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1 / 3)
不过她还是忍不住问了谈晓兰一句:“姑娘,你真的算出来了?”
谈晓兰对着她笑,道:“我只知道个大概,你要现在就想知道具体数目,只能问我爹爹了。”
王氏心里真想大喊一声,人和人都参差能不能不要那么大!
谈思立指导小菊拢账的时候,店里还有顾客,王氏当时离他们并不远,清楚的知道他根本没有一笔一笔的细看!
小菊看到终于有人和自己一样遭受到了暴击,心里舒服的同时,还好心的安慰她:“王姐姐不用气馁,咱们不和他们比,今天的账还是我记得呢,我不一样也不知道利润么。”
王氏确实被安慰到了,自家姑娘和谈先生那样的脑子,确实不是自己这样的普通人能比的。
自己要比,就和自己的父亲和姐姐比,他们别说不动算盘就能算出结果,给他们算盘他们也不一定能算出结果。
这样一想,王氏心里又觉得可以了。
然后在回去的路上,小菊就发现,王氏时不时的会看自己,然后还会对自己露出一种怜悯的眼神。
小菊知道她为什么这么看自己,但是只能当作没看到,并且心里决定,以后不管是谁因为姐姐太聪明而破防,自己绝对不会再安慰他们了!
第095章
宜家绣庄开业, 做了三天特价,一开始大家都是冲着特价布料来的,进来后发现不止特价布料, 宜家绣庄的新款布料,比其他绣庄的布料也便宜!
虽然宜家绣庄不能砍价,但是在别家,大多数人砍价后的价格, 都不一定比宜家绣庄便宜。
这种销售方式,对于一些不太会砍价的人, 真是太友好了!
谈晓兰制定的价廉计划, 让自己的宜家绣庄彻底的打出了名气。
短短的三天, 客户从第一天的只是住在附近几个街道上的人, 已经发展到几乎整个西城区的人都知道了。
消息之所以扩散的那么迅速, 选择的开业日期也很有优势。
绣庄在八月十二号开业, 距离中秋节还有三天, 中秋节在一年所有的节日里, 仅次于春节的大节, 节前这三天, 正是大家走亲访友的日子。
亲友相聚,若是没有特别的事,大家会说起自己身边最近发生的事, 宜家绣庄周围几个街道上的人,就会把自家买来特别便宜的布料说出来炫耀一番,亲戚们听了, 自然要打听具体位置。
这是口口相传的, 还有不少出嫁的姑娘,给娘家母亲在谈晓兰店里扯了新款的布料, 第二天拿到娘家,一样的布料,姑娘买的比嫂子买的一尺便宜了好几文!
会砍价的人还是少数,一套衣服少则十几文,多则几十文的差价,这种亏谁都不愿意吃。
所以宜家绣庄在经历了第二天销售回落后,第三天又迎来了一波销售高峰。
开业三天,收的染房尾货几乎全部售罄,新款布料在第二天补货后,谈晓兰第三天又列了个更长的补货单子。
宜家绣庄,开起来了!
中秋节,差不多的店铺都会放一天假,宜家绣庄虽然刚开业,谈晓兰也在准备放假的事。
在开业的第二天,谈晓兰就问过王氏和高家父子,问他们要不要回上洋镇,如果回去,就给他们三天假。
结果他们都选择不回去,说是刚出来,还不想家。
既然不回去,谈晓兰决定中秋季全体放假一天。
只是她说出来后,却得到了王氏的强烈反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