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婆子是早年逃难来的,儿子死在了逃难的路上,丈夫也在前两年去世了。
  好在还有一个闺女,虽然嫁人后和婆家人生活在一起,但总归还有个管身后事的。
  刘婆子现在还能做事,不想跟着闺女生活讨女婿烦,也是趁着年龄还不是很大,挣几年钱好养老,这才投到牙行里,被谈家给签来做浆洗的粗使婆子。
  家里添的这几个人,虽然都在牙行里学了些规矩,但是和谈晓兰曾经接待的女眷们的丫鬟比,还是差的多的很。
  谈晓兰能看出来好赖,但自己却是教不出来的,当然,就算她自己能教出来,她也不想自己教。
  于是就想了个办法,准备让祖母找禹伯良的夫人借个规矩好的嬷嬷过来,让嬷嬷来教家里添的这几个人规矩。
  第088章
  因为有两天试用期, 所以找人教规矩的事不急。
  不过谈晓兰忙着开店的事,没时间考察麦冬,家里有时间的人不少, 但是能帮着自己考察的,也只有祖母了。
  谈晓兰就找了祖母,老太太在村里的时候,每天和老姐妹们说话解闷, 来到州府,不是在教孙女管家, 就是在教儿媳妇熟悉搬家后的生活, 日子倒也不觉得无聊。
  现在谈晓兰又求着她帮忙考察丫鬟, 老太太心里只有高兴的份, 一点也不觉得麻烦。
  甚至于还想着, 让小菊和招弟也不一定知道怎么考察丫头, 不如让她们也把丫鬟领过来, 一起考察。
  谈晓兰说了考察丫鬟的事了, 顺便又把去禹家借人的事说了。
  老太太一听也觉得可行, 道:“过两天这几个丫头若是没什么问题, 办了身契,我就去禹家借人。”
  老太太把这件事应下来,谈晓兰就不再管了, 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店铺上面。
  任何事情,只要资金到位,其实就已经解决了一大半问题, 剩下的才是能力问题。
  谈晓兰春天的时候还只有三百多两银子, 到了搬到州府来到时候,已经有五百两的存银了!
  这些存银, 打造一个高档绣庄完全不够看,但是开一个普通绣庄,还是不成问题的。
  店里的装修基本上已经进入尾声,高昌茂去外面买东西的时候少了,谈晓兰就让他盯着装修进度,自己带着高顺财和王氏两个人,去城外的一个染房,谈订货的事。
  坐上去城外的马车,王氏有些不理解的问谈晓兰,说:“姑娘,咱们不是在州府的批发商那里,已经定的差不多了么,怎么还要去染房订货,听说染房起定就要一百匹,咱们的店能消耗的完么?”
  谈晓兰:“我不是去订货,而是去收库存。”
  现在正当秋季,店面已经装修的差不多了,到开业的日子,天气也不会冷太多。
  到时候购买正当季的布料的人其实已经不多了,大家都在为深秋或者冬日做准备,购买厚布料的人比较多。
  所以染房现在染的都是厚布料,已经不再染秋季布料了。
  但是染房接到的订单,绝对会多染出来一部分,谈晓兰过来,就是打的染房秋季订单尾货的主意。
  王氏却不怎么看好:“剩下的布料,都是不好卖的,咱们收了,真的能买出去么?”
  谈晓兰反问她:“我们在布商手里进的十七八文一尺的布料,零售要价就能达到四十文,再会砍价的人,低于三十也不会买,哪怕过季,颜色不如意一点,低于十五文你说他们会买么?”
  王氏听谈晓兰讲过运营成本,直接摇头:“我不卖,就算成本价往外甩,就已经赔钱了,怎么可能低于十五文!最低进货价卖出去,再低,就不如放到明年再卖。”
  谈晓兰:“同样的布料,如果我们现在能把进价压到十文钱,十五文你卖么?”
  王氏一下子坐直了:“那当然能卖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