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2 / 3)
……她赴死的道路多么一马平川。
思及此,慕兰时又难得地对孟珚露出笑意:“公主殿下,决不会坐视的方法,大抵是‘避而不见’罢?”
这话如晨钟暮鼓敲响一般,在午后震得孟珚五脏六腑俱是一颤。
她齿关泛着冷,勉强地勾着唇笑:“兰时,我孟珚欠你……这个承诺,我说到做到。”
言罢,孟珚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复又道:“我决不会让你落入险境。”
***
“好啊,趁着朕病重,汝等便是如此欺上瞒下,秘而不报……若朕这把老骨头坚持不住了,恐怕还不知道朕的股肱之臣做了这些事!”
皇帝的声音方落下,“啪嗒”一声,几本奏折从丹陛之上连连滚落,一阶一阶地打着旋儿,最终寂寂停在兽首铜环的香炉前。
香炉仍在不断地吐息着龙涎香,袅袅青烟中,文武百官皆垂首屏息,她们方才都被龙颜大怒惊得面面相觑,互相对望一眼后又低下头。
宣政殿中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诸大臣的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上,大家只能用眼角的余光扫荡周遭——殿角的香炉青烟凝滞,恍若凝固的云絮。
“沧州铁矿私采几十年,这可是件浩大工程,”皇帝气得歪嘴而笑,扭曲的笑容在他苍老、遍布皱纹沟壑的脸上如裂纹一般,“朕方细细一想,怕是朕在做储君时,便开始了……”
众人俱低垂着头,不敢发话。
有些人莫名其妙,但有些老臣、或是听到了些许风声的人心中门门清。
皇帝见众人全部低垂着头一言不发,怒气更甚,立刻问责。
这事原是从《地理志》一事引出来的,沧州太守瞒报了矿脉,组织人私采数年。当然,最让皇帝震怒的原因有二,一是这沧州太守联合世家私自开采矿脉,传闻还与反贼流寇势力有所结交;二是朝廷官员知而不报,恰恰在皇帝龙体康复的关头,才被捅出来。
还有其它大大小小的理由促使皇帝震怒,但是光这两点,便足以让皇帝龙颜大怒。
这正是皇帝重新立威的关键时刻,当然只有高官大员站出来,才能承担得起皇帝的怒火。
身为秘书省的长官,没问责几句的工夫,梁识便已经站了出来,叩首恳请陛下息怒。
“《地理志》疏漏一事,乃是微臣之过……”梁识俯首叩头再拜,将过责揽到自己身上。
他有信心也有把握,皇帝断然不会只惩罚他,尽管他的字里行间全是说他自己的过错。
见有人主动站出来承担罪责,老皇帝面色稍霁,在龙椅上面坐正,清了清嗓子说道:“梁大人乃是主持编修的长官,但这私采矿脉一事可不是他做的……怎么,满朝文武百官,便没有人还有话想说?”
看得出来,梁识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让皇帝稍稍高兴了一些,但是还不够。
——梁家毕竟是京城四大家族之一,皇帝虽然同黎氏更为亲近,但也不能全盘倚仗黎氏。他不会对梁家做什么。
相反,他还想要利用主动站出来的梁识,用来敲打一下旁人。
秘书省的众官员,看见自家长官率先跪下请罪后,不须过多的眼神交流,乌压压一片立刻轰然拜倒。
很快,在梁识以及秘书省群僚的“榜样作用”下,便陆陆续续的有几个官员上前,各自提出罪在自己、又提出补过建议。
此时此刻,皇帝苍老的内心总算有一丝复苏的感受。
他本就是九五至尊——不论是谁,都别妄想从他手中将权力夺走。
孟琼在朝议中一直保持缄默,她定定地看着梁识。
孟珚亦然,只是在慕兰时向前叩拜,称都怪自己编撰疏漏时,她的心还是不可自抑地颤抖了下。 ↑返回顶部↑
思及此,慕兰时又难得地对孟珚露出笑意:“公主殿下,决不会坐视的方法,大抵是‘避而不见’罢?”
这话如晨钟暮鼓敲响一般,在午后震得孟珚五脏六腑俱是一颤。
她齿关泛着冷,勉强地勾着唇笑:“兰时,我孟珚欠你……这个承诺,我说到做到。”
言罢,孟珚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复又道:“我决不会让你落入险境。”
***
“好啊,趁着朕病重,汝等便是如此欺上瞒下,秘而不报……若朕这把老骨头坚持不住了,恐怕还不知道朕的股肱之臣做了这些事!”
皇帝的声音方落下,“啪嗒”一声,几本奏折从丹陛之上连连滚落,一阶一阶地打着旋儿,最终寂寂停在兽首铜环的香炉前。
香炉仍在不断地吐息着龙涎香,袅袅青烟中,文武百官皆垂首屏息,她们方才都被龙颜大怒惊得面面相觑,互相对望一眼后又低下头。
宣政殿中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诸大臣的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上,大家只能用眼角的余光扫荡周遭——殿角的香炉青烟凝滞,恍若凝固的云絮。
“沧州铁矿私采几十年,这可是件浩大工程,”皇帝气得歪嘴而笑,扭曲的笑容在他苍老、遍布皱纹沟壑的脸上如裂纹一般,“朕方细细一想,怕是朕在做储君时,便开始了……”
众人俱低垂着头,不敢发话。
有些人莫名其妙,但有些老臣、或是听到了些许风声的人心中门门清。
皇帝见众人全部低垂着头一言不发,怒气更甚,立刻问责。
这事原是从《地理志》一事引出来的,沧州太守瞒报了矿脉,组织人私采数年。当然,最让皇帝震怒的原因有二,一是这沧州太守联合世家私自开采矿脉,传闻还与反贼流寇势力有所结交;二是朝廷官员知而不报,恰恰在皇帝龙体康复的关头,才被捅出来。
还有其它大大小小的理由促使皇帝震怒,但是光这两点,便足以让皇帝龙颜大怒。
这正是皇帝重新立威的关键时刻,当然只有高官大员站出来,才能承担得起皇帝的怒火。
身为秘书省的长官,没问责几句的工夫,梁识便已经站了出来,叩首恳请陛下息怒。
“《地理志》疏漏一事,乃是微臣之过……”梁识俯首叩头再拜,将过责揽到自己身上。
他有信心也有把握,皇帝断然不会只惩罚他,尽管他的字里行间全是说他自己的过错。
见有人主动站出来承担罪责,老皇帝面色稍霁,在龙椅上面坐正,清了清嗓子说道:“梁大人乃是主持编修的长官,但这私采矿脉一事可不是他做的……怎么,满朝文武百官,便没有人还有话想说?”
看得出来,梁识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让皇帝稍稍高兴了一些,但是还不够。
——梁家毕竟是京城四大家族之一,皇帝虽然同黎氏更为亲近,但也不能全盘倚仗黎氏。他不会对梁家做什么。
相反,他还想要利用主动站出来的梁识,用来敲打一下旁人。
秘书省的众官员,看见自家长官率先跪下请罪后,不须过多的眼神交流,乌压压一片立刻轰然拜倒。
很快,在梁识以及秘书省群僚的“榜样作用”下,便陆陆续续的有几个官员上前,各自提出罪在自己、又提出补过建议。
此时此刻,皇帝苍老的内心总算有一丝复苏的感受。
他本就是九五至尊——不论是谁,都别妄想从他手中将权力夺走。
孟琼在朝议中一直保持缄默,她定定地看着梁识。
孟珚亦然,只是在慕兰时向前叩拜,称都怪自己编撰疏漏时,她的心还是不可自抑地颤抖了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