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两人似乎有着夏时不知道的默契,刚进内堂避开人耳目,长公主便从怀中掏出块玉佩展示给了对方看。
  掌柜的一见,脸上笑容便更真切了几分,她提起茶壶给长公主倒了杯茶:不知贵客想要我做些什么?
  长公主见她看清楚了,便顺手将玉佩收了回去,这才说道:不需你做些什么,你只要告诉我,最近桐城那边什么情况就够了。她这样说着,仿佛也笃定对方知道。
  103☆、第103章
  ◎不可力敌啊殿下◎
  桐城那边的情况简单概括下来就一个字,乱。
  原本桐城被叛军占据,梧州军赶来是平叛的,可一场刺杀未遂,就将梧州军和梧州将军一起推上了风口浪尖。王申这个钦差是一点没忍着对方,立刻八百里加急向老皇帝告了一状不说,面对梧州将军时也一点没藏着掖着,双方直接就闹崩了。
  原本梧州军五千,王申带来是随从护卫拢共也只有百人,双方硬碰硬的结果根本毋庸置疑。可有意思就有意思在这时候救下王申的不是别人,正是桐城里的叛军。
  这一下,梧州官兵刺杀钦差,桐城叛军却将钦差救下并获得了后者的认同。双方的立场仿佛一下子两级反转,桐城叛军变得正义起来,反倒是梧州官兵变成了叛逆。不过不管怎么说,双方该打还是要打,目前桐城那边的战事也没停,只是也没将战场蔓延开罢了。
  长公主听脂粉铺掌柜将这些消息细细道来,沉吟片刻后又问:那桐城中叛军有多少?还有钦差目前待在城中,可还安全?
  夏时听到这个问题眼皮子都忍不住跳了跳她虽说没什么领兵作战的本事,但当初唐奕也是努力培养过她的。现下长公主这问题明显属于军中机密,就算是正和叛军对峙的梧州军,大概也只知道桐城叛军宣扬的人数,这掌柜又哪能知道具体?
  还有城中钦差的消息,就更不必提了。除非这掌柜是叛军内应,否则怎么可能答得出来?
  然而她刚这样想完,就听那掌柜想了想,答道:城中乱民大概有两万之数,除却老弱,能战之人约莫八千。至于那位钦差,想必是安全无虞的。
  长公主听罢点点头,像是一点不觉得意外:有劳了,多谢告知。
  她说完目光在旁边柜台上一扫,随手拿了一盒胭脂抛下一锭银子,然后抬步就向外走去。等到夏时回神追了上去,一脚刚踏出门槛,怀中就被长公主扔了一盒胭脂:送你了。
  夏时愣愣接住,整个人还有点懵,离开时下意识往那脂粉铺的招牌上扫了一眼诶诶诶,这招牌上的印记有点眼熟啊,像是在哪里见过?
  
  夏时一时间没想起是在哪儿看过的印记,她们一行人也并没有在白水城久待。
  打听完消息之后,长公主下令采买了一批新鲜食材,便带着这些东西回去了城外的临时营地。晚些时候这些食材便被羽林们做成了一锅锅新鲜饭菜,有吃有喝有休息,羽林们的状态肉眼可见的迅速恢复着。同时夏时也从这些羽林口中听到了不少对长公主的感激夸赞之词。
  长公主凭借一顿饭菜,小小的收拢了一拨人心。
  不过这也只是暂时的,等休整过后,这群羽林听说自己即将平乱的对象不仅是桐城里的八千叛军,五千梧州军也并非同袍之后,多少有些破防了。
  领兵的校尉一脸为难的找上了长公主,提醒她道:殿下,羽林虽勇却只有千人,不可力敌啊殿下。
  开玩笑,对面两拨人虽然不是一伙的,可八千叛军加上五千梧州军,就算这些日子双方交战有所折损,可凑个一万人应该问题不大。她们这一千人凑过去,和以卵击石有什么区别?
  长公主闻言只抬眸淡淡瞥对方一眼:那依校尉所言,咱们就什么都不必做了?
  校尉很想点头,对面两拨人明显不对付,既然如此不如等他们打个两败俱伤再去做渔翁不好吗?可没等他点头,对上长公主的视线他就知道,对方觉得不好。
  平白得罪长公主自然是不智的,校尉于是话锋一转:只靠一千羽林平乱,不免难为。不知殿下奉旨南下之前,陛下可曾允您调遣州府军队平乱?
  调州府之兵平乱是惯例,梧州军就是这么来到桐城外的。不过长公主作为不受皇帝喜欢,还有人在暗地里给她使绊子的那个,显然并没有拿到这样的权利老皇帝大概也不是让女儿来送死的,或许他的想法和眼前校尉一样,只希望长公主能来收拾个残局。
  不过长公主显然不是这样打算的,她对校尉的问话避而不谈,转而反问道:校尉以为,此番平乱,咱们的敌人究竟有多少?
  校尉不是长公主心腹,自然不知桐城内的情况,他只凭着早先得到的消息大致估算了一下:梧州军五千,桐城叛军能与之对峙而不败,人数至少翻倍。若要将两方人马俱都收服,咱们的敌人至少万数。说完顿了顿,复又提醒一边:羽林之勇,不足以一当十。
  其实校尉自觉估算还是放了水的,桐城的叛军说是叛军,其实就是一群未经训练过的乱民。他们对上朝廷装备齐全的正规军,哪怕是据城而守,以二敌一也是往少了说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