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 / 2)
“都在东边新盖的房间里,用篮子装了,挂在屋顶上。”虽然家里有冰箱,但两人不爱用,大多都是用这样的方式保存。穆熙心里虽然有嘀咕,但还是下意识的回答。
周宇打开房间门,取下竹篮,发现里面那些食物都在里面安静的躺着,一下欣喜不已:“我去摘点小白菜,咱们炖丸子汤喝。还有先前蒸的馒头,在锅里再热一遍。”房间的布置跟他们临走之前的一模一样,很容易就找到想要的食物。
两人一通忙活,没过多久,一顿简单的餐饭便新鲜出炉。经过这两天的“摧残”,在面对分量大又散发香味的食物时,两人都顾不得说话了。
“能吃饱真是太幸福了!”吃完饭以后,周宇又去泡了一壶茶,帮助消食解腻。穆熙接过递过来的茶水,靠坐在沙发上,不由得发出满意的感叹。
“那可不?以前食物充足没觉得怎么样,如今来了一趟,才算是真切的感受到粮食可贵了!””周宇端了一杯茶,坐在穆熙旁边的按摩椅上,颇有些悠哉悠哉的模样。
两人吃饱喝足后,又聊了会儿天,然后就渐渐的睡着了。
“老公,你说我们怎么没觉得饿呢?难道昨晚的一切是真的?”早上醒来后,穆熙和周宇发现他们依然还是躺在那张炕上,而不是原先的家。但与前两天肚子饿的咕咕叫不同,今天的他们虽然起的晚了些,但却不觉得饥饿。
“不好说。如果今晚还能进去,我们可以拿点东西出来,等睡醒后,看东西还在不在这儿,应该就可以判断了。”周宇也有同样的感受,但也不敢轻易下结论。
“那就这么办!我们今天要上班了吧?”穆熙突然想到两人休假结束,要正式上岗。
“没错,粮站和供销社离的不远,到时候我先把你送过去,然后再去上班。”周宇这会儿挺庆幸家里还有辆自行车,是周家明从战友手里买来的,用来给周宇和穆熙上班用的。虽然爬山的路段不好骑,但在平地和下山的路段上,速度还是相当快的。
“行,咱们这回也体会下有自行车的浪漫。”不过为了屁股着想,穆熙找了一件厚实的衣服垫在后座。但不得不说,在山路上骑自行车,的确跟浪漫没啥关系。
周宇将自行车停在供销社后边的院子里,然后才走路去了前面。
还没进门,周宇就被两侧有时代特色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标语吸引,中间是一颗红五星,五星下面是为人民服务,门口东侧挂了块牌子,上面写着“安东县红星公社供销社”。
供销社和医院一样都是平房,是前店后院的模式。前边是销售区,后面集办公,生活,仓储为一体。
周宇刚一进去,就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怀念感,记忆中他小时候的小卖部好似也是这个样子,只是后面都消失在了时代浪潮中,如今再次见到,倒也亲切。
售货大厅前面是水泥柜台,后面是大大的木架子,分成一个个小格子,里面摆着各样商品。东边是衣料区,无论是现成的衣服还是床单布匹,都有。正中间就是食物和柴米油盐酱醋等平常能用到的货物,西边则是洗发膏,洗衣粉,头绳,鞋子等物品的区域。
在卖布料的地方还有一个用布遮住的门口,从这里进去,里面也是柜台,是农机种子,一些大件的家具以及一些售货大厅摆不下的物品。
虽然只是公社供销社,但因为辐射周围大大小小十几个村落,因此东西还是挺全的。当然了,在村里也有供销社或者代销点,但是大都集中在人口多的村落。
像是周家沟村就没有,他们买生活用品,要么来公社,要么去隔壁村。但因为有周宇,他们也会让他捎带,这样一来,去供销社的机会也就变少了。
8
第8章
◎上班◎
“周宇,你来上班?”本身就是上班的日子,没想到同事陈燕见到他还挺惊讶。
“是啊,今天不上班?”听到对方这么问,周宇也是一头雾水。
“你可真老实,看看人家牛大姐,见今天没啥人,直接跟主任说了一声就回去了,主任可啥都没说。”陈燕说出的话还是冒着丝丝酸气的。供销社里的职工不少,光售货员就有八个,再加上其它的职位,总共有小二十个人。
“今天看着是挺冷清的。”
前几年的时候,就算不是节假日,平日里来供销社买东西的人陆陆续续的,并不算特别少,买生活用品的人是最多的。
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人流就明显的少了,到了现在,一天更是见不到几个人,真是卖东西的人反倒比买东西的人要多了,应该也是这个原因,主任没在意牛大姐的离开。
牛大姐丈夫和大儿子都牺牲在了战场上,她当时进来是特批的,也是最老的一丝员工,资历深,有时会有种老前辈教育新人的事情发生,大多数人都不感冒,反应也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