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河养家日常 第25节(2 / 4)
她使唤丫环将厚厚的进货单子递给林白棠,小姑娘一页页翻过去,有些拗口的字不认识,便虚心求教:“芸姐姐,这个字怎么念?”
罗芸闲极无聊,况且学生虚心好学,还一点就透,她便摆出先生的派头来,挨个教过去,还解释清楚。
林白棠也不闲着,当即拿出笔在纸上抄下不认识的字,也好回头多写两遍再熟悉熟悉。
林青枝带着一双儿女过来,却发现这两人教学相得,一夜过后竟成莫逆般融洽,案上摊着一堆账薄,大为惊讶:“三娘子若是忙,我先把白棠带回去,省得给你添乱。”
林白棠正学到兴头上,很是不愿意回去,而罗芸也教得兴起,当即拒绝:“卓婶子别担心,白棠正在帮我理帐呢,怎会添乱。”
“白棠几时学会理帐了?”林青枝小时候家中没条件,也从不曾有机会读书识字,还是成婚之后,卓水生特意花钱请了识字的女先生回来教她认字记帐。
家中母亲跟大嫂皆不识字,她回娘家的次数也有限,竟不知道小侄女还识字。
林白棠笑得腼腆:“识得不多,跟着陆谦哥哥学的,他还教我记帐。满打满算也就三四个月吧。”
“真只有三四个月?”罗三娘不敢相信,在林白棠一再点头之下,她欣喜的摸着对方的小脑袋夸奖:“三四个月便认识这么多常用字,还会简单的记帐看账薄,教你的先生固然有本事,但你自己也很聪慧。不像我家阿弟,开蒙一年至今字没认识几个,写出来的也全是墨团团,白瞎了父亲请西席的银子!”
她每每见父亲对弟弟器重的样子,摆明了要将罗辰当下任家主培养,便心有不平,暗骂弟弟不争气,无心向学便罢了,还嫌弃请来的西席教书啰嗦,想尽了办法捉弄老先生。
可惜身份不能对调,性别也是出生便注定,无从更改。
第37章 第三十七章我们总互相挂念着的
漕船一路北上,过无锡宿扬州,从淮北入中原,最后到达洛阳,中间经过各地方层层关卡,到达洛阳已经是次年春天。
林白棠一路跟着姑姑跟罗三娘吹过了洛河的风,尝过了京都有名的燕菜,吃过了黄河大鲤鱼,喝过了汤鲜肉嫩的驴肉汤,吸过了香甜诱人的火晶柿子,再逛几回京都的东西二市,见识过了宽阔的御街,骑马出行官员的风采,远远窥见过巍峨宫殿,终于坐上了返程的漕船。
她离开家的时候,父母阿兄连老祖母都塞了银钱给她,都想让她在外面过得舒服些,可她跟着姑姑跟罗三娘,衣食住行通通不用付钱,这二位还喜欢不定时投喂。遇上好玩的,还有个哭着喊着要给她花钱的表弟卓庆。
不让花就跟她急。
林白棠从小到大,还不曾感受过这种被人追着喊着给她花钱的日子,一度需要自我调节才能接受这样的好意。
林青枝跟罗三娘与她朝夕相处,又怜惜她年纪小小还
主动承担了家中部分生计,都很是疼她,有什么好吃的都想让她尝尝。
林白棠也很是捧场,什么东西都愿意尝试,喝到用十几种香辛料熬制的麻辣鲜香,开胃醒脾的胡辣汤,小脸皱在一处,哪怕不习惯这样浓烈醇厚的味道,还是夸一句:“好汤,底料丰富。”
彼时,罗三娘子被她的模样逗乐,还解释道:“这汤的确不符合咱们南人的口味,但汤里有一味极贵重的调料,却是从闽地转运而来,此次入京我们船上也带了不少。”
林白棠近来也认识了不少南北特产的香辛料,猜了足足十几种,罗三娘子才公布答案:“是胡椒。”
“那我一定要多喝两碗。”林白棠在船上便见过三娘子的提货单,知道胡椒的价格贵的令人咋舌。胡辣汤虽不符合她的口味,但调料价格如此昂贵,想来不是汤的问题,大约还是自己不懂欣赏。
她捏着鼻子喝了两碗胡辣汤,肚子里热呼呼的,顶着京都冬日的寒风出门,惊讶的发现自己一点也不觉得冷了。
漕船返程夜宿淮安,林白棠脱下了厚重的冬衣,换上去岁穿过的夹袄,发现衣服不但有点紧,袖子还短了一小截。
不过几个月时间,她惊讶的发现:“姑姑、芸姐姐,你们有没有觉得……我长高了?”
