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实录:启航1926 第28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奥巴马摇摇头,不对,关键不是美国的直接利益,而是欧盟,乌克兰牵涉上了欧盟,如果美国不管,或许美国与欧洲的关系,就真的走向脱钩了。之所以在屡次收割欧洲之后,这些国家还能忍耐下来,就是因为美国向他们,提供了安全的保证,美国的驻军,也确实让这些国家,节省了大量的财力,用来发展他们的经济,虽然近年来美国已经屡次要求他们增加对美军的军费分担比例,美国自己也撑不住高昂的军费了嘛。
  所以美国能怎么做呢?美国已经不是全球霸主,乌克兰的死活,美国能够干涉的程度是有限的。要对欧洲有交待,所以除了直接出兵以外,其余都可以支持,包括情报、武器弹药、乌克兰的人员军事训练、战术军官团队等等,当然,这钱不能让美国自己完全掏出来,欧盟必须承担大部分,也要从乌克兰那里弄到回报,美国人的服务从来不廉价。反正乌克兰肯定要被打烂了,能捞到什么东西,就去捞吧。
  希望这个乌克兰,对于欧俄的抵抗,能够像个样子,哪怕最终失败,也不能让欧俄太嚣张,如果他们发现欧洲是个软柿子,以后就会越来越不把美国和欧盟放在眼里的。
  至于全面制裁,这是应有之意。正好抢了欧俄对欧盟的油气出口份额,市场多一些,总是好的。恐怕德国佬那些人,不会舍得欧俄的油气呢,正好使之成为美国拿捏他们的一个把柄。
  奥巴马暗暗地下了决心。
  几乎在同时接到情报的法国、英国、德国的领导人,对于欧俄即将发动的战争,都是目瞪口呆。谁也没想到,普京会这样“莽”,美国和欧盟不过是在乌克兰和周边国家,直接搞些小动作,普京就已经根本不忍耐,直接掀桌子了。看来,他和他的人,对于西方已经是彻底绝望了,要不然,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法国总统奥朗德,以及德国总理默克尔,对现在的结果都有些后悔,西方对欧俄的压力和恶意,表现得太明显了,这是欧俄的反噬。但是他们又能怎样呢?北约东进,是美国人坚决推动并主持的,欧盟与欧俄翻脸成仇,恐怕美国还是乐观其成,他们可不想看到一个统一的或者团结的欧洲,一个分裂的欧洲,更有利于美国在此的霸权地位和利益。
  所以他们也只能是咽下这个苦果,开始考虑如何支持乌克兰,现在乌克兰就是欧盟与欧俄之间斗争的前线了,政治斡旋,马上需要开始,尤其是欧俄对欧盟的能源供给如何处置,变成了最要命的问题。
  英国首相卡梅伦,倒是有点高兴,脱欧已经是英国上层既定的战略,明年1月就要公投。欧盟陷入麻烦,与欧俄变成仇敌,意味着英国未来的“活动空间”更大。至于乌克兰人,最好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让仇恨拉满。
  中国和亚俄的视线,也投向了欧俄与乌克兰。普京这个强人,终于展现了他隐忍背后的决断。尤其是亚俄的总书记特洛尼科夫,对于普京的重视度直线上升,显然,面对已经呈现压倒性优势的亚俄,普京这是在死中求活,如果他顺利占领了乌克兰,如同现在欧俄中传闻的那样,整合欧俄、乌克兰、白俄罗斯,把欧俄变成“斯拉夫人联盟”,确实可能激发欧俄国民的自豪感,一个新的大国开始重新崛起吗?这样的话,在未来的公投中,欧俄的民众会继续选择独立?让欧俄续命30年?因为按照邦联的规定,每30年进行一次公投。
  但特洛尼科夫和亚俄,还不能去破坏欧俄对乌克兰的战争,因为这是俄罗斯人的民心所向,民族主义的力量不可低估,本来欧俄的国民,就对亚俄里的中国人,已经占据人口的多数,有着非常深的疑虑,如果亚俄再违背欧俄国民的意愿,那在未来会变得很被动,甚至中国也不便于干涉,那和亚俄出手没有两样。
  4个月前普京访问中国与亚俄,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友好态度,积极开拓与两国的贸易关系,让特洛尼科夫有些诧异。现在看来,就是为了乌克兰战争做准备,让亚俄没有任何借口,恶化两国关系,必须站在俄罗斯民族主义的立场,不能反对欧俄反而要支持它,真是狡猾啊,不愧是克格勃的高手。
  不过特洛尼科夫并不慌乱。亚俄大把好牌在手,未来10年国民收入,肯定能够是欧俄的10倍以上,他可不相信,俄罗斯被普京激发的民族主义情绪,能比得过亚俄让欧俄个人和家庭的收入,增加10倍以上的诱惑,物质的批判,一定会胜过短期强化的民粹主义。
  虽然中国和亚俄,不会对欧俄,改变任何的经贸政策,例如制裁什么的,但欧俄与欧盟的经贸,当然会进入一个极端困难期。拿下了乌克兰,欧俄从长期和本质看,当然是得大于失,可是短期这十年之内呢?国民生活变得更困难,恐怕是一定的吧?
