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实录:启航1926 第281节(3 / 4)
自己这个“裱糊匠”,还能维持这种局面多久呢?或许,是该考虑辞职的时候了,让那些更有野心的家伙,自己到这个烫屁股的位置上来试试吧。
美国和老欧洲,是资本主义的两翼,但终于开始走到了“大难临头只能剩下一个”的最高垄断阶段。历史进入了一个快速的演变期。
第458章 中国应该采取什么策略?
西元2015年1月的一天,新任政治局委员、中g西南局书记彭国丰,来到重庆,看望赵云腾。
赵云腾看着眼前精干的彭国丰,内心很满意。唐山大地震时认识的那个父亲牺牲后的坚强少年,现在已经成为了国家栋梁。他知道,其实彭国丰已经是中央考虑下一任总书记的几个重点人选之一。
赵云腾已经是89岁的高龄,不过他的身体出奇的好,到这个年龄也还耳聪目明,思维清晰,身体没有什么大的毛病。
重庆是赵云腾少年时代印象最深的城市,他可以说是在这里渡过了最早的成长阶段(西华时代),所以这几年他每年的大部分时间,会呆在重庆,不过夏天除外。
两人非常熟悉,对彭国丰而言,赵云腾犹如是他的另一个父亲。这些年彭国丰有机会就会来探望赵云腾,两人之间没有顾忌,对很多问题,能够谈得很深很透彻。
彭国丰今天与赵云腾探讨的,就是中国接下来对美欧的相关策略问题,虽然前期中央做出了不干预美国收割老欧洲的决定,但全球的形势因此而变,中国必须有后继的应对策略,这个课题,也是现任黄总书记,交给彭国丰的“作业”,让他给中央提出策略建议。
彭国丰自己认为,美国收割老欧洲,很明确的一点,是美国的新战略中,已经不考虑欧洲作为盟友对抗中国或者其它国家的价值,而是对其彻底的殖民地化,这是一种资本主义的“包税体系”,实际上,美国开始对老欧洲各国征税,而各国资本主义政府,变成了所在国的“包税人”。
这样的一种策略,无疑破坏了过去美国的全球霸权竞争体系,所以其在中国压力下,终于放弃了全球霸权,而是收缩回到北美,作为其延续大国存继的基础。例如,美国并没有收割加拿大,而是加紧了对加拿大的控制,这是把加拿大本土化。
去盟友、去霸权、高筑墙、广积粮、肥自体、强根基。这样的一套策略,可以视为美国新的 “孤立主义战略”,过去几十年,美国从进攻转为攻防兼备,现在开始向本土防御转变。这既反应了美国国力应对中国竞争的力不从心,也反应美国上层建筑终于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不能求胜,他们就力图求不失败。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既然无法操控全球,那就控制一个“缩小的世界”,在其强势控制的北美,力图重振制造业和科技,即所谓的韬光养晦,试图在这个缩小的世界让美国的国力能够休养生息,避免外界过多的竞争,等到养好伤,重新变成了壮汉,再向全球卷土重来,参与世界竞争。
至于欧洲,接下来政治上会有一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类似二战前纳粹的极右翼势力必然崛起,这是会视美国为仇敌的势力,代表所在国民粹主义的势力。美国把欧洲当成殖民地,原来的欧洲主流政党,会失去自身在欧洲的大量影响力,未必能够在选举和其它政治领域,压制极右翼势力的崛起。
当年纳粹之所以崛起,不就是因为英法对德国压榨过甚,而德国的资产阶级也不堪这种压榨,与极右翼一拍即合。今天美国替代了英法的角色,而被压榨的对象,则由德国扩大到了除了英国以外的整体老欧洲,情形是类似的。历史螺旋转了一圈,以另一种相似的模式正在重演,这种极右翼的崛起,代表着欧洲政坛的法西斯化趋势。
当年英法并没有能阻止德国的重新建军,未来美国也不可能。极右翼会给美国制造许多麻烦,让他们的“税收”逐步变小,而美国在欧洲剩余的军事力量不足以压制极右翼武装力量的崛起。不过美国很可能也预料到了这种情况,现在征税那么狠,估计就是抱着能捞一票算一票的打算,无非就是最终放弃殖民地而已。
