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实录:启航1926 第27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他在克格勃的工作,主要是做什么呢?是被派去侦查分队,主要跟踪国外使馆工作人员和收集情报工作。他需要从很多的信息里面,去分辨和判断哪些是真,哪些是假,然后上报给莫斯科。这样子的工作,他干了整整15年!
  所以对西方不切实际的热望变得冷却,作为精英特工人员的素质和思考能力,就开始发挥出来。他对于原来完全倒向西方的战略,开始怀疑起来——欧俄真的能做到吗?西方真的能接纳欧俄吗?
  本来普京以及梅德韦杰夫,对此都是确信无疑的,应该说,比李思华原时空,更确信这一点——因为亚俄的存在,那么欧俄就成为了西方对抗社会主义体系的前线,那么他们支持欧俄,不就是支持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一切不应该都是顺利成章的吗?
  然而现实是冰冷的,欧俄自诩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重要部分,可是西方并不这样想呀,他们似乎还是把欧俄看成异类,所以“攘外必先安内”,欧俄就成为他们对抗社会主义“攘外”之前,必须先消灭异类的“安内”。
  在这样的背景下,欧俄能怎样做呢?一直放任西方,不断通过北约向欧俄的边境推进,是不行的,俄罗斯的历史上,缺乏缓冲带带来的恶果,再鲜明和显著不过了:拿破仑攻破莫斯科,以及二战希特勒闪击苏联,这都是历史给予俄罗斯的最大教训。更何况,失去了乌拉尔以东后,欧俄并没有太大的回旋余地,没有缓冲带,就没有国家安全。
  但是完全得罪美国和北约,变成他们的敌人,更不可取,单凭欧俄一个人口不满亿的国家,如何能对抗西方的压力?依靠核武器威慑吗?那经济怎么办?欧俄现在的最大外汇来源,就是向欧洲出口两大油气区生产的油气。
  普京这两年一直觉得,得欧俄的战略形势,变得非常恶劣,恐怕是俄罗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劣势。
  西方的策略,很可能是侵吞欧俄以西的所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和东欧国家,将战线推到欧俄的边境——实际上,他们是想把欧俄,变成与社会主义国家体系之间的缓冲区,让欧俄成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对抗磨盘。
  欧俄肯定不能接受这样的一种安排,这不是让欧俄变成了两大势力的前线战场吗?那欧俄的国家命运,必然凄惨无比。当年欧洲的宪兵,居然要变成欧洲的炮灰吗?
  向东看,欧俄的形势就更不妙。亚俄发展的势头迅猛无比,现在他们的经济体量已经是全球的第4位,仅次于中国、殷华(在2008年刚刚合并成立新国家)和美国,而且看发展的趋势,可能不出10年,就会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前三的经济大国。
  但普京已经无法把亚俄看成是俄罗斯的一部分了,现在亚俄的人口差不多有2亿人,其中5000多万是原苏联的国民,而加上东欧移民,两部分大约是6000万人,其余1.4亿人,都是双重国籍的中国人,算起来中国人 已经占据了亚俄人口的70%,这还算是俄罗斯吗?就算是沙俄曾经狂妄地设想过的“黄俄罗斯”,那也应该是俄罗斯人当家作主嘛。现在这个亚俄算什么呢?只能算是整合了部分俄罗斯人的另一个小中国。
  但不管怎样,欧俄在国力上已经远远落后于亚俄,欧俄的人口现在都只有9000多万,虽然在欧洲还是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可是相对于德国的8000多万人,法国和英国的6000多万人,其实也只是同一个级别。
  所以从民族主义的角度,普京觉得压力很大,俄罗斯民族的未来,就在于欧俄的复兴,可是太困难了,现在这种东西双向挤压欧俄的格局,已经开始逐渐明显。说来好笑,欧俄判断西方不敢进攻欧俄的主要原因,除了核武器,居然是因为欧俄与亚俄,毕竟在法理上算是一个邦联国家,如果西方进攻欧俄,那就等同于进攻亚俄,自然会遭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体系的全力反击。但这不可笑吗?欧俄的生存,居然要靠自己的敌人?
