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顿了顿,目光仿佛不经意般,落在队列前方的慕兰时身上。
  “儿臣,举荐一人。”
  “中书令,慕兰时。”
  那一瞬间,慕兰时能清晰地感觉到,来自太女与三皇子两方的视线,如利剑般,尽数刺在自己背上。
  孟珚的声音继续在殿内回响,每一个字,都像一重无法挣脱的枷锁。
  “慕大人于岭南一役,已尽显其经天纬地之才。她最熟悉乱党行事作风,由她领兵,必能事半功倍。此乃国之幸事。”
  这是一个阳谋。一个以国之名义,堂皇摆在金殿之上,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阳谋。
  慕兰时出列,跪倒在地,声音听不出喜怒。
  “臣,遵旨。”
  皇帝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他看着自己这几个各怀心思的子女,看着阶下那个不动如山的年轻权臣,缓缓道:“既如此,便封慕兰时为‘平叛都督’,总领禹州一切军政要务。即日整顿兵马,择日出征。”
  “退朝。”
  随着内侍官一声悠长的唱喏,这场决定了无数人命运的小朝会,就此落幕。
  百官散去,慕兰时与孟珚一前一后,行走在出宫的白玉阶上。
  “慕大人,”孟珚在她身后,悠悠开口,“此去禹州,路途遥远,万望……多加保重。”
  慕兰时没有回头。
  “谢殿下挂怀。”
  她知道,这句“保重”之后,隐藏着多少杀机。
  朝廷的兵马,是为阳谋。
  而她孟珚藏于暗处的“夜枭”,才是那真正索命的阴谋。
  ***
  自领下“平叛都督”帅印的那日起,中书省,便成了整个大祁最繁忙的所在——
  中书省的烛火,已燃了五天四夜。
  铜漏里的水滴,和窗外的落叶,是这间压抑官署里唯一还在流逝的东西。慕兰时放下朱笔,殿中堆积如山的文书终于见了底。
  她没有揉眉心,也没有显露出一丝疲态。只是伸出手指,捻起一滴从烛台上滚落的、滚烫的蜡油。
  灼热的蜡油在指尖凝固,带来一丝尖锐的刺痛。
  唯有这种痛楚,才能让她在那近乎崩裂的、焚心蚀骨的焦虑之下,维持住最后一分清醒。
  她展现出的、那种近乎非人的冷静与效率,让所有人都相信,禹州的那些所谓“余孽”,在这位战功赫赫的年轻权臣面前,*不过是如同岭南乱党一般,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无人知晓,在这份冷静的表象之下,是何等焚心的焦虑。
  孟珚的“阳谋”,已将她死死地钉在了这架名为“国家公器”的战车之上。她一日不发兵,便是抗旨不遵;可她一旦发兵,那支听从她号令的大军,便会化作刺向戚映珠的最锋利的剑。
  她被困在了自己的权势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