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实录:启航1926 第251节(4 / 4)
但是在苏联的西部,他们的尝试却变得非常困难。以俄罗斯共和国主席叶利钦为主的“西化派”明显地占了上风,他们有着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明确支持,西部受到西方的影响要大得多,甚至美国人还咬着牙向苏联提供了90亿美元的贷款,指定用于苏联西部。这种支持,使得西部的民众,都对于西方合作满怀憧憬。
所以在西部,关键是“人心向西”,几乎与东欧的情况类似,包括军队将领也是一样,这让特洛尼科夫集团感到非常棘手。而且西部人口太多,采用物质利诱的方式,也不现实,做不到,中国的支持当然也不是无限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搞什么“东进运动”也就毫不足奇,努力先把西部挖空再说,避免社会主义苏联的宝贵财富,都落到了资本主义手中。科技人员只是最优先的,一些苏联最好的工厂,现在同样在“支援建设”其“东部新厂”,目的还是一样,即将最精华的人才、资产和设备,都运到东部。
其实特洛尼科夫已经与金武怠商量了一个“最终方案”,如果最终无法整合苏联西部,部那么就在中国强大力量的压制下,与西部资本主义达成一个“邦联”的新国体,实行“一国两制”,西部是资本主义社会,东部是社会主义社会。实际上就是两个国家,但用“两国邦联”的名义,避免俄罗斯联邦的最后国土分裂,也保留未来重新统一俄罗斯的余地。
“一国两制”,可以说是一种“对赌协议”,等到30年后,再看到底哪一边发展得更好,而发展得更好的一边,自然可以争取大部分俄罗斯国民的支持,重新将俄罗斯统一到唯一的体制上来,而特洛尼科夫对于这种前景非常自信,有着全球最强的中国的支持,没有可能输掉。
↑返回顶部↑
所以在西部,关键是“人心向西”,几乎与东欧的情况类似,包括军队将领也是一样,这让特洛尼科夫集团感到非常棘手。而且西部人口太多,采用物质利诱的方式,也不现实,做不到,中国的支持当然也不是无限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搞什么“东进运动”也就毫不足奇,努力先把西部挖空再说,避免社会主义苏联的宝贵财富,都落到了资本主义手中。科技人员只是最优先的,一些苏联最好的工厂,现在同样在“支援建设”其“东部新厂”,目的还是一样,即将最精华的人才、资产和设备,都运到东部。
其实特洛尼科夫已经与金武怠商量了一个“最终方案”,如果最终无法整合苏联西部,部那么就在中国强大力量的压制下,与西部资本主义达成一个“邦联”的新国体,实行“一国两制”,西部是资本主义社会,东部是社会主义社会。实际上就是两个国家,但用“两国邦联”的名义,避免俄罗斯联邦的最后国土分裂,也保留未来重新统一俄罗斯的余地。
“一国两制”,可以说是一种“对赌协议”,等到30年后,再看到底哪一边发展得更好,而发展得更好的一边,自然可以争取大部分俄罗斯国民的支持,重新将俄罗斯统一到唯一的体制上来,而特洛尼科夫对于这种前景非常自信,有着全球最强的中国的支持,没有可能输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