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玫瑰树。”李絮轻声感慨,“好浪漫。”
  言漱礼挑了挑眉,有些意外,“你知道。”
  “我们学校有位来自柏林的教授。”李絮说,“也姓Rosenbaum,她给我们解释过含义。”
  言漱礼静静看着她,任她接过那本琴谱,“在德国不算什么罕见的姓氏。”
  “LeonRosenbaum.”李絮却感觉特别,手指抚过这行陈旧字迹,喃喃地完整念了一遍这个被舍弃不用的名字。
  思及他父母遭遇空难的旧事,以及他小时候曾经患过的失语症。心绪难免有些复杂。最后还是装作不知情的样子,微微拎了拎唇角,“玫瑰树下的小狮子。好可爱。意外地很衬你。”
  言漱礼没有对这个评价发表什么意见,只是揽她的手臂稍微紧了紧,很有些不习惯似的,不动声色将脸别到另一个方向去。
  “除了我妈妈,只有你会这么说。”过几秒,他低低道。
  不像多高兴的样子。也不像多感怀的样子。只是面无表情,平静而平淡地实话实说,仿佛一本等待翻阅的旧书,没有明确禁止她继续探究自己的过去。
  好奇怪。
  在这平平无奇的一瞬间,日光照耀着空气里的微尘,眼皮间涌动着轻盈的气泡。
  李絮倏忽感觉自己被一种明亮、奇异而陌生的情绪,哐地一声击中了。
  她分辨不出那究竟名为何物。
  只知道自己本能地想要抓住它。
  “反正我还要等颜料晾干——”于是她脸不红心不跳,在情不自禁的冲动之下,撒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小谎,“如果你不介意的话,Leon,我可以给你画幅肖像吗?”
  第23章 担心你会融化。
  23
  李絮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正经画过油画肖像了。
  事实上,自二十世纪末以来,意大利和法国那边画油画的人就明显变少了许多,画得好的大师更是寥寥无几。
  即便是采取了油画这种形式,艺术家们多数也会融合新鲜的技术、材料与视角,倾向抽象表现主义风格,尽量避免古典的写实标签。
  如今一般公立美院都不会再开设油画技法的课程,除了读绘画方法论的,其余只会有几节理论课,再加一点点实验课。教授不会在技法上指导你,也不会在风格上限制你,只会鼓励你随心所欲地使用各种媒介与表现手法。
  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更是格外注重当代艺术的发展。
  李絮选的新语言表达专业,在本科的时候,入学考试重心还会稍稍侧重于从古希腊到新古典主义这段艺术史,作品集也会充分考量学生的基础练习与理论水平。
  到了研究生时期,重心则完完全全偏向从立体主义至今的这段当代艺术史,作品集也更加看重装置、概念、行为等方面的创造力。
  不知是天性使然,还是受当代艺术的脆弱性影响,李絮的审美,总是介于一个岌岌可危的矛盾平衡点。
  她崇尚简洁,向往稳固,却常常会觉得,全人类,最迷人的本质其实是脆弱。
  像换季的落叶。消融的冰。透明的卵。薄薄一片的蝉翼。
  或者稍纵即逝的焰火。仓促的记忆。短暂的快乐。说出口,即瞬息万变的承诺与真心。
  又或者,生命本身。回归于自然的刹那。被泥土吞咽的安定。美被焚毁之后,徒留一地的闪闪发光的碎片。
  有一双眼睛,同样给予她这种矛盾的美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