“还真是啊。”林青枝捏捏小侄女白里透红的脸蛋,对自己的杰作很是满意:“高了也胖了一点,回去也能给你阿婆交差了。不然她总觉得姑姑会饿着冷着她的宝贝孙女。”
罗三娘子财大气粗,指挥随侍的丫环婆子们翻箱倒柜取料子给她做衣裳:“正好回去也要穿。”
林白棠连连婉拒:“我不能再让芸姐姐破费了。”
谁知罗芸才不在乎这点银子:“我身边的人不但发月银,还包三餐四季衣裳,这是你份例内的。”使唤婆子上来量身裁衣。 ↑返回顶部↑
罗芸闲极无聊,况且学生虚心好学,还一点就透,她便摆出先生的派头来,挨个教过去,还解释清楚。
林白棠也不闲着,当即拿出笔在纸上抄下不认识的字,也好回头多写两遍再熟悉熟悉。
林青枝带着一双儿女过来,却发现这两人教学相得,一夜过后竟成莫逆般融洽,案上摊着一堆账薄,大为惊讶:“三娘子若是忙,我先把白棠带回去,省得给你添乱。”
林白棠正学到兴头上,很是不愿意回去,而罗芸也教得兴起,当即拒绝:“卓婶子别担心,白棠正在帮我理帐呢,怎会添乱。”
“白棠几时学会理帐了?”林青枝小时候家中没条件,也从不曾有机会读书识字,还是成婚之后,卓水生特意花钱请了识字的女先生回来教她认字记帐。
家中母亲跟大嫂皆不识字,她回娘家的次数也有限,竟不知道小侄女还识字。
林白棠笑得腼腆:“识得不多,跟着陆谦哥哥学的,他还教我记帐。满打满算也就三四个月吧。”
“真只有三四个月?”罗三娘不敢相信,在林白棠一再点头之下,她欣喜的摸着对方的小脑袋夸奖:“三四个月便认识这么多常用字,还会简单的记帐看账薄,教你的先生固然有本事,但你自己也很聪慧。不像我家阿弟,开蒙一年至今字没认识几个,写出来的也全是墨团团,白瞎了父亲请西席的银子!”
她每每见父亲对弟弟器重的样子,摆明了要将罗辰当下任家主培养,便心有不平,暗骂弟弟不争气,无心向学便罢了,还嫌弃请来的西席教书啰嗦,想尽了办法捉弄老先生。
可惜身份不能对调,性别也是出生便注定,无从更改。
第37章 第三十七章我们总互相挂念着的
漕船一路北上,过无锡宿扬州,从淮北入中原,最后到达洛阳,中间经过各地方层层关卡,到达洛阳已经是次年春天。
林白棠一路跟着姑姑跟罗三娘吹过了洛河的风,尝过了京都有名的燕菜,吃过了黄河大鲤鱼,喝过了汤鲜肉嫩的驴肉汤,吸过了香甜诱人的火晶柿子,再逛几回京都的东西二市,见识过了宽阔的御街,骑马出行官员的风采,远远窥见过巍峨宫殿,终于坐上了返程的漕船。
她离开家的时候,父母阿兄连老祖母都塞了银钱给她,都想让她在外面过得舒服些,可她跟着姑姑跟罗三娘,衣食住行通通不用付钱,这二位还喜欢不定时投喂。遇上好玩的,还有个哭着喊着要给她花钱的表弟卓庆。
不让花就跟她急。
林白棠从小到大,还不曾感受过这种被人追着喊着给她花钱的日子,一度需要自我调节才能接受这样的好意。
林青枝跟罗三娘与她朝夕相处,又怜惜她年纪小小还
主动承担了家中部分生计,都很是疼她,有什么好吃的都想让她尝尝。
林白棠也很是捧场,什么东西都愿意尝试,喝到用十几种香辛料熬制的麻辣鲜香,开胃醒脾的胡辣汤,小脸皱在一处,哪怕不习惯这样浓烈醇厚的味道,还是夸一句:“好汤,底料丰富。”
彼时,罗三娘子被她的模样逗乐,还解释道:“这汤的确不符合咱们南人的口味,但汤里有一味极贵重的调料,却是从闽地转运而来,此次入京我们船上也带了不少。”
林白棠近来也认识了不少南北特产的香辛料,猜了足足十几种,罗三娘子才公布答案:“是胡椒。”
“那我一定要多喝两碗。”林白棠在船上便见过三娘子的提货单,知道胡椒的价格贵的令人咋舌。胡辣汤虽不符合她的口味,但调料价格如此昂贵,想来不是汤的问题,大约还是自己不懂欣赏。
她捏着鼻子喝了两碗胡辣汤,肚子里热呼呼的,顶着京都冬日的寒风出门,惊讶的发现自己一点也不觉得冷了。
漕船返程夜宿淮安,林白棠脱下了厚重的冬衣,换上去岁穿过的夹袄,发现衣服不但有点紧,袖子还短了一小截。
不过几个月时间,她惊讶的发现:“姑姑、芸姐姐,你们有没有觉得……我长高了?”
“还真是啊。”林青枝捏捏小侄女白里透红的脸蛋,对自己的杰作很是满意:“高了也胖了一点,回去也能给你阿婆交差了。不然她总觉得姑姑会饿着冷着她的宝贝孙女。”
罗三娘子财大气粗,指挥随侍的丫环婆子们翻箱倒柜取料子给她做衣裳:“正好回去也要穿。”
林白棠连连婉拒:“我不能再让芸姐姐破费了。”
谁知罗芸才不在乎这点银子:“我身边的人不但发月银,还包三餐四季衣裳,这是你份例内的。”使唤婆子上来量身裁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