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实录:启航1926 第232节(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云腾的最后一站,是与阿富汗联通的塔什库尔干地域。阿富汗与中国的边境很奇怪,联通两国的瓦罕走廊,全长约400公里,其中位于阿富汗一边的长300公里,中国境内100公里,最窄处仅有15公里,最宽处约75公里,就像是一条带子一样。
  造成这种情况的是历史原因。历史上,在瓦罕走廊的北面,是沙俄的势力范围,南面则是英国的“地盘”英属印度。沙俄想把势力范围继续向南延伸。而英国也想向北面扩张。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阿富汗地区不断发生冲突,最终达成的协议,就是让瓦罕走廊成为双方利益的“缓冲区”。
  本来整条瓦罕走廊,都是属于清朝的,但那帮废物,如何保得住国土呢?最终也只能变成了剩下1/4。新时空新中国建立的时候,也无力在外西北搞什么动作,只能是承认现实了。
  不过瓦罕走廊的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极度贫瘠,确实价值也不大,在这里放牧的阿富汗人,也属于最穷的苦哈哈。
  赵云腾叹了一口气,塔什库尔干其实主要就是塔县,这里面积广阔,有2.5万平方公里,但都是高原山区,全球有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塔县就占了4座。塔县境内,只有两种地形,山地和谷地。但它的山地是昆仑山,兴都库什山这种世界级巨型山系。作为战略支点,困难实在是大,底子就是一个石头城,属于西域省最穷的县。
  塔县是南北长、东西窄的一片区域,与瓦罕走廊连接起来,正好形成了一个横放的“t”字型,横在西,竖在东。狭长的特性,让它一县临三国,除了阿富汗,还与巴基斯坦和苏联的塔吉克加盟共和国相连。
  这里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与巴基斯坦联通的关键地域,例如著名的红旗拉普口岸,海拔高达4733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