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2 / 4)
她嘴上这么说,心里可踏实不了。
不过他从小生活在京城,这里才是他最熟悉的地方,又是长公主的孙子,不至于有什么危险才对。
刘敏娇的事定了。
田夫人上门的第二天,秦夫人捎信给父亲,刘老太爷正好要进京述职,便亲自来了公主府。
亲戚们将近二十年没见,秦书御还娶了媳妇。
两家人见面,自然要回忆一番。
之后提到刘敏娇的亲事,刘老太爷当然是不愿意的。
可他这么多年都没抚养过孙女,也不好做孙女的主。
只问刘敏娇的意思。
刘敏娇已经认出小王爷就是她的三表哥,虽然还不知道具体什么情况。
心里也是愿意的。
只请祖父和姑母做主。
秦夫人一开始不愿意,好几天都没见到儿子面,又想到儿子发誓不会纳妾的事,嫁进宁王府,总归是亲表兄妹,互相有个照应。
如此也是好的。
田夫人上门的第五天,收到公主府消息,同意这门亲事。
她急急忙忙赶到宁王府报喜。
宁王对儿子纳妾的事情毫不上心,不过听说姑娘是秦夫人的侄女,想到自己一手养大的儿子跑回公主府,心里这口气就顺不下去。
当着全家人的面说道:“哪有不成亲就纳妾的,传出去被人笑话,正好长公主家的小女儿到了出嫁的年纪,我这就进宫求皇上赐婚。”
宁王口中的长公主,是皇上的亲妹妹,顺德长公主。
育有三女,长女次女都已经出嫁,就剩下这一个小女儿,眼高于顶,从不把任何男子放在眼里。
芳龄十八。
已经接触过很多男子。
很多豪门贵族家不务正业的男子都以结交小公主为炫耀的资本。
……
秦书衍两耳不闻窗外事,再加他初来京城,自然不知道这些花边新闻。
他只是因为刘敏娇下意识想要反对,可他不敢顶撞宁王。
宁王妃和宁王一个想法。
看出儿子不愿意,安抚道:“你年纪也不小了,确实应该早点把婚事提上日程了,你不急,娘还急着抱孙子呢。”
秦书衍很想说,刘敏娇已经怀了。
可话到嘴边,还是选择忍下。 ↑返回顶部↑
不过他从小生活在京城,这里才是他最熟悉的地方,又是长公主的孙子,不至于有什么危险才对。
刘敏娇的事定了。
田夫人上门的第二天,秦夫人捎信给父亲,刘老太爷正好要进京述职,便亲自来了公主府。
亲戚们将近二十年没见,秦书御还娶了媳妇。
两家人见面,自然要回忆一番。
之后提到刘敏娇的亲事,刘老太爷当然是不愿意的。
可他这么多年都没抚养过孙女,也不好做孙女的主。
只问刘敏娇的意思。
刘敏娇已经认出小王爷就是她的三表哥,虽然还不知道具体什么情况。
心里也是愿意的。
只请祖父和姑母做主。
秦夫人一开始不愿意,好几天都没见到儿子面,又想到儿子发誓不会纳妾的事,嫁进宁王府,总归是亲表兄妹,互相有个照应。
如此也是好的。
田夫人上门的第五天,收到公主府消息,同意这门亲事。
她急急忙忙赶到宁王府报喜。
宁王对儿子纳妾的事情毫不上心,不过听说姑娘是秦夫人的侄女,想到自己一手养大的儿子跑回公主府,心里这口气就顺不下去。
当着全家人的面说道:“哪有不成亲就纳妾的,传出去被人笑话,正好长公主家的小女儿到了出嫁的年纪,我这就进宫求皇上赐婚。”
宁王口中的长公主,是皇上的亲妹妹,顺德长公主。
育有三女,长女次女都已经出嫁,就剩下这一个小女儿,眼高于顶,从不把任何男子放在眼里。
芳龄十八。
已经接触过很多男子。
很多豪门贵族家不务正业的男子都以结交小公主为炫耀的资本。
……
秦书衍两耳不闻窗外事,再加他初来京城,自然不知道这些花边新闻。
他只是因为刘敏娇下意识想要反对,可他不敢顶撞宁王。
宁王妃和宁王一个想法。
看出儿子不愿意,安抚道:“你年纪也不小了,确实应该早点把婚事提上日程了,你不急,娘还急着抱孙子呢。”
秦书衍很想说,刘敏娇已经怀了。
可话到嘴边,还是选择忍下。 ↑返回顶部↑