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河养家日常 第33节(3 / 4)
多问几句,陆谦也明白了。
他此前在盐城便有过应对的经验,同窗里有性情相投玩得好的,家中有未订亲的姐姐妹妹,起先便寻根究底问他这些东西。
他初次闲聊只当同窗好奇心旺盛,等对方表明要结亲之时才发现,这分明是大舅兄考察妹婿的流程。
事过三次,陆谦便心中有数了。
罗家家大业大,听白棠说起过罗帮主挑婿的标准,以他家的条件,当不在罗家考虑之列,他便放心聊起:“家父在河上撑船卖点东西,家母跟家姐在张记绣庄做绣娘维持生计。”
果然是个穷书生。
罗清江问得口干舌燥,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饮一口茶,暗自揣测三女儿的心思——她这是瞧上了眼前的穷书生,所以不想做知府大人远房侄子的续弦?
单纯以男人的眼光来看,女儿的选择也无可厚非。
眼前的穷书生样貌出众,年龄匹配,女大三抱金砖。
前程的话……只要读书争气,将来打点的钱财都不是问题。
最大的阻碍是时间——这小子要花多少年才能爬上去?
眼前的利益跟未来不确定的投资,罗帮主还是分得清的。
罗帮主自以为猜中了女儿的心事,不动声色派伍顺带了陆谦去家里的书斋:“让辰哥儿收拾一下,出来拜见先生。”自己起身溜溜达达往后院去寻罗太太。
伍顺前两日落荒而逃,回家在房里躺了好久,被他娘从床上骂起来,听说还有人中意林白棠,便开解儿子:“一家有女百家求,最后能娶回家才算真本事呢!”
当娘的,总认为自己儿子最好,况且两家门当户对,没道理这门亲做不成。
伍顺双手捂脸,半点也不想动:“可是那俩小子跟她一起长大……”认识十几年知根知底从小玩到大的情份,可不是谁都能撼动的。
三人坐在一处聊天吃饭,他连话都插不上。
“我当你愁什么呢?”伍顺娘拍了儿子一巴掌:“我的傻儿子哟!谁说从小认识就要结成夫妻?都认识十几年了,要是两家有结亲的意思,早订婚了,还用等到现在?”
伍顺“蹭”的坐了起来,深觉自家娘亲看问题透彻:“这么说……他们未必能成?”
伍顺娘哄儿子下床吃饭:“改日我去卓家串门,探探你卓婶子的口风。她是亲姑姑,总要为自己侄女多考虑考虑啊。”
家里有人添柴加火,伍顺重燃斗志,谁知没两日就在罗府见到了陆谦。
引着陆谦往书斋过去的路上,伍顺劝道:“你来罗府教辰哥儿,不是三天便是两日,恐怕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下来,我劝你早点回去吧。”
陆谦笑意温和:“试试再回也不迟。”
罗太太听说前院传话,罗帮主又为儿子寻了个先生,忙吩咐杜嬷嬷去唤罗辰:“你亲自去一趟,把这小子送去前院,盯着他拜师,可千万别再出什么幺蛾子了!”
儿子三天两头赶跑先生,读了几年书还是个半吊子,着实愁人。
杜嬷嬷前脚才走,罗清江后脚便过来了,满脸的不悦,倒好似上门来讨债:“你的好女儿,弄了个小白脸书生回来,她这是什么意思?”
罗太太不懂他发的哪门子邪火:“什么小白脸书生?”
罗清江便把自己刚刚见过陆谦之事讲了一遍,还特意强调:“这小子就是你的好闺女向我举荐的,怕我不同意,还说是罗俨之的弟子,说是让我别嫌弃人家年纪小,但学问踏实,教辰儿足够。”
罗太太这才明白,感情新请的先生还是女儿举荐,能让丈夫用“小白脸”三个字形容,想来模样不差。
“那这位陆先生到底是不是罗先生的弟子?” ↑返回顶部↑
他此前在盐城便有过应对的经验,同窗里有性情相投玩得好的,家中有未订亲的姐姐妹妹,起先便寻根究底问他这些东西。
他初次闲聊只当同窗好奇心旺盛,等对方表明要结亲之时才发现,这分明是大舅兄考察妹婿的流程。
事过三次,陆谦便心中有数了。
罗家家大业大,听白棠说起过罗帮主挑婿的标准,以他家的条件,当不在罗家考虑之列,他便放心聊起:“家父在河上撑船卖点东西,家母跟家姐在张记绣庄做绣娘维持生计。”
果然是个穷书生。
罗清江问得口干舌燥,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饮一口茶,暗自揣测三女儿的心思——她这是瞧上了眼前的穷书生,所以不想做知府大人远房侄子的续弦?
单纯以男人的眼光来看,女儿的选择也无可厚非。
眼前的穷书生样貌出众,年龄匹配,女大三抱金砖。
前程的话……只要读书争气,将来打点的钱财都不是问题。
最大的阻碍是时间——这小子要花多少年才能爬上去?
眼前的利益跟未来不确定的投资,罗帮主还是分得清的。
罗帮主自以为猜中了女儿的心事,不动声色派伍顺带了陆谦去家里的书斋:“让辰哥儿收拾一下,出来拜见先生。”自己起身溜溜达达往后院去寻罗太太。
伍顺前两日落荒而逃,回家在房里躺了好久,被他娘从床上骂起来,听说还有人中意林白棠,便开解儿子:“一家有女百家求,最后能娶回家才算真本事呢!”
当娘的,总认为自己儿子最好,况且两家门当户对,没道理这门亲做不成。
伍顺双手捂脸,半点也不想动:“可是那俩小子跟她一起长大……”认识十几年知根知底从小玩到大的情份,可不是谁都能撼动的。
三人坐在一处聊天吃饭,他连话都插不上。
“我当你愁什么呢?”伍顺娘拍了儿子一巴掌:“我的傻儿子哟!谁说从小认识就要结成夫妻?都认识十几年了,要是两家有结亲的意思,早订婚了,还用等到现在?”
伍顺“蹭”的坐了起来,深觉自家娘亲看问题透彻:“这么说……他们未必能成?”
伍顺娘哄儿子下床吃饭:“改日我去卓家串门,探探你卓婶子的口风。她是亲姑姑,总要为自己侄女多考虑考虑啊。”
家里有人添柴加火,伍顺重燃斗志,谁知没两日就在罗府见到了陆谦。
引着陆谦往书斋过去的路上,伍顺劝道:“你来罗府教辰哥儿,不是三天便是两日,恐怕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下来,我劝你早点回去吧。”
陆谦笑意温和:“试试再回也不迟。”
罗太太听说前院传话,罗帮主又为儿子寻了个先生,忙吩咐杜嬷嬷去唤罗辰:“你亲自去一趟,把这小子送去前院,盯着他拜师,可千万别再出什么幺蛾子了!”
儿子三天两头赶跑先生,读了几年书还是个半吊子,着实愁人。
杜嬷嬷前脚才走,罗清江后脚便过来了,满脸的不悦,倒好似上门来讨债:“你的好女儿,弄了个小白脸书生回来,她这是什么意思?”
罗太太不懂他发的哪门子邪火:“什么小白脸书生?”
罗清江便把自己刚刚见过陆谦之事讲了一遍,还特意强调:“这小子就是你的好闺女向我举荐的,怕我不同意,还说是罗俨之的弟子,说是让我别嫌弃人家年纪小,但学问踏实,教辰儿足够。”
罗太太这才明白,感情新请的先生还是女儿举荐,能让丈夫用“小白脸”三个字形容,想来模样不差。
“那这位陆先生到底是不是罗先生的弟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