那肯定要留给自己人的。
赵王是前前前任赵王刘友的儿子刘遂,因为汉文帝给他爹刘友平反了,所以刘遂这个侄子在当时是比较感恩戴德没有威胁的。
而梁国和代国,则都是景帝刘启的兄弟,尤其是梁王,是他同父同母的弟弟、窦太后最爱的小儿子刘武。剩下一个淮阳国,刘启则是封给了自己的儿子刘余。】
【说完这六个,其他一圈的都是更外围的诸侯国了。
硕果仅存的长沙国吴家也没有苟到最后。到了第五代时,长沙王死了没有子嗣,封国被除,地盘由朝廷暂时接管。
北边的燕国是改封后的远亲刘泽,他死后有他继承。
还有两个,就是今天的两个最要人物,吴国和楚国了。】
之前早听说他侄子刘濞这小子要造反,他心里就暗暗记上了。怎么楚国也会造反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