  欧俄的前途,仍然是变成西方的一员,当然不是作为炮灰,而是作为盟友,否则俄罗斯民族就不会有前景。欧俄仍然必须努力说服西方,就像是当年欧洲对抗庞大的蒙古帝国,匈牙利和波兰作为欧洲的保护者一样,今天欧俄就是这样的角色,欧俄作为对抗“新蒙古帝国”的前线,理应得到后方欧洲国家以及美国的全力支持,而不是拆台和偷食。
  西方要接受欧俄的这种定位,不仅仅是说服他们国家的领导人,还需要通过他们的领导人,去引导西方内部的重新定位。这很困难,但似乎欧俄也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从这几年的情况看,主要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美国,而特朗普仍然是达成欧俄目标最理想的美国领导人,至少他是个商人,一切都可以交易,而不是那种冷战老将,总是充满了对于俄罗斯的敌意。
  当然,西方如果转变对于欧俄的战略,那是最好的结果。但欧俄需要有备份的战略,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重整军力,好在最近十年的高油价,让欧俄恢复了一定的元气,有能力在军备上进行一定的投资,俄罗斯或许只有两个盟友——陆军和海军。希望西方不要触动欧俄的逆鳞。
  从最恶劣的情况考虑,如果与西方转为敌对,那么欧俄的出路,就在于重新拿回乌克兰,白俄罗斯,以此构筑一个自身有资源有工业有纵深的大国;想办法,哪怕是忍辱负重,也要与亚俄和中国调整关系,减轻来自东部的压力。重新大幅度提升与社会主义国家体系之间的贸易和往来,争取加入全球的主流市场。
  有了这样的一个新俄罗斯,就可以压迫东欧各国,反过来让他们成为欧俄与欧盟国家之间的缓冲区。做不了西方的盟友,那就做他们不能不重视,被迫要在一定程度上讨好的强邻。
  特朗普连任对于欧俄虽然算是利好,但欧俄不能太单纯了,特朗普或许也无法推进让欧俄融入西方的道路。两条腿走路的战略,现在就要开启,调整“东方战略”同样是当务之急。或许,我本人需要出访一次中国和亚俄?不去沟通是不行的。普京内心下了决定。
  cfia欧俄与东欧分局的局长刘韶华,登上了一座小山,这里属于基辅西部的较高地带,可以看到一部分的基辅市区。
  来到乌克兰已经十多天了,所见所谓仍然让他感到触目惊心,没想到这个原苏联排名第二的发达地域,现在居然衰退到这个地步。
  发展到2008年,乌克兰实际gdp仅相当于解体时1993年的41%,原来乌克兰的生活水平与波兰相仿,据说现在还不到波兰的一半。当然,这也与西欧国家,宁可投资波兰,也不会来到乌克兰有关,毕竟欧俄对乌克兰的“禁脔”情绪是明显的,资本对于长期的安全性,肯定是有疑虑的。
  轻工太轻,重工太重,是乌克兰经济结构上最大的弱点,这里原来是苏联军工的生产重心,却不是民生经济的重心。在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为了向西方靠拢,几乎完全废弃了军工业,也就是废弃了其工业的重心,那还能剩下什么?乌克兰是欧洲的粮仓,没有乌克兰的俄罗斯,注定成不了帝国。而乌克兰没有了俄罗斯,也就是一个没有能力自我发展的孩子,就彻底沦为了资源出售国。
  刘韶华不由为这个国家叹息了一声,乌克兰前后几任的国家领导人,用垃圾来形容,那都是侮辱了垃圾。或许这个国家本质上太年轻了,在苏联之前,其实也几乎没有过独立的乌克兰,他们的领导人,没有那种国家文化的传承,根本不知道如何领导一个国家,也没有有效的立国之策,完全是在胡搞。
  明明是一个发达国家的底子,现在搞得比那些农业国还不如,东欧国家整体已经是够糟的了,但最糟糕的,无疑还是乌克兰,就连白俄罗斯,也要比乌克兰稳定得多,人民的生活也要好一些。
  不过这种情况,有利于cfia完成自己在东欧地域的任务。这些年过去,这里的底层民众,饱受资本主义的酷毒,虽然在西方宣传和洗脑下,从内心并不向往社会主义——说实话,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眼界狭窄。
  就像是乌克兰,年轻的男人跑到欧盟,在底层做工赚辛苦钱,年轻的女人大量沦为妓女,变成了欧洲妓院和欧洲子宫,技术人员大量流失。这种情况不改善的话,长期而言,乌克兰这个国家必然消亡。
  这些东欧国家,对于华盟的价值并不大,只有一点吸引了中国的关注,那就是年轻而有教育基础的人口。并不是因为华盟需要这些人口,而是因为不想让所有的这些人口,都流入欧洲,为欧洲提供充裕的底层劳动力,让欧洲资本主义,因此而“回暖”。
  亚俄的蓬勃发展,使得其有充分的空间,消化这些青年人口的就业。从世界革命长期战略发展的角度,也需要重新培养大量的理解和可以执行中国模式的欧洲裔干部,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所以cfia这些年,已经在东欧建立了一张“移民之网”,重点就是乌克兰,因为它的情况最糟糕,其次是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以及波塞地域。不过对于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就是完全放弃,因为这些国家对于前苏联无比仇恨,不仅是制度问题,而且是民族冲突的问题。这种仇恨,也不仅是延续到了眼下的欧俄和亚俄,实际上相比历史上还加强了,西方一直在煽风点火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