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2 / 3)
“本宫听过你,想当年,本宫也在边关长大的。”这话是对着康贵人说的,华贵嫔直接略过了李安宁,与康贵人讲起从前的事。
“淑妃娘娘到——”
“都起来吧。”淑妃端的风情万种,眉毛与眼部花了时间上妆,向上飞扬,给人夺目的感觉,再就是穿的衣裙,是胭脂红的,走动间裙摆荡漾出莲花般的形状。
腰细又软,嗓音如同黄鹂,比歌姬唱的乐曲还要动听。
“聊甚么呢?”淑妃在左边第二个位席坐下,往旁边看了看,含着浓浓的不悦。
她竟坐在德妃下首!
“不过都是些小事,臣妾与康贵人一见如故,多说了几句。”华贵嫔解释。
“嗯。”淑妃只是随口一问,只是看向一袭浅蓝衣裙的李安宁,上下打量她,有些意外,这个贞贵人一直都喜欢大红大紫,今日偏素雅娴静,果真是个狐媚子!
“贞贵人,明明有个封号了,为何要改?依本宫看,既然陛下疼爱,何不求陛下晋你位份?说不定很快就比康贵人有出息,同容贵嫔一样,成一宫主位了。”淑妃笑了笑,对康贵人颇看不上眼。
家世比贞贵人不知高多少,入宫就是贵人了,结果竟比贞贵人还不如,活成这样,跟死了有甚么区别?
“位份高低由陛下与太后娘娘做主,嫔妾不敢妄言。”李安宁语气温和,但话语内容却很刺耳。
“本宫看,贞贵人说得不错,淑妃,你也是老人了,怎么还不顾宫规,这是你能随意聊及的话题麽?”德妃与熙贵妃前后脚进来,见淑妃吃瘪,迫不及待地插了一刀,“二皇子身子弱,你该把心思多放在他身上,这一点,你就比不得本宫。”
大皇子聪明健壮,太后喜欢得很。
“够了,陛下快到了,你们别争执,坏了陛下的心情。”一想到皇帝对她冷淡的态度,熙贵妃就谨言慎行。
这会儿,皇帝与太后正在船上,才驶到一半,尚还有一段距离。
“哀家听说你训斥了熙贵妃?她到底是双身子的人,又怀的不好,你可要小心着话。”太后到底在意皇嗣,“宫中皇子少,太医不是说她怀的是个皇子?合该小心着才是。”
“宫中妃嫔家世高的少,母族身份高贵的皇子更是没有。”
当年,皇帝不过是一个宫女生的皇子,那生母难产,抛下刚出生的十二皇子就走了。
后面先帝让她养十二皇子,她身份也不高,在六个贵嫔里排最末,自然,连带着十二皇子也无甚地位。
前边几位皇子已经封王,斗得厉害。按照常理,十二皇子是牵扯不进夺嫡的风波中。可他早慧,运气加身,两位王爷谋反,被先帝当场处决,后边的王爷们残得残,病得病,慢慢的,竟显出他来了。
也是先帝活得够久,但凡早几年就驾崩,这皇位,还未必落在当今身上。
他先前不受宠,所以侧妃以及侍妾都是不入流的家世,至于王妃这个位子,是他有意留出来,随后应了想要下注的司马家。
这也导致了现在后宫里头的妃嫔们身份低,也就占个资历深了。
“朕也不想说重话,可母后瞧瞧她,朕都说了让她把宫权放给淑妃与容贵嫔,她不听,管得后宫乱糟糟。”一想到王宝林这样的蛇蝎,皇帝就怒。
“是哀家不好,当初不让你选她就好了。”太后自责,又说起前朝的事,“叶丞相与陆太傅都上书求立后,皇帝怎么看?”
“在大族中选一个。”
“合该如此。”太后也明白皇帝不满熙贵妃,“你让她历练,可她到底没学过这些个,哪里能懂?”
