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万厂长的条件?”
  宋晚秋心存好奇,撑着下巴疑惑问道。
  “万家福本人其实对价格关注不太大,他早年间的钱也没少赚,该享受的都享受过了,但他条件里说了,必须要保障厂里现有老员工的工作,不能随意开除降薪,按照工龄最低的也得保证人家未来三年能在厂里继续干下去。”
  都是当年一起冒着下海奉献外出闯荡的兄弟姐妹,一个个从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变成现在脸上生了皱纹,家里也有了伴侣儿女的中年人。
  上有老人,下有子女。
  那些年龄稍微低点的或许还能重振旗鼓,再找个电子厂打螺丝。
  可那些在厂里干了一辈子活的老员工除了应付熟悉的食品加工操作,一旦出去便只是被人嫌弃的对象。
  厂区的年龄招收限制虽不至于跟网上宣传得浩浩荡荡的35岁下岗大军一般,但这几年也是在逐步下滑。
  45岁,但凡超过便没多少厂子乐意要,若是到招工潮沸腾之时,那稍微靠着这年龄近些的也要被丢弃。
  摇奶茶的都想把店员年龄不断降低,若要按这不断下降的界限来,万家福卤味里不知道多少家庭要遭遇着二次下岗的创伤。
  这个年龄失去工作,那便只能投身人才市场从事吉祥三宝工作——保安、保姆、保洁。
  送外卖、跑网约车?
  这些对年轻人来说还算退路的岗位真要说起同样存在隐形的年龄门槛。
  一句年纪大了风险高,便能将人拒之门外。
  如果年龄再大一些,没了工作大不了回村种地,总归再难饿不死人。
  可家里老人已经到了指不定哪天就要去医院休养治疗的年纪,底下的小孩的生活费学费又是一座大山。
  万家福就是对这一切都想得太清楚明白了,才苟延残喘地熬了这么久,如今又死死不肯退让这唯一的条件。
  他这一松手,是轻轻松松抛了担子。
  但背后那些家庭的哀鸣是捂着耳朵也不能装听不见的。
  “那些大厂你也知道的,年轻人如果是随时可更换的耗材,那以万家福卤味厂子里的老员工来说,便是可以随时丢弃销毁的废材了。”
  杨东旭叹了叹气,他虽然条件不错,但亦有哀民生之多艰的心怀,当初给人带货都只收了象征性的佣金。
  一桌好宴吃到尾声,桌上的燃气灶也已经熄灭,徒留汤锅中间还时不时冒着小泡。
  杨东旭描述得不错,但宋晚秋仍旧有些犹豫。
  “旭哥,你这说得都挺好的,但我如今哪里有承包下厂子的条件呀。”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宋晚秋一路从地摊走来,如今靠着自己的能力给两位年轻应届生提供工作都已经够努力了。
  她并非胸无大志,只是如今的小富即安已经让宋晚秋觉得满足。
  一下子从两名雇员到承包厂房,肩负起上百个员工的生意兴衰…这担子属实是有点大,叫人生怕是步子迈太大扯着蛋。
  杨东旭微微叹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