彭国丰认为,中国既有的政策体系,已经足以应对美国的新战略,所以所谓的应对策略,无非是“顺水推舟、攻其弱势”。例如美国想要复兴制造业,中国就要阻断这种可行性。中国建成初级数字化社会后,在高端制造业上的优势不可动摇;全球社会主义产业体系的完整,也不会给美国产品出口有大的机会。而未来随着美国复兴制造业的具体动作,打击其重点发展的方向。使得美国只能蜷缩在他们内部3亿多人的市场,这样的一个人口规模,是无法发展全产业链的,说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内循环”,其实还是必须有大规模的出口和进口,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完全有可能制止美国制造业的复兴。
在美国收割欧洲后,美元已经完全失去了全球化货币的基础,其惯性应用也会很快消失。所以未来美国的金融业同样只能以北美为“业务范围”,只能少量溢出到本来就没有太大价值的墨西墨哥和中美洲。所以如果美国制造业没有振兴,那么其金融业会在现在的基础上有一定萎缩。
此外,美国的农牧业由于其高度的污染性(农药、转基因、快速催肥等造成的农产品劣质化),也已经无法与华盟体系的农产品相比,所以通过全球的舆论和优势成本,同样可以将美国的农牧业产品阻击在北美。
金融、制造业(工业)、农牧业全都不振,那么依附其上的消费服务业,也就难以振兴。在这样的一个体系压力下,美国经济的复苏,肯定要比美国上层建筑现在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这样的竞争战略,本质是让美国不得不变得更加的“闭关锁国”,因此出口不振,那么进口量也只能减小,就只能逼迫其国民,消费北美不具全球竞争力的价高质次产品,强行形成内循环。这样的内循环,恐怕只能让美国变成全球最大的走私市场,而不是让自身的产业,再次成长起来。
所以逼迫到最后,还是要让美国陷入过去领袖李思华给美国设定的角色:一个以出售自然资源为主的大号前苏联,当然会有一定的变种,因为油气的重要性下降了嘛,未来必须是各种自然资源的总和。
没有强大制造业的资源供应国,通常就会在金融上有两个大问题:一是本币不断贬值,资源的优势,并不足以支撑本币的价值,尤其是在全球经济放缓的时候,资源的供给,通常短期会超过市场可消化的幅度;二是由于本币的应用范围狭窄化(只能用来购买资源嘛),所以外国肯定不愿意持有资源供应国的货币,哪怕其是所谓的自由市场浮动汇率。而附加的效应是,如果美元真的到了这种程度,美国反而需要持有大量的外汇,因为出口单一而进口多元。
如此循环,美国的经济体系,将日益落后于华盟体系,最终“内爆”,是很有可能的。
至于美国去盟友去霸权的地域,例如欧洲,就进一步加强中国体系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这些国家为了在美国重压之下,保留更多的元气,当然要与华盟展开更多的贸易,包括出口赚钱和低成本进口。再如加强对欧洲人才的吸纳,动荡的资本主义社会,自然会有更多的人才,要另寻出路。
在根本上,可以推动东欧乃至西欧的中国模式gc党组织,重新开始发展了,这些社会土壤的条件变化,虽然尚不至于带来明显的革命契机,但可以提供发展空间,则是明显的,所以中国可以推动这些“打根基”的工作了。
虽然在这些欧洲国家内部,起初很难与极右翼势力竞争,但华盟的整体力量对于新法西斯肯定是压倒性的,这就有着非常多的操作余地,逐步争取在欧洲打开缺口,让社会主义具备“蔓延发展”的可行性。
赵云腾听完了彭国丰的阐述,他微笑着说道:“你刚才对美国策略的总结,用了“去盟友、去霸权、高筑墙、广积粮、肥自体、强根基”这18个字,很精确。你所主张的策略,我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不过我觉得,不要单纯重视经济体系的竞争,要注意根据美国政体格局的变化而设置相应的策略。”
彭国丰精神一振,这正是他想从别人那里,听到的不同想法。他说道:“愿闻其详。”
赵云腾说道:“我的看法,虽然内容大相径庭,但从美国历史发展的顶层设计来看,这就是美国的一次王安石变法,都是觉得过去的模式,已经无法维持,需要改革实行新的模式,来实现国家中兴。” ↑返回顶部↑
美国和老欧洲,是资本主义的两翼,但终于开始走到了“大难临头只能剩下一个”的最高垄断阶段。历史进入了一个快速的演变期。
第458章 中国应该采取什么策略?