娶妻娶贤,纳妾纳娇。
熙贵妃家中不显,而且,她不是嫡女。能给皇子当侧妃,也是因为当时的十二皇子最不受待见,上边的妃子羞辱他,这才指了熙贵妃给他。
“朕本打算看看她能力,若是还不错,便让她继续协理六宫,暂且不立后。”如今看来麽,倒是失望了。 ↑返回顶部↑
“淑妃娘娘到——”
“都起来吧。”淑妃端的风情万种,眉毛与眼部花了时间上妆,向上飞扬,给人夺目的感觉,再就是穿的衣裙,是胭脂红的,走动间裙摆荡漾出莲花般的形状。
腰细又软,嗓音如同黄鹂,比歌姬唱的乐曲还要动听。
“聊甚么呢?”淑妃在左边第二个位席坐下,往旁边看了看,含着浓浓的不悦。
她竟坐在德妃下首!
“不过都是些小事,臣妾与康贵人一见如故,多说了几句。”华贵嫔解释。
“嗯。”淑妃只是随口一问,只是看向一袭浅蓝衣裙的李安宁,上下打量她,有些意外,这个贞贵人一直都喜欢大红大紫,今日偏素雅娴静,果真是个狐媚子!
“贞贵人,明明有个封号了,为何要改?依本宫看,既然陛下疼爱,何不求陛下晋你位份?说不定很快就比康贵人有出息,同容贵嫔一样,成一宫主位了。”淑妃笑了笑,对康贵人颇看不上眼。
家世比贞贵人不知高多少,入宫就是贵人了,结果竟比贞贵人还不如,活成这样,跟死了有甚么区别?
“位份高低由陛下与太后娘娘做主,嫔妾不敢妄言。”李安宁语气温和,但话语内容却很刺耳。
“本宫看,贞贵人说得不错,淑妃,你也是老人了,怎么还不顾宫规,这是你能随意聊及的话题麽?”德妃与熙贵妃前后脚进来,见淑妃吃瘪,迫不及待地插了一刀,“二皇子身子弱,你该把心思多放在他身上,这一点,你就比不得本宫。”
大皇子聪明健壮,太后喜欢得很。
“够了,陛下快到了,你们别争执,坏了陛下的心情。”一想到皇帝对她冷淡的态度,熙贵妃就谨言慎行。
这会儿,皇帝与太后正在船上,才驶到一半,尚还有一段距离。
“哀家听说你训斥了熙贵妃?她到底是双身子的人,又怀的不好,你可要小心着话。”太后到底在意皇嗣,“宫中皇子少,太医不是说她怀的是个皇子?合该小心着才是。”
“宫中妃嫔家世高的少,母族身份高贵的皇子更是没有。”
当年,皇帝不过是一个宫女生的皇子,那生母难产,抛下刚出生的十二皇子就走了。
后面先帝让她养十二皇子,她身份也不高,在六个贵嫔里排最末,自然,连带着十二皇子也无甚地位。
前边几位皇子已经封王,斗得厉害。按照常理,十二皇子是牵扯不进夺嫡的风波中。可他早慧,运气加身,两位王爷谋反,被先帝当场处决,后边的王爷们残得残,病得病,慢慢的,竟显出他来了。
也是先帝活得够久,但凡早几年就驾崩,这皇位,还未必落在当今身上。
他先前不受宠,所以侧妃以及侍妾都是不入流的家世,至于王妃这个位子,是他有意留出来,随后应了想要下注的司马家。
这也导致了现在后宫里头的妃嫔们身份低,也就占个资历深了。
“朕也不想说重话,可母后瞧瞧她,朕都说了让她把宫权放给淑妃与容贵嫔,她不听,管得后宫乱糟糟。”一想到王宝林这样的蛇蝎,皇帝就怒。
“是哀家不好,当初不让你选她就好了。”太后自责,又说起前朝的事,“叶丞相与陆太傅都上书求立后,皇帝怎么看?”
“在大族中选一个。”
“合该如此。”太后也明白皇帝不满熙贵妃,“你让她历练,可她到底没学过这些个,哪里能懂?”
娶妻娶贤,纳妾纳娇。
熙贵妃家中不显,而且,她不是嫡女。能给皇子当侧妃,也是因为当时的十二皇子最不受待见,上边的妃子羞辱他,这才指了熙贵妃给他。
“朕本打算看看她能力,若是还不错,便让她继续协理六宫,暂且不立后。”如今看来麽,倒是失望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