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实录:启航1926 第278节(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现在的问题,就是那些债权人,对于英国未来偿债的能力越来越不信任了。他们在担心英国金融和经济的整体崩盘。
  英国的经济依靠欧洲美元,去掉了欧洲美元,英国的经济,可以说就去掉了一半。但现在欧洲使用人民币,作为金融中介货币的规模,已经超过了欧洲美元的规模,美元降息后,这种情况并没有改善,反而使用人民币的趋势,在加速增长。原因除了欧洲国家要避免美元的再次收割以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中国对于美国经济压倒性的规模差距,使得美元继续作为中介货币,越来越不靠谱。
  人民币在欧洲的兑换交易中心,是在德国的法兰克福与法国的巴黎,与英国一点关系都没有,而且历史上中国与英国的冲突很多,两国关系一直冷淡,中国也毫无意愿使用伦敦,作为其欧洲的金融基础设施。既然新增长英国搭不上边,旧市场(美元)日益缩小,英国金融业的“末日”,在很多观察家看来,简直是指日可待。
  全盛时代,英国单单来自金融的收益,每年大约要超过600亿美元,最高的年份达到过770亿美元,甚至超过了美国名义上的收益。现在,这笔每年最丰厚的收益,日益缩小,预计最后可能小得可怜。
  失去了金融业的丰厚收益,英国人确实还有一些其它的产业,制造业再残,其中航空业还算可以;生物制药产业也不错,英国的历史,让它留下了一些巨大的医药巨头;旅游业和其它服务业,也很发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