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第130节(3 / 4)
她这一手堪称老辣,申阁老等都要服气。
有玄麟设的消息通道,崔兰愔这里三五日就能收到皇帝那边的消息。
大郢二十万大军开到边关后,并没有大举进攻,而是化成小股袭扰鞑喇各部。
那会儿皇帝只让她备齐了武备,没有练兵就走了,崔兰愔就很担心。
她了解过,这两年大郢武备松懈,禁军十二卫和京畿二十八卫都少于操练,这样的人马拉过去,对上常年往大郢边关劫掠的鞑喇军马,怕是一合之力都没有。
皇帝却说他自有道理,让她看着就是。
原来,皇帝是要用鞑喇人实地练兵。
这会儿正是水草丰美的季节,是鞑喇人一年中最好过的时候,马儿要配种养膘,人也要休养繁衍,大郢于这时袭扰练兵,真是一举多得,是皇帝的作派。
就崔兰愔收到的消息,大郢这边练兵的效果很不错,几回下来,战力就提高不少,士气也是大涨。
崔兰愔很及时地给这些消息通传下去,朝野内外畏战的心理又去了些。
这一日,申阁老等各部司寺主官照例来西阁议事。
有别于三日前的轻松,申阁老等都有些忧心忡忡,尤其是原来的郑阁老,如今的户部尚书,更是愁眉苦脸的没法看。
崔兰愔问道:“出何事了?”
郑尚书回道:“三日来,臣这里就有苏州、常州、杭州三府报上来,说前阵子雨水也多,在录的田亩又减了不少,今年的田赋该是要减半。”他叹了声,“去岁比前岁就减了不少,再减半,就更支应不下去了。”
崔兰愔当然知道,之前是腾不出手来,皇帝又是新登基,很多事只能徐徐图之,所以皇帝才先从商税下手。
皇帝临走时就跟她说过,他走后,李首辅可能会在田赋上做文章,这会儿果真就来了。
李首辅的用意很明显。
边关那边练起兵来时候就长了,就不是一两个月花销的事,商课提举司收上来的商税未必够支撑,这样就需从国库拨银。
可这两年田赋收不上来,已经到处拉亏空了,国库里就没几两银子,根本就调不出银子。
那就只能盯着八月的田赋,可若八月的田赋也收不上来呢?
李首辅这不就来了个釜底抽薪!
皇帝这样大张旗鼓地北上,结果却惨淡收场,皇帝的威仪就要大打折扣。
此消彼长,皇帝再想乾纲独断,朝臣们该会比以往更激烈地抗争。
崔兰愔讽笑,李首辅这是想当然了,这世上还没有能算计过皇帝的人。
“不言。”崔兰愔吩咐道,“请宋大人和姜大人过来,再请工部崔郎中也过来。”
不言赶忙使内侍往东阁和工部去了,没多会儿内侍先引了宋彰和姜奭过来。
“以后你们也跟着来议事。”崔兰愔给两人指了座。
她随后问道:“我若想丈量各地田亩,咱们办学教出来的那些够用么。”
宋彰和姜奭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
于申阁老等大惊失色中,宋彰不慌不忙地回道:“一省两省的丈量是够用了。” ↑返回顶部↑
有玄麟设的消息通道,崔兰愔这里三五日就能收到皇帝那边的消息。
大郢二十万大军开到边关后,并没有大举进攻,而是化成小股袭扰鞑喇各部。
那会儿皇帝只让她备齐了武备,没有练兵就走了,崔兰愔就很担心。
她了解过,这两年大郢武备松懈,禁军十二卫和京畿二十八卫都少于操练,这样的人马拉过去,对上常年往大郢边关劫掠的鞑喇军马,怕是一合之力都没有。
皇帝却说他自有道理,让她看着就是。
原来,皇帝是要用鞑喇人实地练兵。
这会儿正是水草丰美的季节,是鞑喇人一年中最好过的时候,马儿要配种养膘,人也要休养繁衍,大郢于这时袭扰练兵,真是一举多得,是皇帝的作派。
就崔兰愔收到的消息,大郢这边练兵的效果很不错,几回下来,战力就提高不少,士气也是大涨。
崔兰愔很及时地给这些消息通传下去,朝野内外畏战的心理又去了些。
这一日,申阁老等各部司寺主官照例来西阁议事。
有别于三日前的轻松,申阁老等都有些忧心忡忡,尤其是原来的郑阁老,如今的户部尚书,更是愁眉苦脸的没法看。
崔兰愔问道:“出何事了?”
郑尚书回道:“三日来,臣这里就有苏州、常州、杭州三府报上来,说前阵子雨水也多,在录的田亩又减了不少,今年的田赋该是要减半。”他叹了声,“去岁比前岁就减了不少,再减半,就更支应不下去了。”
崔兰愔当然知道,之前是腾不出手来,皇帝又是新登基,很多事只能徐徐图之,所以皇帝才先从商税下手。
皇帝临走时就跟她说过,他走后,李首辅可能会在田赋上做文章,这会儿果真就来了。
李首辅的用意很明显。
边关那边练起兵来时候就长了,就不是一两个月花销的事,商课提举司收上来的商税未必够支撑,这样就需从国库拨银。
可这两年田赋收不上来,已经到处拉亏空了,国库里就没几两银子,根本就调不出银子。
那就只能盯着八月的田赋,可若八月的田赋也收不上来呢?
李首辅这不就来了个釜底抽薪!
皇帝这样大张旗鼓地北上,结果却惨淡收场,皇帝的威仪就要大打折扣。
此消彼长,皇帝再想乾纲独断,朝臣们该会比以往更激烈地抗争。
崔兰愔讽笑,李首辅这是想当然了,这世上还没有能算计过皇帝的人。
“不言。”崔兰愔吩咐道,“请宋大人和姜大人过来,再请工部崔郎中也过来。”
不言赶忙使内侍往东阁和工部去了,没多会儿内侍先引了宋彰和姜奭过来。
“以后你们也跟着来议事。”崔兰愔给两人指了座。
她随后问道:“我若想丈量各地田亩,咱们办学教出来的那些够用么。”
宋彰和姜奭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
于申阁老等大惊失色中,宋彰不慌不忙地回道:“一省两省的丈量是够用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