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3 / 4)
陌生赶尸匠,死前透露出宝藏线索。
这是“命数”一词就能解释的吗?是好命呢?还是歹命呢?
彼时,潘归年事已高,自知没几年能活了。
一本神乎其神的医书,说不定能帮他延年益寿。
正因如此,他隐瞒了这个消息。
直到四年后撒手人寰,临了才告诉继位的上官剑南。
潘归不愿为了一己私欲,叫整个帮派冒着踏进圈套的风险。
上官剑南接任铁掌帮后一直奉行稳妥而不冒进。
他认为得不到宝藏奇书,铁掌帮也能一步步稳扎稳打地发展。
十八年来,他也有过动摇。
比如重伤不治的时候,想过要是有起死回生本事就好了。
这些年,他也试图自行破译十六字字谜,但毫无收获。
去年,他过了五十五岁,体力开始走下坡路。决意选定与自己行事风格迥异的裘千仞接位。
在衡山派之战后,他将藏了很多年的秘密告诉帮派高层,没想到叫擅长听墙角的裘千丈也听了去。
“当时,我想是时候叫铁掌帮换一种行事风格。”
上官剑南说,“如今,奇书消息意外泄漏,或许真就是应了命数。曾经你遇上神秘人救了我,那是缘;这一次是劫。”
上官剑南:“是缘,不可强求;是劫,无法躲避。”
裘千仞不认同这种思考方式,是缘是劫不该由天命决定,而是由自己决定。
他却没有反驳。如果上官帮主换一个性格,自己也无法被收为亲传弟子。
裘千仞抓住一个重点,“帮主认为十六字字谜的来历,也许与那一群神秘莫测的巫有关?”
上官剑南微微颔首,“对。赶尸分为不同流派,其中一派用符箓,涉及了外人不可知的巫术。”
*
*
十月二十日。
船行沅水,停泊桃源县。
自本朝开国,此地成为了湘西的交通枢纽之一,多族混居。
过桃源往西走,深入武陵山脉,至巴蜀。
往南行,翻山涉水,进入云贵之地。
据说县城得名于《桃花源记》。
唐初修建的寺庙保留至今,香火依旧旺盛,留下不少名家的碑刻诗文。 ↑返回顶部↑
这是“命数”一词就能解释的吗?是好命呢?还是歹命呢?
彼时,潘归年事已高,自知没几年能活了。
一本神乎其神的医书,说不定能帮他延年益寿。
正因如此,他隐瞒了这个消息。
直到四年后撒手人寰,临了才告诉继位的上官剑南。
潘归不愿为了一己私欲,叫整个帮派冒着踏进圈套的风险。
上官剑南接任铁掌帮后一直奉行稳妥而不冒进。
他认为得不到宝藏奇书,铁掌帮也能一步步稳扎稳打地发展。
十八年来,他也有过动摇。
比如重伤不治的时候,想过要是有起死回生本事就好了。
这些年,他也试图自行破译十六字字谜,但毫无收获。
去年,他过了五十五岁,体力开始走下坡路。决意选定与自己行事风格迥异的裘千仞接位。
在衡山派之战后,他将藏了很多年的秘密告诉帮派高层,没想到叫擅长听墙角的裘千丈也听了去。
“当时,我想是时候叫铁掌帮换一种行事风格。”
上官剑南说,“如今,奇书消息意外泄漏,或许真就是应了命数。曾经你遇上神秘人救了我,那是缘;这一次是劫。”
上官剑南:“是缘,不可强求;是劫,无法躲避。”
裘千仞不认同这种思考方式,是缘是劫不该由天命决定,而是由自己决定。
他却没有反驳。如果上官帮主换一个性格,自己也无法被收为亲传弟子。
裘千仞抓住一个重点,“帮主认为十六字字谜的来历,也许与那一群神秘莫测的巫有关?”
上官剑南微微颔首,“对。赶尸分为不同流派,其中一派用符箓,涉及了外人不可知的巫术。”
*
*
十月二十日。
船行沅水,停泊桃源县。
自本朝开国,此地成为了湘西的交通枢纽之一,多族混居。
过桃源往西走,深入武陵山脉,至巴蜀。
往南行,翻山涉水,进入云贵之地。
据说县城得名于《桃花源记》。
唐初修建的寺庙保留至今,香火依旧旺盛,留下不少名家的碑刻诗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