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2 / 3)
“对呢,我现在确实是打算盘下整个厂区来着,包括设备线这些都一起。旭哥那边跟我介绍了不少,但是厂区内的实际情况还得万厂长您跟我细说一下。”
前天晚上宋晚秋痛定思痛,对之前杨东旭口中提的完备卤味生产线动了心,于是连夜给人打了电话安排上门考察的事。
不过即便再怎么打折,该花的钱是怎么都少不了的。
宋晚秋原本开店攒下来的资金瞧着不少但在买厂房面前还是略显薄弱,好在加上去年年底的卤味礼盒收入和一些“人情借债”,勉强能努力拿下。
“宋小姐,这边是我们的仓储部分,原料采购区和最后的成品打包中间有做分类,虽然都是仓储部门的但负责人也略有不同。”
宋晚秋一边点头一边拿起手机拍照记录。
厂长和几个陌生人进入讲解,厂房内的员工自然不会熟视无睹,不过刚想抬头便被万家福小心做了个手势,于是纷纷又垂下头继续忙起手上的活来。
成品打包区内的货品已经做了不少,不过光有往里送的,却少有往外出的,宋晚秋难免有些好奇,便也开口找万厂长问了话。
这事讲出来有些尴尬,但毕竟要卖厂,万家福不得不坦诚以待。
“目前我们的卤味产品确实销量不太好,您要是后面承包下来这些货品都算我送您的,后期处理也能折部分现!”
卖不出去还要继续生产,这事说起来像是个自相矛盾的事。
但对于有过做生意经验的便知道,有时候这越是艰难,原本的生产线就越是不能停,哪怕稍微减缓下速度都行。
东西做了卖不出去,但只要肯亏本降价,总归有能换现的时候。
但要是完全不开工,这里头的人工成本就是彻头彻尾的亏损。
再加上产线里的机器一休一动,消耗更大的同时还容易让设备损坏。
物料的购买采集更是如此,若是临时小批量购买成本就要上升一两倍,原本仓库里的日期也经不得多放,便只能用这样饮鸩止渴的方式来给工厂的存活吊下命。
万家福带着人参观完原料处理车间,透着口罩介绍道。
“厂里目前有一百多号员工,这个是算上一线工人和管理人员一起的。”
防护口罩上的一双眼睛满是真诚:“管理人员这个暂时不好说,您后期要是有自己新的想法,提前跟他们打声招呼都成,不过像柳副厂他们都是能干的人。”
“生产线上这些一线工人您也瞧见了,虽然一个个不算年轻,但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含糊!这些东西他们都干了小半辈子了,干别的不行做卤味加工那是一把好手,您但凡能落实让他们短期内不下岗的事,这厂子的总价我愿意往下再降两成!”
宋晚秋和元光霁面面相觑。
买厂是大事,就是买个衣服 买个包都有砍价的时候,只是他们没想到自己还没开口,这万厂长就自己给自己先来了一刀,让他们嘴里还没来得及说的话都不得不先咽了下去。
一路走过来,宋晚秋仔细地将这卤味食品加工厂看了个遍,一丝细节也没放过。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万家福卤味厂里的各条生产线和部门都是经由历史检验的,比起那些大型生产厂家在规模上是小了点,但该有的东西都有,就连设备也不算老旧,好久之前都有更新。
如今这产能是因为订单量太低,刻意压缩后的结果。
宋晚秋看着上面还没拉满的人数和空荡的生产线,对厂里的生产力也很是满意。
这卤味厂虽然在工业园区,但万家福当年开厂的时间早,十几二十多年前这园区都还没建成呢,因而位置都在靠近边缘的地方。
虽然跟繁华里和宋记卤味当今的门店都有些距离,但好在有条绕城高速,上来高架桥过来也就快四十来分钟,即便是两边周转也不算太远,这也是杨东旭之前谈起这事为何想到了宋记的原因。
“万厂长,那您这儿的采购源头和售卖渠道怎么说?” ↑返回顶部↑
前天晚上宋晚秋痛定思痛,对之前杨东旭口中提的完备卤味生产线动了心,于是连夜给人打了电话安排上门考察的事。
不过即便再怎么打折,该花的钱是怎么都少不了的。
宋晚秋原本开店攒下来的资金瞧着不少但在买厂房面前还是略显薄弱,好在加上去年年底的卤味礼盒收入和一些“人情借债”,勉强能努力拿下。
“宋小姐,这边是我们的仓储部分,原料采购区和最后的成品打包中间有做分类,虽然都是仓储部门的但负责人也略有不同。”
宋晚秋一边点头一边拿起手机拍照记录。
厂长和几个陌生人进入讲解,厂房内的员工自然不会熟视无睹,不过刚想抬头便被万家福小心做了个手势,于是纷纷又垂下头继续忙起手上的活来。
成品打包区内的货品已经做了不少,不过光有往里送的,却少有往外出的,宋晚秋难免有些好奇,便也开口找万厂长问了话。
这事讲出来有些尴尬,但毕竟要卖厂,万家福不得不坦诚以待。
“目前我们的卤味产品确实销量不太好,您要是后面承包下来这些货品都算我送您的,后期处理也能折部分现!”
卖不出去还要继续生产,这事说起来像是个自相矛盾的事。
但对于有过做生意经验的便知道,有时候这越是艰难,原本的生产线就越是不能停,哪怕稍微减缓下速度都行。
东西做了卖不出去,但只要肯亏本降价,总归有能换现的时候。
但要是完全不开工,这里头的人工成本就是彻头彻尾的亏损。
再加上产线里的机器一休一动,消耗更大的同时还容易让设备损坏。
物料的购买采集更是如此,若是临时小批量购买成本就要上升一两倍,原本仓库里的日期也经不得多放,便只能用这样饮鸩止渴的方式来给工厂的存活吊下命。
万家福带着人参观完原料处理车间,透着口罩介绍道。
“厂里目前有一百多号员工,这个是算上一线工人和管理人员一起的。”
防护口罩上的一双眼睛满是真诚:“管理人员这个暂时不好说,您后期要是有自己新的想法,提前跟他们打声招呼都成,不过像柳副厂他们都是能干的人。”
“生产线上这些一线工人您也瞧见了,虽然一个个不算年轻,但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含糊!这些东西他们都干了小半辈子了,干别的不行做卤味加工那是一把好手,您但凡能落实让他们短期内不下岗的事,这厂子的总价我愿意往下再降两成!”
宋晚秋和元光霁面面相觑。
买厂是大事,就是买个衣服 买个包都有砍价的时候,只是他们没想到自己还没开口,这万厂长就自己给自己先来了一刀,让他们嘴里还没来得及说的话都不得不先咽了下去。
一路走过来,宋晚秋仔细地将这卤味食品加工厂看了个遍,一丝细节也没放过。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万家福卤味厂里的各条生产线和部门都是经由历史检验的,比起那些大型生产厂家在规模上是小了点,但该有的东西都有,就连设备也不算老旧,好久之前都有更新。
如今这产能是因为订单量太低,刻意压缩后的结果。
宋晚秋看着上面还没拉满的人数和空荡的生产线,对厂里的生产力也很是满意。
这卤味厂虽然在工业园区,但万家福当年开厂的时间早,十几二十多年前这园区都还没建成呢,因而位置都在靠近边缘的地方。
虽然跟繁华里和宋记卤味当今的门店都有些距离,但好在有条绕城高速,上来高架桥过来也就快四十来分钟,即便是两边周转也不算太远,这也是杨东旭之前谈起这事为何想到了宋记的原因。
“万厂长,那您这儿的采购源头和售卖渠道怎么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