  特洛尼科夫当然知道,中国推动的低油价,本来就是对资本主义世界的重锤打击,欧俄普京现在的作为,其实在这种重锤下的不得已,本身也算是一种被动的反应,并不是早有计划的高明策略。
  一动不如一静,中国与亚俄,静静地观察着欧俄即将发动的乌克兰战争。
  接到欧俄的通知,此时风雨飘摇中的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松了一口大气,但随即复杂的情感,让他不知如何自处。
  季莫申科这些美国人的走狗,完全忘了乌克兰这个国家,因为什么理由而存在,俄罗斯人当初为了取信于西方,才不得已让乌克兰独立了,可是这种逻辑,随着欧俄与西方关系的冷淡,本来就已经不存在了,而季莫申科等人,还在不断以反俄为号召,推动乌克兰,走向欧俄的对立面。
  普京是个狠人,现在他毫不犹豫地要用武力,重新把乌克兰统一到欧俄之中,是因为西方无法提供欧俄足够的利益,反而在不断地侵蚀欧俄的利益。全球市场的规模中,欧盟已经无足轻重,原先能够约束欧俄的,不过是油气的利益而已,但是自从油气大跌,而且大家都知道油气的价格,恐怕难以返回历史的高位了,就连美国人,也放弃了通过海湾战争,控制高油价的企图。这种情况下,彻底得罪欧盟,自然也成为了欧俄的一个选项。
  欧俄仍然有不少的自然资源,整合乌克兰后,工业和农业也都很有底子,开辟东方和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的可行性,不容低估,反而是欧盟市场,变成了鸡肋。
  季莫申科这些西方走狗,根本昧于大势,还以为普京会顾忌欧盟,真是可笑啊,他们葬送了乌克兰,让自己也不得不对普京低头,因为他们还在做着掌权乌克兰的美梦,要自己这个合法总统的老命。
  如果乌克兰还有核武器,或许这些家伙的妄想还有可能,但是现在乌克兰已经失去了一切的战略武力,拿什么来抵抗欧俄呢?不过全世界虽然都认为乌克兰当时毁掉一切核武器是愚蠢之极,其实也是没有办法,因为乌克兰根本没有核武器的维护保养体系,也没有核密码,原来的核武器最多十多年,也就会自然废弃,而且很可能造成核污染和核泄漏,甚至自动爆炸的可能性也是有的,还不如用来交换点实质利益。只可惜大家的投降心态太浓,根本没交换到多少利益。
  亚努科维奇摇了摇头,就让这个短命的乌克兰国家,随风而去吧。反正自己也不是乌克兰人,自己的父亲是白俄罗斯人,而母亲是俄罗斯人,只不过在乌克兰这里,生活了一辈子而已。
  西元2013年11月23日,俄乌战争爆发,欧俄集中了40万左右的兵力,向乌克兰大举进攻,乌东各地亲俄人群,纷纷响应,“让乌克兰回到母亲的怀抱”,成为了欧俄响亮的口号。
  欧俄起初的进展是迅速的,迅速拿下了乌东。新时空欧美的能力严重萎缩,对于乌克兰反俄力量的支持,当然相比原时空差得多。尤其是支持都是以软性的军事训练和意识形态洗脑为主,实质的武器弹药支持并不多。开战后美欧才开始大举军事援助乌克兰,但时间哪里来得及呢?他们的重点,也只能是放在开战后短期的后方乌克兰西部,准备在这里,让乌克兰有能力与欧俄对战。
  不过欧俄的动员是充分的,差不多40万的大军,对乌克兰战前的10多万人,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而且普京的决心是灭国之战。不到三天,就占领了乌克兰的首都基辅,虽然还有局部地域仍然有巷战——乌克兰在基辅的布防时间不到一个月,而且由于亚努科维奇与季莫申科等人斗得你死我活,亚努科维奇有意地阻止乌克兰军队在基辅的布防措施——他有足够的理由,不能让这座城市变成废墟,也有很多人支持他的。
  占领基辅后,乌东的战事进展很快,大约两周左右的时间,欧俄就占领了差不多整个乌东地域——现在已经进入了初冬,欧俄的重装备,根本不受到乌克兰沼泽泥地的影响,使得乌军的防御,变得非常困难。
  但是在欧俄军继续进攻乌克兰西部的阶段,乌军的抵抗变得非常激烈,欧俄军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大量的鲜血。季莫申科等人早已逃亡乌西,而在基辅的亚努科维奇,率领亲俄议员团,宣布乌克兰取消独立国家地位,并入欧俄后,这些亲西方势力,断然宣布亚努科维奇是叛国者,其一切宣告都无效,他们在欧美支持下,在乌西的利沃夫,成立了乌克兰临时救国政府,而剩余的乌军,宣布服从他们的指挥。
  最终还是实力决定一切,在经过4个多月的血腥战斗后,欧俄最终还是占领了整个乌克兰,达成了普京最初的战略目标。大量乌军残余士兵,以及亲西方派政客,逃亡波兰,以流亡政府的名义,继续组织反俄活动,他们也有足够的人力,逃亡波兰的乌克兰人,就有几百万。欧俄也不敢继续攻入波兰,没有那个力量,难道欧俄要代替中国,与资本主义决战吗?
  所以普京虽然达成了战略目标,但乌克兰很多的麻烦,才刚刚开始,尤其在乌西地域,各种“恐怖组织”不断衍生,对各种欧俄军事和民生目标发动袭击,要让乌克兰真的平静下来,还需要欧俄长期的努力。就连亚努科维奇,也拒绝了出任重新设立的属于欧俄的“乌克兰加盟共和国”的总统,退出了政坛,这就是一个大号的车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