西元2015年1月的一天,新任政治局委员、中g西南局书记彭国丰,来到重庆,看望赵云腾。
赵云腾看着眼前精干的彭国丰,内心很满意。唐山大地震时认识的那个父亲牺牲后的坚强少年,现在已经成为了国家栋梁。他知道,其实彭国丰已经是中央考虑下一任总书记的几个重点人选之一。
赵云腾已经是89岁的高龄,不过他的身体出奇的好,到这个年龄也还耳聪目明,思维清晰,身体没有什么大的毛病。
重庆是赵云腾少年时代印象最深的城市,他可以说是在这里渡过了最早的成长阶段(西华时代),所以这几年他每年的大部分时间,会呆在重庆,不过夏天除外。
两人非常熟悉,对彭国丰而言,赵云腾犹如是他的另一个父亲。这些年彭国丰有机会就会来探望赵云腾,两人之间没有顾忌,对很多问题,能够谈得很深很透彻。
彭国丰今天与赵云腾探讨的,就是中国接下来对美欧的相关策略问题,虽然前期中央做出了不干预美国收割老欧洲的决定,但全球的形势因此而变,中国必须有后继的应对策略,这个课题,也是现任黄总书记,交给彭国丰的“作业”,让他给中央提出策略建议。
彭国丰自己认为,美国收割老欧洲,很明确的一点,是美国的新战略中,已经不考虑欧洲作为盟友对抗中国或者其它国家的价值,而是对其彻底的殖民地化,这是一种资本主义的“包税体系”,实际上,美国开始对老欧洲各国征税,而各国资本主义政府,变成了所在国的“包税人”。
这样的一种策略,无疑破坏了过去美国的全球霸权竞争体系,所以其在中国压力下,终于放弃了全球霸权,而是收缩回到北美,作为其延续大国存继的基础。例如,美国并没有收割加拿大,而是加紧了对加拿大的控制,这是把加拿大本土化。
去盟友、去霸权、高筑墙、广积粮、肥自体、强根基。这样的一套策略,可以视为美国新的 “孤立主义战略”,过去几十年,美国从进攻转为攻防兼备,现在开始向本土防御转变。这既反应了美国国力应对中国竞争的力不从心,也反应美国上层建筑终于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不能求胜,他们就力图求不失败。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既然无法操控全球,那就控制一个“缩小的世界”,在其强势控制的北美,力图重振制造业和科技,即所谓的韬光养晦,试图在这个缩小的世界让美国的国力能够休养生息,避免外界过多的竞争,等到养好伤,重新变成了壮汉,再向全球卷土重来,参与世界竞争。
至于欧洲,接下来政治上会有一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类似二战前纳粹的极右翼势力必然崛起,这是会视美国为仇敌的势力,代表所在国民粹主义的势力。美国把欧洲当成殖民地,原来的欧洲主流政党,会失去自身在欧洲的大量影响力,未必能够在选举和其它政治领域,压制极右翼势力的崛起。
当年纳粹之所以崛起,不就是因为英法对德国压榨过甚,而德国的资产阶级也不堪这种压榨,与极右翼一拍即合。今天美国替代了英法的角色,而被压榨的对象,则由德国扩大到了除了英国以外的整体老欧洲,情形是类似的。历史螺旋转了一圈,以另一种相似的模式正在重演,这种极右翼的崛起,代表着欧洲政坛的法西斯化趋势。
当年英法并没有能阻止德国的重新建军,未来美国也不可能。极右翼会给美国制造许多麻烦,让他们的“税收”逐步变小,而美国在欧洲剩余的军事力量不足以压制极右翼武装力量的崛起。不过美国很可能也预料到了这种情况,现在征税那么狠,估计就是抱着能捞一票算一票的打算,无非就是最终放弃殖民地而已。
彭国丰认为,中国既有的政策体系,已经足以应对美国的新战略,所以所谓的应对策略,无非是“顺水推舟、攻其弱势”。例如美国想要复兴制造业,中国就要阻断这种可行性。中国建成初级数字化社会后,在高端制造业上的优势不可动摇;全球社会主义产业体系的完整,也不会给美国产品出口有大的机会。而未来随着美国复兴制造业的具体动作,打击其重点发展的方向。使得美国只能蜷缩在他们内部3亿多人的市场,这样的一个人口规模,是无法发展全产业链的,说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内循环”,其实还是必须有大规模的出口和进口,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完全有可能制止美国制造业的复兴。
