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实录:启航1926 第238节(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马岛战争的阶段还好,可是随着时间推移,拉美各国的情况越来越糟。8月12日,墨西哥财长埃尔索格,向美国财长里甘和美联储主席沃尔克,通报“墨西哥几乎耗尽全部外汇储备,再也无力偿还到期的债务本息”。紧接着,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智利等国也相继告急,纷纷推迟清偿债务,总共有十多个拉美国家债务爆雷,几乎涉及了全部南美国家。
  秘鲁和玻利维亚同样有债务,在南美国家中看上去并不例外,但这是有意为之的,危机爆发后,两国同样宣布无力偿还,但是先锋集团等,以差不多70%的价格,从摩根银行等手中,买下了两国上百亿美元的债务——该占的便宜还是要占,至少省了几十亿美元。所以两国的经济,实际上没有受太大影响,现在两国与南美内的贸易并不是重点,而是与国内的贸易占了大头。
  在最初的慌乱过去之后,先锋集团率先在南美右翼国家,推行了债务股本互换的方式,甚至做了不少空手套白狼的生意,大量推动这些国家国企的私有化,因此之前对拉美疯狂的贷款中,有不少是美国的地区性银行,他们并不想获得一家秘鲁公司的股权,这是“不得已的办法”,所以例如先锋财团这样的愿意接受,那么他们自然愿意廉价甩卖债务,先锋也不用马上付款,承担起签约的甩卖价格就可以,另一个先锋通过美国政治势力,去找所在国右翼政府谈判,压低国企股份价格,这样两头一凑,拿到的资产是极为廉价的。
  这些资产,先锋集团等预计要持有几年,等到几年后拉美缓过气来出售,起码是翻番以上的利润,而且这些资产都是精选的,期间还能创造大量的利益。这种“先锋模式”很快被摩根银行等仿效,最终的结果,除了所在国,倒了大霉以外,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地区性银行也大大亏损。肥了的,就是先锋和摩根这样的跨国巨鳄了。
  拉美爆发了一轮又一轮的罢工、游行,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冲突不断,很多南美政府的最终结果是:不但债务没有减少多少(只是推迟了),而且政府控制的资产,几乎消耗一空,变成了空壳政府。不得不依靠对国内进一步的掠夺,来保证军队可以维持他们的统治,这自然激化了国内的矛盾。
  在李思华和赵云腾的眼中,南美的形势,开始变得有利起来,现在各国几乎最右翼的政客,也很少有人敢公开说美国的好话。而在这一轮危机后,反美色彩明显的左翼,即使各国的军队,多半是右翼的打手,也阻挡不了他们在民众支持下崛起。不过南美的左派,只可利用,他们并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导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