在美国收割欧洲后,美元已经完全失去了全球化货币的基础,其惯性应用也会很快消失。所以未来美国的金融业同样只能以北美为“业务范围”,只能少量溢出到本来就没有太大价值的墨西墨哥和中美洲。所以如果美国制造业没有振兴,那么其金融业会在现在的基础上有一定萎缩。
此外,美国的农牧业由于其高度的污染性(农药、转基因、快速催肥等造成的农产品劣质化),也已经无法与华盟体系的农产品相比,所以通过全球的舆论和优势成本,同样可以将美国的农牧业产品阻击在北美。
金融、制造业(工业)、农牧业全都不振,那么依附其上的消费服务业,也就难以振兴。在这样的一个体系压力下,美国经济的复苏,肯定要比美国上层建筑现在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这样的竞争战略,本质是让美国不得不变得更加的“闭关锁国”,因此出口不振,那么进口量也只能减小,就只能逼迫其国民,消费北美不具全球竞争力的价高质次产品,强行形成内循环。这样的内循环,恐怕只能让美国变成全球最大的走私市场,而不是让自身的产业,再次成长起来。
所以逼迫到最后,还是要让美国陷入过去领袖李思华给美国设定的角色:一个以出售自然资源为主的大号前苏联,当然会有一定的变种,因为油气的重要性下降了嘛,未来必须是各种自然资源的总和。
没有强大制造业的资源供应国,通常就会在金融上有两个大问题:一是本币不断贬值,资源的优势,并不足以支撑本币的价值,尤其是在全球经济放缓的时候,资源的供给,通常短期会超过市场可消化的幅度;二是由于本币的应用范围狭窄化(只能用来购买资源嘛),所以外国肯定不愿意持有资源供应国的货币,哪怕其是所谓的自由市场浮动汇率。而附加的效应是,如果美元真的到了这种程度,美国反而需要持有大量的外汇,因为出口单一而进口多元。
如此循环,美国的经济体系,将日益落后于华盟体系,最终“内爆”,是很有可能的。
至于美国去盟友去霸权的地域,例如欧洲,就进一步加强中国体系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这些国家为了在美国重压之下,保留更多的元气,当然要与华盟展开更多的贸易,包括出口赚钱和低成本进口。再如加强对欧洲人才的吸纳,动荡的资本主义社会,自然会有更多的人才,要另寻出路。
在根本上,可以推动东欧乃至西欧的中国模式gc党组织,重新开始发展了,这些社会土壤的条件变化,虽然尚不至于带来明显的革命契机,但可以提供发展空间,则是明显的,所以中国可以推动这些“打根基”的工作了。
虽然在这些欧洲国家内部,起初很难与极右翼势力竞争,但华盟的整体力量对于新法西斯肯定是压倒性的,这就有着非常多的操作余地,逐步争取在欧洲打开缺口,让社会主义具备“蔓延发展”的可行性。
赵云腾听完了彭国丰的阐述,他微笑着说道:“你刚才对美国策略的总结,用了“去盟友、去霸权、高筑墙、广积粮、肥自体、强根基”这18个字,很精确。你所主张的策略,我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不过我觉得,不要单纯重视经济体系的竞争,要注意根据美国政体格局的变化而设置相应的策略。”
彭国丰精神一振,这正是他想从别人那里,听到的不同想法。他说道:“愿闻其详。”
赵云腾说道:“我的看法,虽然内容大相径庭,但从美国历史发展的顶层设计来看,这就是美国的一次王安石变法,都是觉得过去的模式,已经无法维持,需要改革实行新的模式,来实现国家中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